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涅磐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12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浸孕了一秋的風尖銳而冰冷,專挑那毛細孔拚了命地鑽,隱隱生疼。晨霧迷蒙,與眉毛糾纏不清,結下一層薄冰。媽媽解下圍巾,繞在李翔宇的脖子上,又在手上嗬了口氣,來回搓熱,溫了溫李翔宇那凍得通紅的小臉蛋。可是,她的手又紅又腫,好似一塊麵包。
    “爸,媽,別送了!”李翔宇接過父親手上的行禮,和我一道上路。
    我們在前麵疾疾而行,爸媽在後麵步履蹣跚。
    我們行了很遠,他們卻一直在後麵跟著。回頭相望,他們越來越小,直到變成一個小黑點,但那小黑點卻如同巍峨昆侖屹立在我心中。
    離別是傷感的!
    到了縣城,我們聯係了梁燕。她也準備今日回羊城。此時還早,於是李翔宇便決定帶我去看看Y縣的千年古刹靈龜峰。
    在靈龜峰前,我們與梁燕彙合。一見到我們,她就欣喜地說:“原來你們也喜歡這呀,一會兒我帶你們去看一個漂亮的地方!”
    提及靈龜峰,李翔宇和梁燕甚是自豪,於是,我隻好委屈一下,讓他們暫時充當導遊。
    我們繞過一座小橋,便可望及寺廟的頂簷。沿道而行,拾階而上,沒多久便可看到山門,上麵題有"靈峰寶刹"幾個大字。靈峰是峰名,這雖然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峰,但卻因山奇、水秀、洲平、林幽、寺深而聞名,當然,作為現代人,這些是無從體會的了,因為過度改造,已經夫去了原來的相貌。
    此峰臨水而立,一峰獨秀,與之相對應是白茅洲,因為白茅洲狀若龜,踞於峰下,宛若靈龜出穴,踞水上遊,"靈龜峰"便因此而得名。"靈龜寺"便建於此峰之上,是一座尼姑庵,始建於唐代,經過千年風霜,也經曆過炮火硝煙,幾經修葺,流傳至今,香煙繚繞。
    當然,讓這座山峰具有文化內涵的,那當屬明代名士陳之丕不讓了,因為他在這裏寫下了一幅能夠再現靈峰秀色的對子:靈龜峰,峰上生楓,風吹楓動峰不動;白茅洲,洲中行舟,州推舟行洲不行。說到陳之丕,李翔宇的眼神中露出一豔羨,畢竟是學文學的,有一種文學情懷。
    沿山門而下,重回水泥小道,沿道而行,可繞到寺廟的後院,那裏有一座小涼亭。古色古香的小涼亭坐落在山穀之中,左邊是靈龜寺,右邊是另一坐小山,它就像一個天平,平衡著兩端。右邊的小山已經修有水泥台階,沿階而上,走到山腰,便可看到有一條小徑通往懸崖。崖邊有一塊深嵌山中的大石塊,石頭被磨平,前麵供著旺盛的香火,據說是"石公",每年都有許多香客把自己剛出生的孩子的生辰八字寫在紅紙上,寄存在"石公"這裏,以保其根基穩固。
    “這裏是石公,我在這裏寄過名,認這塊石頭做過幹爹!”李翔宇指了指眼前的石塊。
    “是嗎?我也是喲!”梁燕因這種不謀而合而興奮得直跳了起來。
    我雙手合十,頂禮膜拜。對於李翔宇,這塊石頭也許有與眾不同的深刻含義吧。他能這樣順利的長大成人,不知是不是真的有賴這位"幹爹"的庇佑,但你能想到的是二十一年前,有一對夫婦,在家裏點過香火,請過宗親神靈後,鄭重地用紅紙記下了一個生辰八字,然後遠行至此,鳴放鞭炮,虔誠跪拜,寄生辰八字於此,以祈求神佑幼子的情景嗎?
    此刻的李翔宇熱淚盈眶,他輕輕地跪在這位"義父"麵前,叩首。他小心的念著什麼,我靠近細聽,才發覺他原來是在為父母祈壽。這種石頭據說能讓小孩易養成人,卻不知是否能保老人長壽!雖然他不能把父母的生辰八字寄存於此,雖然這裏也並不適合為父母祈福,但那一片赤誠之心,我相信天可憐見!
