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1班納特家的四小姐(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39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明月悶哼一聲,睜開了沉重的眼皮,頭頂是雪白色的帳幔,身下是同樣雪白色的柔軟被褥,揉揉額頭,頭痛欲裂還有些惡心,身上帶著未散的酒氣,很明顯是飲酒宿醉的樣子。
    明月撐起上半身,朝四周看去,這是一件不大的臥室,房間擺設十分簡單,泛黃的牆壁看起來很有年頭,身下這張單人床緊靠著一扇窄小的的窗子,掛著乳白色薄紗蕾絲簾子。床頭有一張簡陋的梳妝台,梳妝台上擺著一麵小巧的菱形玻璃鏡子和一隻皮匣,還有一瓶插好的鈴蘭花,白色的花朵像小鈴鐺一樣精致可愛。床對麵是一座雕刻著天使紋樣的黑漆衣櫃,很明顯的異域西方風格。
    撚起胸前的棕色卷發,鏡子裏倒映著麵龐青澀嬌俏的藍眸少女,明月靜靜合上眼睛,腦子裏龐大的記憶瞬間湧入腦海,意識的衝擊帶來陣陣疼痛,讓她忍不住皺起眉頭。
    迦絲琳-班納特,班納特家的四小姐,今年十五歲,是一個小說世界傲慢與偏見中的炮灰,這個世界原來的女主是她的二姐伊麗莎白-班納特。
    迦絲琳-班納特作為行四的的女兒,在班納特家絕對是最不起眼的存在,爹不疼娘不愛說得就是她這種。大姐珍妮特-班納特作為長女,身份最尊貴,而且美貌溫柔,被稱作朗博恩第一美人;二姐伊麗莎白-班納特也是個標致的美人兒,性情直率,深受父親班納特先生的喜愛;三姐瑪麗相貌略普通,但喜愛讀書,很有幾分文氣,性子雖不討喜,但別人也輕易不敢招惹她;妹妹莉迪亞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是母親的開心果,最受班納特太太寵愛。
    而迦絲琳僅比莉迪亞年長一歲,未出生時,醫生說會是個男孩,結果生下來卻是女兒,班納特夫婦十分失望,也就不大喜愛她,然後莉迪亞出生後,父親的注意力更是鮮少放在她身上。
    而迦絲琳僅比莉迪亞年長一歲,未出生時,醫生說會是個男孩,結果生下來卻是女兒,並不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小班納特先生,班納特夫婦十分失望,也就不大喜愛她。
    隨後更年幼的莉迪亞出生,母親的注意力更是鮮少放在迦絲琳身上,一直到長大,迦絲琳都是和妹妹莉迪亞一起的,吃用都是一樣的兩份,姐妹倆的待遇看起來是一樣的,但細心之人還是能看出不同之處。
    姐妹倆麵前的飯菜雖一直一樣,但都是莉迪亞喜歡的菜式,迦絲琳跟著吃,沒有挑菜的權利;兩人身材相仿,新買的裙子,莉迪亞先穿,剩下的才輪到迦絲琳的,也都是莉迪亞喜歡的風格;又什麼好吃的水果零食,也都是緊著莉迪亞先吃,剩下的給迦絲琳;至於漂亮的首飾啊發帶啊帽子啊,兩人的份兒幾乎都給了莉迪亞,迦絲琳基本沒有,桌子上那隻簡陋的首飾匣裏幾乎沒什麼東西,出門需要就去莉迪亞房裏借,充充門麵。
    後來莉迪亞和威科姆私奔,連累家族名聲,父母又嫌迦絲琳這個做姐姐的沒看好妹妹,遷怒與她。可實際上,迦絲琳從小就像利迪亞的跟班一樣,什麼事情都要以利迪亞的意誌為準,父母跟她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吉蒂,你是姐姐,你要讓著莉迪亞。”、“吉蒂,你怎麼能和妹妹爭東西呢,你要懂事些,莉迪亞還小。”莉迪亞隻要一告狀,責任過錯就都是迦絲琳的,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迦絲琳也就慢慢變得越來越懦弱,隻會逆來順受。
