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東陵之行(求收藏)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71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鬆濤雲卷四百載,沈水潤物萬年興,百年古陵今尤在,凝望公子總多情。
1。由於是提前一天到達了S市,同學們有了半天的休息時間,大家都想利用這段時間在S市好好逛一逛。
“黃穎,你想去哪裏?”秦江想聽聽黃穎的意見。
“我想去東陵。”黃穎說道,她之所以想去東陵,是因為她對曆史感興趣,當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來的時候,她在車裏夢到了東陵公園,她想知道真正的東陵公園是不是和她夢裏的一樣。
“東陵公園,好啊!咱們可以沾沾清太祖的靈氣。”秦江表示讚同。
“你們去吧!我兩個還是對植物園比較感興趣。”另外兩名同學準備去其它地方。
“易軒,你去不去?”黃穎問了易軒。
“我不去了。我去過。”易軒確實去過,上世紀末,中國還沒有進行公車改革,易軒的爸爸因為是煤礦的領導,一直有公車使用,加上易軒的爸媽很喜歡旅遊,他們幾乎是以自駕的方式走遍了北方三省。像東陵這種比較近的地方,易軒十年前就跟父母去過了。
“去吧!去過正好給我們做向導。”黃穎有點懇求的意思,去夢裏的地方,怎能沒有主角。
“我真得不想去。”易軒還是無動於衷。
“既然黃穎想讓你去,你就去吧!”說這話的是秦江,看得出來,秦江的邀請很誠懇。
既然學長開口了,易軒自然不好拒絕,他們打聽了去東陵公園的路線,然後坐28公交車到達了目的地。
東陵的前麵有一個大大的池塘,池塘裏滿是荷花,這個季節荷花剛剛冒出花骨朵,上麵有很多蜻蜓飛來飛去,真是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那句話。
“易軒,你看那些荷花多好看。”黃穎對易軒說道,“要是有相機就好了,可以照相。”
“我帶了。”秦江從兜裏掏出了數碼相機,那個年代手機還不普遍,而且還沒有智能手機,秦江能拿出相機,已經很不一般了。
秦江給黃穎照了相,易軒拿過了相機,對秦江說道,“學長,我給你們照一張。”
“易軒,你不照嗎?”黃穎問道。
“我不喜歡照相。”
顯然黃穎沒有實現和易軒合影的願望,她渴望的夢境也沒有出現。
2。“我們省有三大陵,永陵,北陵和東陵,永陵埋葬的是清朝的先祖,北陵埋葬的是皇太極,東陵埋葬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東陵又叫‘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後葉赫納喇氏的陵墓,東陵裏麵的鬆樹都有幾百年的曆史了,清朝特別注重風水,所以東陵是依山傍水而建,後麵是天柱山,前麵是沈水。大家可以看一下腳下,圍牆的磚麵都是向裏麵傾斜的,大家猜猜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導遊的聲音。
“肥水不流外人田。”易軒說道。
“對了,看不出來,這個弟弟對東陵還很了解嗎?”
三個人跟隨導遊的腳步走著,易軒想自己溜達溜達,十年過去了,導遊的解說詞沒有任何改變,因為,最不存在變數的就是曆史,早在十年前,易軒就聽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解說,既然聽過了,易軒怎會忘記。
易軒站在東陵的圍牆上,後麵是天柱山的鬱鬱蔥蔥,前麵是沈水河的泱泱而流,他忽然感覺到曆史在這一刻是厚重的,就像《推背圖》所演繹的一樣,曆史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變更,而多少統治者又帶著遺憾和悔恨命歸黃土,英雄尚且如此,又何況庶人。
望著眼前的場景,易軒不由得感歎了一句,“鬆濤雲卷四百載,沈水潤物萬年興。”
“百年古墓今尤在,凝望公子總多情。”一個女生聲音接了一句。
易軒隨著聲音向旁邊看去,看到了一個梳著披肩發的清秀女生。
“我就是覺得你的詩很應景,然後你又是詩中之人,所以就感歎了一句。”那個女生解釋道。
“接得很好。”易軒感歎了一句。
“你為什麼自己在這裏?”那個女生問道。
“我不喜歡跟著導遊走。太受約束了。”易軒解釋著。
“看你的樣子,不應該是S市的人。”女生分析著。
“何以見得?”
“我聽他們說,離著越近的景點,人們越不屑於去,S市的人大多沒去過東陵。”
“這麼說,你也不是S市的了?”易軒說道。
“我是個特例,我明天有考試,我是滿族,今天想沾沾先祖的靈氣。”
“是的,S市當過清朝帝都,自然有很多滿族,你是旗人?”
“你還了解滿八旗?對的,我是正白旗,我叫多月,交個朋友吧!”
“好的,我叫易軒。”兩個人算是達成了交友的協議。
“你來這裏幹什麼?”多月問易軒。
“我來參加數學競賽。”易軒說。
“看來,咱們很快還會見麵的。”多月說完,笑著走了。
“她是誰?”黃穎見易軒久久沒有跟過來,又是在跟女生說話,心裏有點不舒服。
“八旗子弟。”易軒笑著答了一句,沒有多解釋。
作者閑話:
鬆濤雲卷四百載,沈水潤物萬年興,百年古墓今尤在,凝望公子總多情。朋友,你喜歡易軒嗎?請推薦收藏呦,收藏、收藏、收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