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四、各人心思(2更)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7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對影二來說,今日注定不是讓人心情愉悅的日子,盡管今日早早的出了太陽,很暖和。
對越清來說,今天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自己這個爹,這二十年召見自己的次數,兩隻手都能數得過來,從來都對自己不聞不問,而且因為對方不想見到自己,連晨昏定省都免了,自己也樂得清閑。
是以這次回來也沒有去請安,想來對方也不在意。除了自己小時候生病差點死掉的時候,對方來看了一眼,語氣冷漠地說,“你娘生你的時候難產,哭著要保你活下去,現在看來,你想早點去見她。”然後就走了。
至於後來……越清不想回想自己是怎麼活下來的。
對影一來說,被留下來很不甘心,他迫切地想知道影二是怎麼勾搭上王爺的。可惜去的兩個人:一個悶葫蘆,一個是主子。自己的滿腔好奇,抓心撓肺,唉……
至於王爺,“衛晨,你說這我用這個理由把她叫過來,好嗎?”被王爺看著的衛夕麵無表情。王爺身後傳來衛晨平靜無波的聲音:“王爺英明!”
衛午和衛忠已經對王爺分不清人習以為常。
王爺在花園裏走來走去,望天,看腳,一刻不停。衛午在幾人中年齡最小,有些小孩子心性,現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見到那個丫鬟了,外傳風流成性的王爺,其實已經很久沒對誰青眼有加了。
由於照顧王爺的一共有八人,王爺用早晨、傍晚、正午、中夜幾個時段為這四人擬名,就取了衛晨、衛夕、衛中、衛午,他們四人與衛東、衛南、衛西、衛北四人輪流職守,昨天跟著王爺的就是衛東四人。衛午詢問衛東之後,得到的答案是:武功不錯,長相沒細看。就愈發好奇。
因為幾人都對王爺取名字的特殊理由免疫了,所以並無想法。衛午早晨又去問衛西,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王爺調戲丫鬟,被暴打一頓。衛午很想看看那個丫鬟是何方能人,長相不明,居然打了王爺,還能安然離開,並且讓王爺牽腸掛肚。
在王爺的期待中,世子來了,後麵跟了一個麵無表情的丫鬟:王爺身後的幾人都在那丫鬟身上嗅到了同類的氣息,大家都能感覺到對方在生氣,連圍繞在對方周圍的空氣都像是黑色的。
衛午不自覺的縮了縮脖子,雖然不想承認,但他覺得自己可能不是對方的對手。雖然長得確實不錯,尤其是桃花眼,即使冷著臉,看起來也自有一段風情。
越清不知為何幾人的目光都隱晦地往後麵影二身上瞟,雖不知是為何事,但肯定不是為一塊玉佩,王府裏這麼多東西,就算是上麵那位賜的,也沒見被緊張過。
越清請安過後,便不著痕跡的看了眼影二,一怔,便心下了然,隻覺好笑,不過他相信影二不會吃虧,可以看自己一向自詡風流多情的爹吃癟,他是很樂意的。
心不在焉的寒暄幾句,王爺便直奔主題,“你的這個丫鬟叫什麼名字?”越清本想說沒有,但想到自己爹取名的惡俗,自己就深受其害。
越清、越涵、越泠、越滿、越瀟……名字的由來,皆是由於年輕時王爺喜歡臨玉州中一池活水,所以所有人的名字都和水有關。
想到此,越清便說“叫桃之。”越明誠心下了然,覺得這名字真適合對方。
“名字倒是合適,昨夜散步,她拾得我丟失多日的玉佩,是個機靈的。聽說最近都在說城南一家布莊的布賣得好,很受姑娘小姐喜歡,便昨夜趕著給她定了一身,不想今早就到了,隻是不知是否合身。”
越清知道布莊沒有成衣賣,這衣裳多半是哪個娘的衣服。他並不想讓盡心伺候自己的人惹上麻煩,便說:“想來父親大人花心思做的肯定好,隻是,一個丫頭,雖然拾得玉佩,也是她的本分。這衣服這般好,顏色素雅,她穿倒不合適,不如給越涵的丫頭竹秀,那丫頭不僅溫婉動人,聽說我離開這幾月,她照顧得盡心盡力,現今越涵能痊愈,多半是她的功勞。”
影二心下讚歎,這番話說得真好,一個重病的人,和丫頭胡搞,嗬嗬,這王爺真是坐實了金玉其外的名聲。那越涵年紀這般小,就沉迷於和丫頭胡來,果真有其父必有其“二子”。
越明誠真的心塞,自己這個兒子,雖從不與自己親近,自己也總表現的冷淡疏離,但卻對他了解得很:外表一副謙謙君子,溫文有禮,從不與人爭執,膽小怕事,內心卻比誰都倔強、算計、陰狠——真不愧是和自己最像的兒子。
小時候因為自己麵上不聞不問,下人對他自然怠慢,有丫頭罵薑氏,他神色如常的叫對方姐姐,之後怎麼做的?給那丫頭下藥,然後捆起來,用燒紅的柴火,燙爛了對方的嘴。
他還有次被下人折騰得差點死掉,他好了之後一把火燒了下人們住的地方,燒死了幾人。現在對方諷刺自己有眼無珠,包庇越涵,自己也隻能忍了。
不過這倒正好有了個發火的理由。
越明誠一拍扶手,生氣道“本來把王府的事務交給李氏,我還很放心,現在看來,連兒子都管不好。涵兒年少,做事也糊塗,我年紀大了,沒這心力,清兒你年紀也不小了,又是世子,以後王府的事,也該多出點力,明天起跟著顧總管好好學學才是。”
“父親教訓的是,清兒謹遵教誨。”越清心裏悶悶的,猜到對方會突然讓自己幫忙打理王府,不是因為越涵不爭氣或者李氏教導不嚴,而是因為這個“丫頭”——影二,被生性風流的爹看上了,可自己斷然沒有往外推的道理。
越清覺得越明誠唯一對自己還算好的事,就是當初在宗廟中,行加冠禮時,越明誠親自為自己加冠三次,而不是像其他人找的是貴賓為自己的兒子加冠。看越明誠當初的舉動,很多人甚至開始猜測自己這個不被重視的世子,就要開始被委以重任了。
可剛及冠就為越涵找廟祈福,這“委以重任”也過於可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