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少年行 第30章 盂蘭盆會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89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錢串子到了家,和南山蘇木一起將銀錠搬進去,他娘驚的嘴巴合不攏,怎麼出去一趟,就帶回這麼多銀子。
情感豐富的梁媽媽便擦起淚來,“沒想到小郎君不但年紀小小就撐起了門戶,還這麼大本事,娘子,您以後可是要享福了!”
他娘摸著子美的頭說,“好孩子,近來可真是辛苦了,如今咱家也是萬事順遂,這都是神佛保佑啊,還有你阿爺也在天庇護你,今後可得多敬神佛,多行善事啊。”
梁媽媽道,“今天胡大仙也享用了兩隻雞,連胡大仙都在顯靈庇佑哪!廚房還留了一大鍋子鮮雞湯,我去做點雞湯餛飩吧,等著,一會兒就好啊。”手絹子往袖子裏一塞,喜孜孜做飯去了。
一聽胡大仙,小美差點憋不住笑出聲,回屋去看鬧妖的大仙,那貨已經把兩隻雞吃的骨頭都不剩,正舒服的仰躺在放著水晶的青瓷盆裏仰泳,聽見小美進屋連忙撲騰過來,扒著盆邊看著他爸。
小美說,“明天是孟蘭盆會了,還是道家的中元節哪,外麵特別的熱鬧,我早上要去廣福寺送供品,還要見見羅仙師,奇怪了,他不在道觀,卻要在廣福寺見我呢,難道,是夢裏的那個印度和尚在廣福寺,他們倆在等我嗎?”
蛟蛟吃驚不小,“印度和尚?是那個抓我下雨的印度阿三嗎?”
“那個阿三?別亂說了,那可是善無畏大師。我也不知是不是同一個人,本想帶你出去逛逛哪,又怕。。。兒砸,以後可不能再叫印度阿三了,不禮貌的,得叫大師、法師、上師,知道不!”
看著蛟蛟又期待出去又怕受傷害的小眼神,小美想來想去還是說,“算了,白天你還是待家裏吧,晚上放河燈了再出去,明天各路高僧和有神通的修道之人數不勝數,皇帝家也要送超級豪華的盂蘭盆去廟裏哪,也不知會有多少人擠著參觀,你最好別去,萬一驚動人群那可不得了,說不定會釀成踩踏事故。”
擼了會兒龍,小美便出去吃飯,梁媽媽雖不會做李令問家那樣精致有明目的珍饈,卻能把家常飯食做的有滋有味。
今天這餛飩皮薄餡兒鮮,雞湯麵上一層碧綠的韭菜末、胡荽末、蔥花兒,還有金黃的蝦皮點綴。
喝上一口,這胡椒粉放的跟不要錢似的,以打通任督二脈的氣勢散發著衝鼻子的嗆辣,香醋放的也不少,酸辣開胃,吃一次就上癮,這酸酸辣辣的正是洛陽老百姓們最愛的家常味兒。
桌上還有一大碗熱騰騰的粉蒸肉,嫩裏脊裹著粗磨的粟米粉,蒸的鬆鬆散散,裏脊混著穀物淳樸的味道非常香甜軟嫩。
一盤燙熟擠幹水分的波棱菜(菠菜),用蒜泥、胡麻油、鹽醋一拌,再撒上一把胡麻粒(芝麻),配著雞湯小餛飩,小美吃的笑逐顏開,梁媽媽看著也樂的不行。
