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閑說西楚霸王項羽二三事之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62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一
應該說,用看失敗者的眼光來看項羽人生的全部,這完全是不公平的。
但是,無論是在過往曆史的長河中,還是在現今人生的舞台上,眾人所看的,基本上也就隻是一個結果,至於過程如何,大家一般都會忽略。所以,以成敗論英雄,這已經成了慣常的手法。很多時候,沒有多少人會以十足的耐心,去研讀你生平的眾多事件、去追尋你一輩子走過的那些個足跡,然後,再給你一個相對公允的論斷。
項羽的悲劇,就是他失敗了。
雖然,項羽的戰績,也曾有百戰百勝的記錄;雖然,項羽的生平,也曾轟轟烈烈、意氣洋洋;雖然,項羽的身上,也曾有過“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雄壯威武。但是,最終的失敗,導致項羽丟掉了性命,也使得他在曆史的彩頁上讓一些人覺得暗淡無光。
回過頭來看曆史,再去批評項羽,有時候,我都會覺得有些不忍。因為,失敗已經是對項羽最大的懲罰了。
但是,關於項羽的事,我們又不得不說。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讀完曆史的書頁之後,我們需要檢視,通過這曆史,我們是否有所得?我們能否吸取項羽的教訓?這樣說,似乎讓讀史陷於功利,其實,未必這樣,目的很簡單,就是不要停止思考。我們絕對不是要宣揚雞血式的“偽成功學”,我們也不是要大家勵誌去做劉邦,隻是看能不能有助於小我的提升,人生的開闊。
如此,而已。
項羽年少的時候,先去學習讀書寫字,沒有定性,半途而廢;接著,又去學劍術,沒有耐心,中道而輟。
因為書劍無成,家裏的大人批評項羽,他自己倒是振振有詞:
讀書寫字,隻要能畫出自己的名字,寫字讀書,隻要能夠認識自己的名字,就足夠了,學多了也沒有什麼用處。劍術學得再好,也隻能在一對一的場合發揮作用,一次也就隻能解決一個人的性命,沒啥意思。大丈夫在世,要學就要學那些可以阻擋千軍萬馬的本領。
家裏的大人一聽,覺得這孩子雖然有些歪理邪說,但是,也找不出反駁的語句。仔細一斟酌,這孩子還真有些意思,倒不如教他點兵法,說不定他長大就能成為軍事領域的專家。
家裏的大人正好也是行伍出身,對兵法深有研究,於是,他便開始教項羽兵法。
剛開始,項羽覺得兵法很有學問,他也興趣滿滿。可是沒有學多久,對兵法粗知一二之後,項羽又不願意學了,就這樣,兵法學了個半茬子就又荒廢了。
這就是項羽早年一段簡單的個人經曆。猜想,如果項羽後來成功,那麼,早慧、神童、天才的好名聲必然少不了他的。可惜的是,項羽沒有成功。所以,大家就都用不成功的最終結果來看這件事。
中國人向來就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一旦一個人成就了一些功業,這功業無論好壞,隻要這功業促成了這個人成了名人,那麼,後人在抒寫或者談論其人的時候,總喜歡給他們加上奇異、聰慧、特別等等各式各樣奇怪的大尾巴。當這些名人們拖著他們的大尾巴出現在大眾麵前的時候,就仿佛是在告訴大家:
看看,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名人就是名人。
很多時候,為了神乎其神,更有甚者,幾乎把名人的出生或早年寫成了誌怪。
我們一定要打破那種對所謂名人神魔式的迷思。
其實,名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很多名人,小時候,大多也都平常如我輩,他們也會尿褲子,也會流鼻涕。
很多時候,那些名人的成名,也都隻是曆史的偶然,實在不值得迷信!
說到這裏,我們再看看上文的主角項羽。
說白了,項羽年少的時候,也就是一個“幹啥啥不成”的主兒:
讀書學習,半途而廢,不成;
習練劍術,中道而輟,不成;
研習兵法,未竟而荒,不成。
其實,就連風雲一時,喑唔叱吒的項羽,年少時,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再聯係項羽的人生結局,兵敗垓下,自刎身亡,也還是一個“不成”。
雖然如此,我也無意再苛責古人。
在我眼裏,項羽還算得上是一失敗的英雄,盡管他的一些殺伐我不認可。
與其對應:
在我眼裏,劉邦隻能說是一個成功的無賴,盡管他的很多行為我很佩服。
依我愚見:
項羽無恒以成書劍,也就無恒以征天下。他的失敗早就擺在我們麵前了。
項羽最讓人鄙視的就是,進入鹹陽之後,虜子女,焚宮室;屠城、奪財,真是一副土匪做派。
設使項羽當年學習劍術有成,或許可以減少他的戾氣;
設使項羽當年讀書寫字有成,或許可以減少他的暴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