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四,忍痛割愛和絕處逢生 (之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7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十四,忍痛割愛和絕處逢生
受惠不忘,施恩不念。
這句話是我很小的時候,在一個舊日記本上看見的一句格言。那是一個一九四九年前印刷的日記本,原先是別人的,我是偶然得到的。
這話一直警策著我的心靈。
這句格言,是那麼的尋常、平淡,但凸顯著高貴,顯露著情懷的寬廣。
麵對這種博大的心胸,我有時會覺得自己十分渺小而形穢。
我一直將這句話銘刻在心,力求能做到,但就是很難做到。
尤其是對受過我的恩惠,而恩將仇報的人。對這種人的心理與行為,總不免耿耿於懷,百思而不得其解。
受惠不忘很容易,施恩莫念卻很難。可見,我的心胸也很狹隘。
那個筆記本,是我一個小學同學的。年代太久,我已經忘記了他的名字,隻記得他的父親是個醫生,他家住在雲路街,離我家不遠。
當時,他的目的很明確,要用這個筆記本,來跟我換取一隻戰鬥力很強的蟋蟀。
他的這個筆記本,外殼很舊,但很精美。是精裝布麵的,在當時是十分稀少的華麗奢侈品。打開後,裏麵則是全新的,沒有字跡。顯然,這是當作紀念品用的——估計是他父親的,是他偷偷拿出來的。
交易很成功,我們雙方都覺得對方不合算,是自己占了便宜,因而,我兩人都皆大歡喜。
讓我愛不釋手的不是這個筆記本的精美,而是這個筆記本每頁的頂眉上,都印有一句精選的格言、詩詞和名人名言。這些文字,文言的、白話的、翻譯的都有。
記得有一句“凡事,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遠處用心,近處用力。”使我受益不淺。有一句“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受用終生。
這些道德文化理念的警句,是傳統文化精華。有些話當時我還不能完全理解,長大後,我才知道“作惡恐人知,已存善念;行善欲人知,早懷異心”這句話睿智和深邃。
這個日記本上麵的格言、詩詞和名言很多,大多是經典之句。我把這個日記本視為珍寶,隨身攜帶。每天翻閱。遠離家門,來到農場,我依然帶著它,照樣天天閱讀。
其中有句“往事依稀渾似夢,都隨風雨到心頭”的詩句,我非常喜愛。這句詩,竟讓少年的我在閱讀時,突然在心頭襲上一種莫名的哀傷。
我以為這是一句唐詩,因想看這首詩全詩的語境,於是就將《唐詩三百首》遍查一遍。
但《唐詩三百首》裏麵沒有。
我就請教院子裏教書的王先生,他斷言:“《全唐詩》裏一定有。”
當我在圖書館見到堆疊在一起有二尺多高的《全唐詩》時,我放棄了查找。我沒這個時間,我必須將大量時間用在尋找食物上。畢竟,在饑餓狀態下,覓食比求知更重要。
後來,我在看巴金小說《家》的時候,才知道“往事依稀渾似夢,都隨風雨到心頭”不是唐詩!
這個日記本自我離家,從後家湖分場到大壙圩總場圩內的王台孜隊,一直伴隨著我。上麵那些警言名句,教我如何事,如何做人。一句句,我銘記在心。
直到一九六六年初夏,在文革“破四舊”運動中,我知道留著它將是個禍害,才忍痛將其火化。
我不是怕事的人,對日記本裏有一些被批判的傳統道德、禮教的內容,我根本不在乎。問題是,這筆記本裏麵,時不時就有一些蔣介石先生有關抗戰的豪言壯語。
記得有一句蔣介石號召抗日的話:“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要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們隻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惟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
凜然大義,浩然正氣,擲地有聲。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蔣介石先生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七日在廬山有關抗戰的講話。
官方的報紙、雜誌和教科書上,一直都說蔣介石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是賣國賊。
這個,如若被人發現,得了不?了得不?不得了!
要是有人想坑害我,有了我保存的蔣介石這個“反革命”的證據,文革中被人打死也沒人追究。
我隻能將其付之一炬。
好在這個筆記本上的那些警世名言,我已爛熟於心,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