子美娘跟梁媽媽商量著,等下要炸寒具,蒸水晶糕和婆羅門輕高麵,再做些生湯餅,把鋪門一關,叫南山蘇木出去買鮮果,小美索性也無事,便呆在廚房湊熱鬧。
原來炸寒具就是炸饊子啊,用了酥油、沙糖來和麵,一大把細麵條擰成纏絲手鐲的形狀,入油鍋炸到酥脆,轉著圈兒擺在大盤子中。
婆羅門輕高麵是加了糖的蒸饅頭,生湯餅也就是手擀麵。小美突然想吃方便麵了,上前拿了一把細麵條,盤成團,放到油鍋裏炸了。
梁媽媽就笑,“這炸出來又沒味道,還不如饊子好吃。”
“這麵條炸熟了先放著,回頭下水裏一燙就能吃,梁媽媽你晚上再弄幾個餛飩跟這麵一起煮了,餛飩麵,我要吃這個。”便又多炸了幾塊,梁媽媽笑著應了。
水晶糕是把粳米泡水後用石磨打成漿,加糖放在小碗裏蒸熟,上麵用紅棗、煮熟的紅豆或綠豆擺出花樣,米漿蒸出來是半透明狀,所以叫水晶糕。小美一看這不就是老北京們夏天吃的水晶糕嗎,隻不過現在做它的店越來越少了,這個淳樸又好吃的老點心,跟廣東的砵仔糕基本一樣,原來真是傳承一千年的古早味啊。
(注:水晶糕是北京的夏令應時點心,早年間做得好的要數一家叫滋蘭齋的紹興鋪子,有加糖桂花,青梅,金糕之類,比別處做的精致。砵仔糕是用粘米粉和澄麵做的廣東傳統小吃。
唐《韋巨源食譜》中記錄了一樣點心——“水晶龍鳳糕”,米漿蒸成糕,用紅棗在上麵擺出龍鳳的形狀,因是官宴,造型自然更精致講究。)
這時南山蘇木也買了香瓜蜜桃水梨蒲萄回來,還買了些練葉(苦楝樹葉)和麻穀穗兒。
祭祖的東西都齊備了,子美娘就用練葉細細的鋪好供桌,齊齊整整的擺。上供品,麻穀穗兒綁在桌子腿兒上,意思是告訴祖先,今年的收成很好,家裏小日子過得不錯。
小美覺得鋪練葉挺有道理的,利用苦楝樹葉驅蟲的功效,保護食物不被蠅蟲叮擾吧。
子美娘帶著他祭祀禱祝完畢,讓蘇木南山也帶了各式點心拿回家過節去,蘇木回去陪父母,南山也要回去和兄嫂一起祭祖。
梁媽媽是外鄉人,丈夫早不在了,無兒無女,青梅是人牙子賣的小丫頭,十一二歲就來了張家,根本不知生身父母在何處。
梁媽媽就帶著青梅在大門外設了供桌,各自祭拜先人一番。此時家家門前都擺好了祭品,滿街店鋪均停止營業,戶戶祭祖燒紙錢。
次日便是七月十五,南山天一亮就回來了,他不願在兄嫂家多呆,索性回來陪著小美整理好香燭胰子、點心水果,用新瓦盆裝好,香噴噴滿登登的裝了一車趕往廣福寺。
兩人不緊不慢邊走邊看,見各處道觀寺廟前已是車馬不絕,各家各戶都出來送盂蘭盆了。
到了廣福寺門口,一個知客僧見小美下車便急忙笑著迎上指引,這時從旁走上一個年輕的西域僧,皮膚微黑,相貌端方,上來跟知客僧低語兩句,知客僧便跟小美合十行了禮,便轉去迎接其他香客。
年輕的西域僧用一口標準的河洛音向小美說道,“小施主,請隨我這邊來,上師已在茶室等侯你多時了。”
小美心裏直打鼓,隻得施了禮道,“請問小師父如何稱呼,您的上師是哪一位,尊號是?”
