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〇〇一、老鴰枕頭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31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麻屋子,紅帳子,裏麵坐著個白胖子。”這是個謎語,亦有兒歌性質,當年的小學生課本裏就有,謎底也很簡單:花生。
許是涉世深沾染亦深的緣故,本故事的主人公柯琦後來卻對這首謎語兒歌著了迷,時不時便拿來琢磨,越琢磨越有滋味,終於形成了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且時時掛在嘴上,每每道來,得意洋洋,甚至於搖頭擺尾地闡釋上幾句。他說:“這個謎語的關鍵是紅帳子,隻要身居其中,即使你成為眾矢之的,哪怕萬箭齊發也絕傷不著你半根毫毛,最多是把外殼擊打得坑坑窪窪、麻麻拉拉。”他又說:“遭受擊打後的樣子雖不好看,裏麵卻照樣是白白胖胖的你……”他還說:“不信?試試啊!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他最後說:“至於緣由麼,恕天機不可泄漏!”
柯琦,祖籍丘嶺,誕於土埂。落地即哀號不止,經查,腹內有異物。術後,取出蠶豆大一塊老鴰石,石麵無反正,一麵紅色,一麵呈黃,雖質地細潤,色澤養眼,然卻散發著陣陣劣味,奇臭無比,雖美而難以近之。
適東天一老道雲遊至此,柯父遂叩問其詳。道持石塊,掩鼻而對陽光透視,久思乃曰:“此乃奇石美玉也,惜浸泡母腹糞便日久,雖移孩體數月,仍難驅其臭。紅者,色也,黃者,財也。該童成人可紅黃兼得,日後所娶女子亦然。雖盡享人間富貴,隻怕難得善終也。”
柯父聞之愕然,忙作揖打躬求教究竟及破解之法,道喟然歎曰:“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可憐天下父母心呐!然棺槨之中奈何陽世之子孫不屑?”柯父埋首思忖之際,道已飄然離去,抬眼去尋,已無蹤影。自此惴惴忐忑,惶惶然不可終日。
忽一日,有和尚至,柯父急拜,細陳往日道士所言,祈大師破解。和尚接老鴰石掂於掌心數下,哈哈大笑:“遇紅失節,逢黃舍命。道士所言不差,爾等惶然乃不通玩道耳。”
柯父請教何為“玩道”,和尚尋枯枝一截,就地揮灑,龍飛處“玉”字端莊,鳳舞後“元”呈大觀。
柯父懵懂,和尚作拆字解:玉,純潔溫潤而品高,雅趣使然;元,為大,為始,開天辟地。玉、元合始為“玩”字,惜濁世反其道,以紅黃曲解,毀玩義,壞玩道。倉頡大慟,欲改,夜聞鬼哭,不忍,遂罷。
和尚的話在柯父聽來較之道士還要深奧,似懂非懂,但知其中必藏玄機,事關小兒未來,且凶多吉少,遂再三揖拜,祈求平安之法。和尚將老鴰石還與柯父,話未出口先自歎息:豎子成家立業時,常把卵石作美玉。又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玩則玩之,不可破度,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善哉善哉!
再說說老鴰,這個鳥學名烏鴉。老鴰石也叫老鴰枕頭。都說老鴰不是個好鳥,凡聽到它那“拉——拉——”之聲的人,雖未倒黴卻先自晦氣,總要趕緊俯身撿石或揚手頓腳將其趕走。此鳥雖為不受歡迎之鳥,卻很會享受,傳說和人一樣,睡覺也要枕頭。兒時常見夥伴拿一狀呈橢圓,大小如蠶豆,或暗紅,或淺青,或雜色,在光線下反射著因汗浸油漬而形成光澤的石塊,神秘地稱其為“老鴰枕頭”,係從老鴰窩內掏得。持石者多年幼,且人數甚少,因之無不視如珍寶,隨身而藏,偶爾示人以炫耀。老鴰做窩常於樹梢之上,覬覦其窩既須膽量,更需技藝。餘等羨慕久矣,然懼樹梢之嶢嶢,無奈,遂從河灘溪流處尋相似之卵石,謊稱樹上所得,細細比較,竟也毫無二致!竊以為,老鴰枕頭之說其實子虛烏有,或許是大人們哄騙淘氣稚子的伎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