正文 多情未了身先死,幽蘭叢中吐芬芳:秦淮八豔之馬湘蘭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27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編撰:史遇春
綜述
十裏秦淮是南京繁華所在,一水相隔河兩岸,一畔是南方地區會試總考場的江南貢院,一畔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
秦淮八豔指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伎。秦淮八豔的名號最先見於餘懷的《板橋雜記》,其中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人,後人又加入了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秦淮八豔,又稱“金陵八豔”。
馬湘蘭
馬湘蘭(公元1548年~公元1604年),名守貞,字湘蘭,小字玄兒,又字月嬌,行四,故又稱“四娘”,生於金陵,自幼不幸淪落風塵,為人曠達,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蘭竹。
人物生平
馬湘蘭貌不出眾,所謂“姿首如常人”,但她“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
秦淮河畔,樓館畫舫林立,紅粉佳人如雲,是著名的煙花之地。馬湘蘭在眾人之中,算不上絕色,但她纖眉細目,形似弱柳,皮膚白膩,娉娉婷婷,自有一番風韻。馬湘蘭能在金陵立足一席,皆因其清雅脫俗的氣質、出類拔萃的才華。
馬湘蘭詩畫佳,才藝精,談吐有方。與人交接中,她聲似鶯囀,神態嬌柔;她又博古通今,善解人意,故每能引人入勝。
作為秦淮河畔的名人,馬湘蘭門前賓客如織,且多是有身份,有教養的文人雅士。
積蓄資財後,馬湘蘭在秦淮河邊建一小樓,裏麵花石清幽,回廊曲徑,處處種植蘭花,命名曰“幽蘭館”。
馬湘蘭出則高車駟馬,入則奴婢侍側,雖為風塵女子,卻有貴婦氣派。
馬湘蘭豁達仗義,視金如土。她待人慷慨大方,曾周濟不少無錢應試的士子、橫遭變故的商賈、貧困無依的老弱。
置身繁華之中,常品落寞滋味,迎來送往的熱鬧背後,馬湘春絕少知心之人。
二十四歲那年,馬湘蘭結識了一位落魄才子。此人即長洲(長洲縣是曆史上蘇州的一個縣)秀才王稚登。
王稚登是何樣人物?
相傳王稚登四歲作對,六歲善書,十歲吟詩作賦,成人後才華橫溢。
明嘉靖末,王稚登遊仕京師,作大學士袁煒的幕賓。袁煒得罪宰輔徐階,王稚登受牽連而不被朝廷重用。他心灰意冷,回到江南故鄉,放浪形骸,流連於花街柳巷。
王稚登偶來到“幽蘭館”,與馬湘蘭相識,二人頗投緣。深交之後,二人皆有相見恨晚之歎。於是,王稚登經常出入“幽蘭館”,與馬湘蘭煮酒歡談,相攜賞蘭,十分愜意。
一日,王稚登向馬湘蘭求畫,馬湘蘭當即為其做了一幅她最擅寫的一葉蘭。此一葉蘭,是馬湘蘭獨創的畫法,其畫以一抹斜葉,托一朵蘭花,最能見蘭花清幽空靈的氣韻。馬湘蘭作此畫,意在表明自己決非路柳牆花,實似懸崖絕壁之孤蘭,非凡夫俗子能一親芳澤。王稚登深知馬湘蘭詩畫中的情義。但他自覺已三十七歲,無位無職,前途茫茫,很難給馬湘蘭以庇護和幸福。他心中明白,馬湘蘭明敏多情,故而不想傷害,未作承諾。後,兩人仍密切交往,未談嫁娶之事。
不久,大學士趙誌皋舉薦王稚登參與國史編修,王稚登欲登舟北上,心中盤算:待京中有成,再接馬湘蘭同享幸福。馬湘蘭設宴餞行,既為離別而傷悲,又為王稚登得誌而歡喜,即席作《仲春道中送別》:
酒香衣袂許追隨,何事東風送客悲?
溪路飛花偏細細,津亭垂柳故依依;
征帆俱與行人遠,失侶心隨落日遲;
滿目流光君自歸,莫教春色有差池。
送走王稚登,馬湘蘭閉門謝客,靜待王郎得意而歸。
獨守寂寞,百無聊賴之際,馬湘蘭也曾借酒消愁,舉杯慨然而歎:
自君之出矣,不共舉瓊卮;
酒是消愁物,能消幾個時?
秋夜無眠,馬湘蘭執筆卻寫《秋閨曲》:
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陪風清鴻雁飛。
聞道玉門千萬裏,秋深何處寄寒衣。
誰知王稚登進京並不如意,因宰輔徐階手下排擠,日子很不好過。勉強撐到歲末,他遂收拾行裝,失意而歸。
王稚登回江南後,不願再麵對一片癡情的馬湘蘭。他索性把家搬到姑蘇,以絕與馬湘蘭相守終生的念頭。
馬湘蘭依然一往情深,打聽到王稚登南歸,連忙趕去姑蘇。兩人仍以朋友相交,並未及情事。王稚登定居蘇州後,馬湘蘭每隔一段時日,就到姑蘇小住,與王稚登暢敘心曲。
不知不覺,就是三十餘年。這三十年,馬湘蘭除了偶爾去姑蘇作客外,便是這樣度過:
時時對蕭竹,夜夜集詩篇。
深閨無個事,終日望歸船。
年歲漸老,華顏日衰,門上賓客也愈來愈少,整日陪伴著馬湘蘭的是落寞和淒愴,正如她在一闋“鵲橋仙”中所寫:
深院飄梧,高樓掛月,漫道雙星踐約。人間離合意難期,空對景,靜占靈鵲,還想停梭。此時相晤,可把別想訴卻。瑤階獨立目微吟,睹瘦影涼風吹著。
就這樣,馬湘蘭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卻象一朵幽蘭,暗自飲泣,暗自吐芳。
王稚登七十壽誕,馬湘蘭抱病趕到姑蘇,為他舉辦了隆重的壽宴。宴會上,她重亮歌喉,為相戀三十餘年的王郎高歌一曲,聽得王稚登老淚縱橫。
後來,王稚登有過這樣的描述:
“四座填滿,歌舞達旦。殘脂剩粉,香溢錦帆,自夫差以來所未有。吳兒嘖嘖誇盛事,傾動一時。”
在姑蘇盤桓了兩月,馬湘蘭返回金陵,這時,她已是心力交瘁,殘燈將熄。返家不久,一個午後,馬湘蘭預知去世不遠,她仔細沐浴更衣,端坐於“幽蘭館”客廳,悄悄地走完了五十七歲的人生。
臨終前,馬湘蘭命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擺滿了含幽吐芳的蘭花。
死訊傳到王稚登那裏,他悲痛萬分,揮筆寫下挽詩:
歌舞當年第一流,姓名贏得滿青樓。
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並頭”。
作品
詩集:《湘蘭集》
劇本:《三生傳》
馬湘蘭繪畫造詣高,當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連三次為《馬湘蘭畫蘭長卷》題詩,共72句,記載在曹寅的《棟亭集》裏。
在北京故宮的書畫精品中也間雜著馬氏的蘭花冊頁,發著獨異的光彩,她的繪畫在國外一直被視為珍品。
日本東京博物館中,收藏著一幅中國明代的“墨蘭圖”,是明神宗時期秦淮名妓馬湘蘭所作,被日本人視為珍品。
評價
曹雪芹祖父曹寅在《曆代畫史彙傳》中評價她的畫技:“蘭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襲其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