    幾年後,班納特先生過世,迦絲琳才發現,她的嫁妝早就被父親補貼給了高嫁的二姐伊麗莎白,因為達西家門第高,父親班納特先生擔心伊莉莎白嫁妝少受委屈。
    可等她發現已經太遲,柯林斯夫婦繼承朗博恩的時候,發現了這件事,他們立刻當做一件奇事宣揚的人盡皆知。
    迦絲琳彼時已經和一位少校軍官安德森戀愛,安德森已經準備向她求婚。但這件事情一出,安德森還來向她求證,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後,安德森對迦絲琳道歉,告訴她,他不能娶她了,安德森家也是士紳階層,絕不會允許他取一位沒有嫁妝的小姐。
    迦絲琳那時就像天崩地裂一樣絕望,盡管在得知自己的嫁妝沒有了的時候,她心裏就已經有這種覺悟。
    迦絲琳去懇求已經嫁入豪門的姐姐伊麗莎白,請求她給她一些嫁妝,甚至說不用把她那一千英鎊都給她,她隻要一半就好。
    但伊麗莎白拒絕了,就像當初為了班納特家的名聲,伊麗莎白明知威科姆本性惡劣,莉迪亞嫁給他遲早要吃大虧,卻依舊把妹妹送進火坑。
    而且同行的達西先生已經建議把莉迪亞帶回家,明知嫁給威科姆是個賭徒,這會毀了莉迪亞一輩子。伊麗莎白她依舊沒有聽從達西先生的忠告,毅然說服父親舅舅,把莉迪亞嫁給威科姆。
    事實證明,莉迪亞的一輩子的的確確被威科姆毀了。
    伊麗莎白直率固執的性子底下分明埋著幽暗的冷漠和自私,哪怕是至親姐妹,隻要礙著她,她真正涼薄自私的本性就會毫不猶豫的暴露。
    這樣的伊麗莎白怎麼會給妹妹嫁妝呢,她生怕被人知道她風光嫁入豪門時用的是親妹妹的嫁妝,這會對她的名譽造成極大損害。
    後來,為了堵住迦絲琳的嘴,伊麗莎白為她介紹了一樁婚事,一位在印度跑船的年輕商人漢弗萊。
    迦絲琳以為這是姐姐給她的補償,再加上也不願意老是寄人籬下,就歡歡喜喜的嫁了。
    婚後,嫁夫隨夫,迦絲琳跟隨漢弗萊的船隊去往印度。等到船在海上行駛幾日後,漢弗萊才告訴她,他是應伊麗莎白的要求娶她的,他在印度已經有妻有子,他娶她,是因為伊麗莎白許諾:隻要他帶著迦絲琳遠走,再也不能出現在彭伯裏,就會把他引薦給丈夫達西先生。
    達西家在印度也有大種植園,漢弗萊一直想和達西先生結識,以便得到合作的機會。
    漢弗萊就直接娶了迦絲琳,然後才名正言順的把她帶到印度。
    迦絲琳得知真相已經麻木了,她看著一望無際的深藍海水,不止一次想過自殺。但對伊麗莎白的仇恨讓她舍不得死,她還想報仇,隻有活著才能有機會。
    漢弗萊看出了她的意圖,勸了她幾回,這是不可能的,他既然已經把她帶到印度,就不可能給她回去的機會。
    在印度,單身女人的日子並不好過也不安全,漢弗萊就把迦絲琳送進了位於人煙稀少的山區裏的修道院,還給她留下了一筆能讓她生活寬裕的錢財,漢弗萊的妻子也會定期來探望她,為她送財物用品,生活上從未虧待,隻是唯獨沒給她離開的機會。
    在修道院裏待了十餘年,迦絲琳無望終於放棄,絕食而死,死後也是漢弗萊一家為她準備的喪禮。
    但迦絲琳終究恨透了伊麗莎白,帶著不甘心,死後也拒絕輪回,遊蕩於天地間,不利於小世界的穩定。

    作者閑話:

    蝦仁開新坑啦,(^o^)/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