西域僧微笑道,“便是金剛智三藏上師,還有他的朋友羅仙師也在,兩位讓我在此迎接你,我是上師的徒弟不空。”
小美一聽我的天好耳熟!金剛智和不空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僧人啊,應該翻譯過好多佛經吧,怪不得漢語這麼溜,原來不是捉蛟蛟的善無畏大師啊。
可惜,小美隻了解另一位唐三藏的事跡,還有那仨著名的徒弟悟空悟能悟淨,對這位金剛智三藏法師就一無所知了。
南山在旁聽的雲裏霧裏,趕緊把盂蘭盆拿下車,旁邊又。上來兩個僧人幫著他一起抬。
跟著不空徑直往幽靜的後院走去,進了一個素雅的小院落,將貢品放在廊下,小美便讓南山去寺裏隨便逛逛,逛完了就在車上等他。
小院內隻有幾棵鬆柏樹,空空寂寂的襯著黑瓦白牆的茶室,不空引|著小美走進去,寬敞的室中檀香嫋嫋,兩人禪坐在蒲團上,麵前案幾上擺著一套茶具,還空著一個蒲團。
不空躬身合掌退下,留下小美一臉呆呆的站在那裏。
眼前一天竺僧,一少年道士,微笑的望著他,可不正是穿越那天幻境中所見的二人。
羅公遠招手示意他坐,小美腦袋裏各種太空大混戰,轟的是天雷滾滾,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連施禮也忘記了。
金剛智三藏和藹的說道,“謝智圓,最近過得好吧,知道你福田深厚,看來適應的確實不錯。”
好久沒記起謝智圓這名字,小美想起前事,百感交集,張張嘴巴,想問又不知從何問起。
濃眉大眼的少年道士羅公遠老神在在的說,"不急不急,先喝口茶,想問什麼,慢慢再問吧。”
便遞了杯茶在他手裏,小美接過來桂皮胡椒味兒的鹹茶湯一飲而盡,總算是被這刺激的味道給整回神兒了。
“兩位大師,我穿越到這兒是你們指引的,那我的前身謝智圓是已經死了嗎?張小美呢,他也是意外死亡了?還是被我,鬼、鬼上身?奪舍了?你們為什麼要帶我來唐朝啊?請問這是時間倒流還是平行世界?”
金剛智三藏笑了,“這可說來話長,你也別急著一下子都有答案,我們慢慢解釋給你吧。放心,我們既沒有惡意,也不會隱瞞你,全看你能接受多少了。”
小美看著他,莫名覺得心定,無以言說的便有一種信賴。
金剛智道,“你擔心自己是奪了舍,占據了別人的身體?所以麵對張子美的母親,總有些歉疚和疏遠對嗎?”
小美點點頭,眼圈一紅,“嗯!而且我也想我媽,我怕她接受不了……不知道她怎麼樣了……邊說邊抬起袖子蹭眼淚。
三藏歎了口氣,“唉,你信六道輪回嗎?”
小美答,"我這是輪回轉世了嗎?我媽倒是信佛,她給我取的名字謝智圓,以前同學們還笑話像個和尚的名字哪,她相信有六道輪回,可我……我一直不信,現在,我也不知道了……
“好吧,你們這時代的人,普遍都有文化,受過高等教育,隻可惜,被唯物論的影響太深,眼睛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感受到的,才認為是真的,迷失本心太久,越來越沉溺於五光十色的人間幻象了,反而還不如沒接受過現代科學教育的人好點化。來,先聽我給你好好講解一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吧。”
小美一頭霧水,您想說什麼?唯物論不好,讓我接受唯心論唯神論?講經……不會還想讓我剃度出家吧……
羅公遠看小美一臉茫然,急了,“哎呀,你可別長篇大論講佛經了,你就直接說嘛!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感覺到的,通通是假的!什麼唐朝啊現代啊上下五千年啊,也是假的!什麼謝智圓什麼張子美都是假的假的假的!這不就說完了嗎?”
小美,“……”
金剛智無奈的說,“羅公遠,你這講課方法實在是過於簡單粗暴了,他都經曆了無數輪回,被洗腦過無數次了,現在又一腦袋偽科學知識,比起所謂的唐朝人理解起來當然更有障礙。你別急嘛,還是讓我慢慢講起,結合佛經與超弦理論一點一的開導他,這樣比較容易理解。張子美,超弦理論和十維世界你聽過吧?”
小美,“……”
羅公遠長得是少年人麵貌,脾氣也如十六七歲一樣急如星火,一聽金剛智的佛係物理學講座要開始了,立刻抱頭求饒。
“我怕了你了,咱能長話短說嗎?金剛智教授,你那長篇大論講起來我也一知半解,別說他了,你講到他的頭發都白了他也不一定能懂,嗨!你能不能用他們那一代的語言講啊,代溝不要太深了大佬!”
通曉三藏、智慧圓達的金剛智大師滿肚子的學術精華,被羅公遠這個拆台子的中二青年一懟,也不知道該如何發表了,一時瞠目結舌。
“金剛智,你倒是接著講啊,怎麼又不講了呢?唉,書讀太多會變成書呆子的!你說你學問那麼大,修行那麼深有什麼用啊,遇上笨蛋學生的話一句話都聽不明白,不也是白搭?那你不講我可講了啊!”
書呆子教授“……,”笨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