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群雄逐鹿  073 黃豆要叫菽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34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073黃豆要叫菽
    鹵水的用量約為原料大豆重量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
    其點鹵方式為:在攪動熟豆漿的同時,使鹽鹵細流連續加入;亦可將鹽鹵間歇加入熟豆漿中,中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
    “少爺,什麼是黃豆?”純雅小蘿莉,大眼睛忽閃著看李季陽。
    因為她沒聽說過“黃豆”,這是什麼樣的豆子?
    “呃!”李季陽噎了一下:“去把菽泡上十大盆!”
    他忘記了,這個時代,黃豆不叫黃豆,叫“菽”!
    “諾!”小蘿莉純雅趕緊跑去了夥房,吩咐少爺的話。
    李季陽拿著那一塊鹵塊,翻來覆去的看了看,有點微微發黃,不如他以前見到的鹽鹵的結晶體那麼雪白,不過這樣的鹵塊,也是因為是手工提純的,沒有那麼精細。
    李季陽在考古的時候見農家有人用過。
    等小蘿莉回來了,李季陽才帶著三個人回了主屋,兩個長隨在院子裏,小蘿莉守著門口,李季陽去看了看小侄子,回屋睡了一覺。
    等下午起來之後,黃豆還沒泡透,李季陽又讓夥房宰殺一頭牛,給大家添菜。
    “這個時候鋤地,很累的,給點肉吃應該。”這是李季陽的理由。
    小蘿莉隻管去傳達少爺的命令,夥房就找了一頭肥牛宰殺了,做了一大鍋,足夠這一百來號人一人分一塊牛肉了。
    再加上李季陽說了,肉湯管夠,墩餅也管夠。
    結果晚飯之後,李忠管家又來了!
    “少爺,這麼吃下去,不妥吧?”李忠管家又開始擔憂李家莊的家底。
    “管家,大家都在幹活,要是吃的還不好,能幹動活嗎?”李季陽有自己的理由:“再說了,這夏天的,一人分一塊肉,也足夠了,剩下的都是芸薹。”
    所謂的“芸薹”,其實就是古代時候的油菜。
    古代油菜稱芸薹,東漢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謂之胡菜”。最早種植在當時的“胡、羌、隴、氐”等地,即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一帶,其後逐步在黃河流域發展,以後傳播到長江流域一帶廣為種植。曆史上栽培的都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
    在距今八千兩百年前的甘省秦安大地灣一期遺址F374號房基西南角下麵,就發現了已碳化的糧食作物黍和油菜籽的殘骸;而從陝省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油菜籽或白菜籽,也距今有六千到七千年了。
    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認為有兩個:亞洲是芸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歐洲地中海地區是甘藍型油菜起源地的起源中心。
    芥菜型油菜是多源發生的,東方古國的華夏大地被認為是其原產地之一。
    “那也不能都吃墩餅啊!”李忠管家道:“那些都是留給少爺你吃的,你都給了下人,以後吃什麼呢?難道要少爺你以後跟他們一起吃菽?還有那麼多的稷米?”
    “那明天改吃稷米飯?”李季陽愣愣的看著李忠管家。
    “算了!”李忠管家一抹汗:“明天早上食墩餅,晚上吃稷米飯,中午就給點肉湯好了。”
    整天給吃的,多少糧食夠吃啊?
    而且多少薪,才能夠燒的啊?
    “那個,給點……別的吃的唄?一天兩頓飯,是不是太少了?這夏天時間長,不如中午給一頓肉湯,弄點饃饃吃?”李季陽爭取一下,三頓飯多好?兩頓飯,別說下人了,他都餓!
    “他們要是餓了,自己會找東西吃,野菜也好,野果也罷,總之,不會沒力氣幹活。”李忠管家特別“周扒皮”的道:“以前也沒見誰因為餓了沒力氣幹活。”
    晚上的談話不歡而散。
    李季陽覺得李忠管家“周扒皮”,李忠管家覺得他不在的那些天裏頭,肯定有人跟少爺說了什麼,不然少爺不會這麼“敗家”!
    這年頭誰家有這麼好的待遇?
    少爺在外頭求學到底學到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啊?
    怎麼一點都不會過日子呢?
    李家莊這麼多人口,不會過日子可不行啊!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