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二,上山下鄉運動和母親來農場(之四)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09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這時候,我二姐的大女兒五歲,二女兒兩歲。二姐和二姐夫工作很忙,母親若隨我去農場,二姐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壓力太大。
    我母親說,她可以將二姐的二女兒帶著到我這來,她可以同時帶兩個孩子。
    別無他法。
    就這樣,她老人家和我帶上二姐兩歲的二女兒,和我一起來到大壙圩農場。
    我想,老母親主要還是想來看看她的長孫。
    母親來到農場後,才知道我們的生活,比她想象的要艱苦得多。
    ·
    在閑暇無事時,我母親會帶上花鏡,看看書報。
    這令左鄰右舍的人十分驚奇,他們想不到我母親識字。
    其實,我母親在一九五幾年時,就在街道當過掃盲的教員。
    我姥姥家原本很清苦,本來我母親在幼年時,也無緣讀書。
    但住在我姥姥家斜對門的街坊中,有個大戶人家,人稱汪家公館。汪家公館裏的老太爺,曾在四川夔州當過多年知府。他家裏的的大小姐,在民國年間要上公學,隻是無人陪讀,汪家的人不放心。汪家的老太爺出麵找我姥姥,要請我母親陪他家大小姐上學讀書。汪家老太爺答應,我母親的學費,由他們家出,於是我姥姥便答應了。
    後來我母親要幫我姥姥做針線活,才綴學。
    汪家公館位於六安老城鼓樓東大井拐與和平巷交界處,緊挨京劇團(解放前新新俱樂部)後門。我家故園與汪家是斜對門,兒時,我經常在汪家公館內玩耍,衰敗大戶的冷落景象,給過我很多感觸。
    汪家在解放後家產被政府沒收,家中後人的成分被劃為地主,成為“人民”的敵人。
    他們生活得十分悲慘,幾乎什麼運動街道都要組織群眾批鬥他(她)們。
    但老鄰居們對汪家的人並無仇恨,鬥爭他(她)們時多是迫於形勢的應付。真正下狠手打鬥迫害他們的,是那些熱衷於階級鬥爭的積極分子和不諳世事的孩子。
    我母親與汪家公館的長媳是好友,每當汪家那個善良的“地主婆”被批鬥後以淚洗麵,想不開幾欲覓死時,家母總是前去安慰,開導。
    那情景,曆曆在目。
    我姥姥除了會做各種衣服,還會做戲曲演員在舞台上演戲穿的厚底靴子,會修補損壞的刺繡和戲裝,以及修補珍貴的裘皮。她老人家能將那些損壞的精美刺繡服裝,修補得天衣無縫。
    我姥姥將她的一手絕活,傳給了我母親。
    ·
    由於老知青在一九六七年後很多人結婚,因而在一九六九年春,大部分已婚的老知青都有了孩子。家家戶戶,都麵臨孩子沒人帶的難題。為此,隊部在初夏開辦了幼兒園,有孩子的工人在出工時,孩子可以送到幼兒園。
    一個小孩,每月繳費兩元。
    這一變化,使我母親決定,要帶著二姐的二女兒回金寨。我亦覺得,我家的生活太苦,老母親遠不如在二姐家享福,故沒有意見。
    二姐得知這一消息,給我來信,說母親難得出遠門,要我帶母親去南京、上海等地好好玩玩,並給我寄來二十元錢作路費。
    五月份,我向隊部請事假半月,決定先帶我母親和外甥女去南京一遊,然後再一起去上海玩玩。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