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背景資料-陵光科考製度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48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1、童生:在鄉試中取得第一名,或在地方官學中就讀並順利畢業,前者比後者有分量。
2、秀才(也叫生員、貢生):童生通過縣試。
縣試的第一名叫案首,前十名叫做稟生,定期有朝廷提供的錢財、糧食等補貼,比普通秀才更有分量。若是秀才被地方官府成功舉薦到國子監入讀,又能叫做貢生。
3、舉人:秀才通過府試,或作為貢生成功進入國子監就讀並順利畢業,前者比後者有分量。
跟秀才一樣,成為舉人定期就能得到朝廷提供的補貼,並且出行可以沿路免費吃住在朝廷開設的驛站,驛店裏麵,想要到比較遠的地方去也不需要專門到官府開具路引,使用自身的功名憑證就可以。
舉人最大好處是有了做官的資格,可以去吏部掛名等待補缺,但是如果開始補缺做官,就不能再去考進士。
4、進士:舉人通過科舉、殿試。總共分為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出聲,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統稱進士,三甲統稱同進士出身。
國子監學生來源:一、地方官府舉薦來的秀才,擇優錄取;二、某些家族中有朝廷作為福利或賞賜分配下來的蔭生名額,一般隻能分到一、二個名額,可以自主選擇讓家族中的哪一位子弟去入讀。
(以上資料全部參照網絡資料,曆史情況真假不知,請勿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