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周祭》的創作說明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80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關於《周祭》的創作說明:
三十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經常聽村子裏的老爺爺老奶奶講以前的故事。老人們會經常帶著一種對現在生活無比滿足的神情說著當年的苦難,他們講自己道聽途說的靖國軍、黨玉琨、馮玉祥等等人和事,當然講得最多的是民國十八年的那次大旱,直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有一位老奶奶講過:“那幾年真不知道餓死了多少人。田野裏到處都是屍骨,膽大的男娃們將頭蓋骨壘起來抱著玩,一直重到這兒”她比劃著,將手伸到自己的脖子部位,接著:“看起來就像是一串頭蓋骨上長出一個人頭一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前講故事的那些老人們一個個離世了。十年前,在外地工作的我打電話回老家時,得知那位給我講頭蓋骨的故事的老奶奶也過世了。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想將他們講述的故事記錄下來,因為正是這一個個的故事共同演繹出關中地區近代以來曆經苦難、飽受摧殘的曆史,也記錄近代中國曆史的進程。
反複推敲後確定了《周祭》的故事框架,通過認真收集資料、學習曆史文化、打磨故事,《周祭》終於真正落實到紙麵上。這幾年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一是關中地區從民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如靖國軍、劉震華圍西安城、那場餓死200萬人的大災荒、鳳翔大屠殺、鴉片種植等;二是關中地區獨特的傳統風俗,包括生活習俗、婚喪嫁娶禮儀、民間建築藝術、美食和飲食習慣等;三是民國時期陝西的軍隊、政府機構設置、社會管理架構、以及共產黨在陝西的發展曆史;四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之一——秦腔。
周家三代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關於陝西(甚至是中國)近代的曆史事件,每一件都是真正的、有史料記載、有據可查的,這幾年研究的內容也都會在作品中一一呈現。
我希望通過《周祭》這樣一部文學作品,和大家一起通過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管窺那段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曆史,記錄社會、時代的發展變化,記載許多已經日漸消失的傳統文化,探索民間鄉土文明的重塑過程。
希望大家能喜歡,敬請垂賞。歡迎收藏、推薦,點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