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章 選擇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79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東路金軍侵入宋境後,進兵很迅速。短短數日之內,鬆亭關、韓城鎮、符家口、石門鎮、野狐關、古北口等地,便已失守。把守各關隘的宋朝官軍,望風而潰。檀、順、景、薊等州,“聞賊聲皆潰叛”。
十二月初八早上,蔡靖率諸監司官員來到常勝軍駐地,拜會郭藥師等將領。郭藥師將昨日白河之戰戰況,以及下一步打算,向大家做了簡要介紹。
郭藥師說:“昨日之戰,藥師以騎兵大敗金人,追逐三十裏,金人逃走。下午,發現步軍沒有跟進,以為戰敗也,遂下令馳歸。後來得知,乃是令徽不戰先退,步軍隨之被金國太子所追。追至潞縣,太子見其軍沒有跟進,遂停止追擊,亦向東而遁去。今暫且收拾軍兵,入城以待。待金人至城下,出兵盡死一戰。如若不勝,則擁兵而南撤,以待救兵之至。”
張令徽問:“朝廷能派來救援兵馬嗎?”
沒等蔡靖回答,轉運使呂頤浩搶先說道:“必無。”
張令徽又問:“朝廷能運來糧草嗎?”
呂頤浩又回答說:“不能運來。”
張令徽於是沉默不語。郭藥師與劉舜仁也不吱聲。
呂頤浩說:“師敗退兵,古亦有之。不若退至雄州,以圖後舉。”
張令徽表示反對,說:“常勝軍家屬近十萬口人,都在燕京城裏,如何出得去?若輕率出城,必將造成混亂,後果不堪設想!”
郭藥師與劉舜仁互相望了一眼,都點頭同意張令徽的看法。
蔡靖說:“我當以死守城,諸公何如?”
諸監司官員都不表態,不表態也是一種選擇。沉默了一會兒,提舉常平使沈琯表態說:“某聞難以來,義不獨去,惟有一死,願與蔡大學一同守城。”
所謂諸監司,是指轉運司、提舉常平司和提點刑獄司。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製,在每個路設置四個司作為朝廷派出機構,即安撫司(帥司)、提點刑獄司(憲司)、提舉常平司(倉司)和轉運司(漕司)。其中,安撫司使由所在州府長官兼任,漕、憲、倉三司使由朝廷派遣。三司使除了各司其職外,還要代表朝廷負責對路內所轄地方官吏進行行政監督。所以,這三個司又通稱為“監司”。諸司長官官品有高下,序位有先後,但彼此無隸屬關係,是互察關係。他們各自擁有獨立的機構與官員,分屬於朝廷不同的管理部門。
郭藥師表態說:“蔡大學既然決定以死守城,藥師是帥臣,亦當以死報趙皇。其餘監司,要去者自去。”
呂頤浩問:“郭將軍可否派常勝軍百人,護送監司家人出城?”
郭藥師一口拒絕道:“常勝軍不可遣。”
散會後,蔡靖與沈琯等人一同回到燕山府府衙。隻見府衙內一片混亂,大小官員們都在打算逃遁。蔡靖警告道:“若監司帥臣皆逃遁,常勝軍以此為由而叛變,則必有赤族之事!”
沈琯說:“走,有生之道,而未必不死;守,有死之道,而未必不生。”
轉運司副使李與權開玩笑說:“對仗很嚴謹啊。”
沈琯又說:“某雖孤寒,今族中做官者尚有十四五人。若一身死於此,則眾族人可以繼續做官;如或不然,則全族人不可複仕官宦矣。若逃跑出城,為金人所殺,或被常勝軍抓回,其受辱又愈甚。”
眾人聽了沈琯這話,皆默然不語。
蔡靖很讚賞,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沈琯說:“將來,靖為國而死,得入忠義傳。沈公膽大,將身而來不畏死,亦當附在吾傳之後矣。”
麵對金軍入侵,蔡靖與燕山府諸司官員們,一直處於被動狀態。他們除了以死明誌以外,似乎束手無策,再也沒有其他解決危難的辦法。他們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郭藥師與常勝軍身上。
然而,就在昨天夜裏,負責把守燕京城東北門的刺史皇賁,已暗中派人去聯絡金軍,表示可以開城門為金軍做內應,並請示二太子斡離不:“不知太子要活的郭藥師,還是要死的郭藥師?”
今日早晨散會之後不久,郭藥師得知了此事。而且他還知道皇賁背後的主謀,便是張令徽與劉舜仁。
郭藥師經過深思熟慮,為求自保,決定向金人投降。他已令儒林郎王樞起草好了降表,降表中說:
“待時而動;動靜固未知其常;順天者存,存亡不可以不察。臣素提一旅之師,偶遭六百之運。亡遼無可事之君,大金有難通之路。宋主載嘉,秦官是與,念一飯之恩必報,則六尺之軀可捐。雖知上帝之是臨,敢思困獸之猶鬥。昔也東征,雖雷霆之怒敢犯;今焉北麵,祈天地之量並容。……”
其實,白河之戰,常勝軍與金軍殺傷基本相當,金人也沒有把握一定能夠戰勝常勝軍。然而,由於張令徽與劉舜仁的叛變,導致郭藥師對常勝軍絕大部分兵力已失去控製。
擺在郭藥師麵前的路其實有兩條:一是投降金人,二是平定常勝軍內亂,然後肩負起保衛燕京城的重任。
如果郭藥師選擇第二條路,不管成功與否,他必將英名長存光照丹青。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郭藥師卻選擇了第一條路,選擇了一條叛變之路、遺臭萬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