    就這樣,他陪伴了父親一陣,說了些自己的苦惱,他不知道這位父親是否能夠聽得真切,是否能夠幫助他把這些苦惱全忘掉。但他知道,有個地方是能讓他忘掉煩惱的:忘憂穀。
    他說,忘憂穀是他自己取的,是他上高中的時候發現的一處極其隱秘的地方。原來他高中是在一中就讀的,那是相當有名氣的一所學校,隻可惜後來因為早戀的事,心神不寧,成績一路下滑,這才被莫名地“發落”到了羊城這麼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
    從峰頂慢慢地往下走,走到半山腰,那有一片竹林,穿過竹林便可到臨江的山腳邊,但山腳卻是一堆荊棘。讀高中的時候,因為很好奇外麵的世界,於是便慢慢地撥開荊棘,開拓小徑,經過幾日的努力,終於開辟了一條小徑,當然,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荊棘外麵是幾塊巨石,巨石旁邊還零散著許多亂石。坐在巨石上,可聆聽河水擊打石頭的聲音;可以看生長在懸崖邊的蒼鬆將身子探入河水上空,搖搖欲墜卻又穩健如盤的樣子;可看水中船隻撈打沙石的繁忙景象;可以靜靜地閉上眼睛,聽風從耳邊吹過……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心也隨之舒暢,連煩惱都會暫時淡忘。
    李翔宇走到荊棘從處,輕輕地撥開虛掩的雜木和荊棘。明明已經很久沒有來過了,但他撥弄起來卻似乎並不難,荊棘完全沒有長密的跡象,他有些疑惑,難道在他之後,還有別人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
    梁燕僅隨其後!一路上,她都有說有笑,可是一來到這,她卻變得沉默寡言,好似被點了啞穴一般。她坐在一塊巨石之上,索性脫了鞋子,將腳蕩入水中。江風吹過,輕輕地撩起她那頭秀發,再輕輕地墜落,仿佛刻意挑逗。
    我用手撥了撥江水,冰涼沁骨,不禁詫異:“已經深秋,這水那麼冰,梁燕,你不冷麼?”
    “坐在這裏聽江水擊石的聲音,算不算一種享受?”她沒有回答,也未回頭。
    李翔宇沒有回話,隻是靜靜地走到她的身後,挨著坐下。石頭生得怪峻,倒映在澄碧的江水之中。微風拂起秀風,激揚青春。望著他們的背影,襯著江水亂石,完全像是一幅畫卷,幾乎把我迷住了。我不願驚擾這份靜謐與祥和,隻好在後麵呆呆地立著。
    “看舟行碧波上,是不是也覺得是一張美不勝收的畫卷?”梁燕依然自顧自地說著。
    梁燕站起來,開張雙臂,任江風拂亂秀發,吹卷衣服襟:“輕輕地閉上眼眼,是不是能感受到江水的氣息,生命的氣息?這裏,一切都是如此美好,連名字都是如此地美妙動聽。我從小就喜歡來這裏玩——其實,這裏還有另一個名字!”
    “什麼名字?看來你來這比我早呀!這麼美的地方,我原來還以為隻有我獨享呢,沒想到你卻先我一步!”
    "十五年前,這裏死過一個女人,你來的時候應該有看到路邊的那座無碑墳吧,就是她。據說是她第一次發現這裏的。她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女人,因為她嫁了一個不好的男人。起初,倒也相安無事,但結婚後的第三年,男人突然性情變了,大致是因為怨氣——因為結婚三年,妻子都一無所出。在十五年前,傳承香火的觀念比現在更甚,更何況那男人是家中獨子。要知道,在過往的年代,獨子幾乎很少。不是他媽媽沒有生,而是都相繼夭折了,唯獨他存活,所以壓力就更大。不到一年,喝酒、賭博、嫖宿,這些惡習,他都染上了,回到家裏,稍有不滿,就會毒打妻子。後來終於有一天,那女的受不了了,逃到了靈龜峰,但是婆家的人也追來了。她怕極了,就往這深山裏跑,左躲右竄,偶然發現了這裏。她被這裏的景色吸引住了,就這樣癡癡地呆坐在這裏,看著江上的風景,聽著水聲。"
    "後來婆家的人走了,她便回了靈龜寺,說明想出家的意思。庵裏的師傅見她可憐,便答應先暫且留下她,至於出不出得家,隻能看佛緣了。於是她便在那留下來了,挑水打掃之餘,她便開劈了一條小路來到這裏,無聊時便賞賞景,倒也自在。時間長了,她留在寺裏的消息不脛而走,她婆家的人又來找她了。那天,她正在這裏賞景,忽然聽到一陣嚷嚷哄叫聲,她回頭一看:原來是寺裏的尼姑領著她老公來了。她老公苦苦相勸,想帶她回家,並保證以後再也不打她,但是她怕了,她最後還是從這裏跳下去了,隻留下一句話:能死在這裏,是件幸福的事。後來他老公和寺裏的尼姑,為了實現她的願望,就把她葬在這裏了,讓她永遠都能賞看這裏的風景。很可笑的是,在她死後,寺裏的住持認為她是有佛緣的,追認她為比丘尼,並把這裏,也就是她去世的地方,取名為“涅磐穀“,意為“鳳凰涅磐浴火重生“,說的是她將在這裏得到了永生。"
    "從她之後,再也沒有人敢來這裏,因為這裏是她的地盤,誰都不敢來搶。再過些年,這裏漸漸地長滿了荊棘。再過些年,人們漸漸淡忘了這裏,連同那個女人。"
    涅磐穀?真是一個富有禪意的名字!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