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賢內助  117、說得好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81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成棟說完這段話後,停頓了一會兒,看了看李若鬆和李若杉,等著他們提問,李若杉若有所思的想了一會兒,突然開口問道:“那按照這個說法,儒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嘍?”
    “倒也不能這麼說,不管是什麼理論,它本身最核心的地方一定是引人向善的,隻不過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作為最高統治階層要考慮什麼樣的理論更加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和人民的安康。
    你如果有時間,不妨多看看曆史傳記,尤其是那些被譽為千古帝王的,他們本身必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漢朝以黃老之道立國,為什麼,因為秦朝以法家立國,采用非常嚴厲的思想控製,打擊異己勢力,反對是非古今,在這種高壓政策之下,老百姓的反抗意識是非常強的,到了末年又戰爭頻繁、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最終導致秦帝國的滅亡。
    基於這種情況,漢朝采用了無為而治的治國方針,輕徭薄賦、與民生息,所以到了漢文帝、漢景帝的時候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但是,無為而治也導致了極為嚴峻的後果,體現在國家層麵就是麵對地方諸侯王國勢力的增長完全沒有作為,結果諸侯王國勢力惡性膨脹,幹弱枝強,最終釀成七國之亂。
    這次大規模叛亂在被平定之後,最高統治者意識到需要有一種新的思想對國家進行指導,法家的暴力和黃老的無為都被否定了,而儒家所提倡的君權神授、大一統正好出現在統治者的麵前,這才是儒教興盛這麼多年的原因,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符合中央集權的需要。
    雖然我們現在說當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實際上漢朝還是以儒法兼施為主導的,隻是經過幾個朝代的更替,儒教被人為的抬高到了最頂端,而更應該實施的法家思想卻被逐步淡化,這是不對的。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說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個問題有很多人思考過,也有很多人因此而產生過爭論,若你說人心本善,那麼善花如何結出惡果,若你說人性本惡,那麼惡果如何開出善花,這個問題本就是應該兩麵看待的,怎麼說都對。
    為了勸人向善行善,我們很多宗教提出了很多的說法,比如佛教,說要多行善事以便於死後不入地獄,輪回仍為人身,西洋那邊有個耶穌教,說是人生來帶有原罪,你要一輩子行善事來洗清自己罪孽,死後才能進天堂。
    可光是勸並不能阻止惡的發生,所以才更需要律法來進行約束,不是說我們不該推行儒教,而是儒教的禮是第二步要做的事情,第一步要做的是先樹立法家的思想,要讓老百姓知道什麼是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你做了什麼事要受到什麼樣的懲罰,你要約束好自己的言行。
    第二步才是推行儒家,讓人知禮、守禮,先對別人有禮貌,再收獲對方的以禮相待,由己推人,當所有人都能夠遵守法律又有道德,才能夠達到墨家的思想高度,兼愛非攻,愛自己、愛別人,最後才是到達黃老之學所提倡的無為而治,到了那個時候你就沒必要有太多的約束,因為所有人都是非常自覺遵守律法的,都是心懷善意的,都是知禮守禮的,那麼這樣的國家你就是沒有人管,也能運行的非常良好。
    所以,國家治理不好往往不是思想理念的問題,而是統治者是否采取了正確的方法,是不是真真正正的站在老百姓的就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都說國家,有國才有家,但反過來也是一樣的,沒有一個個的小家,大的國家也是不存在的,人都跑了,都不在你這裏住了,隻剩下一個孤零零的皇帝了,國又何存?
    你隻有讓老百姓過上舒坦日子,老百姓才會擁護你的統治,如果你不讓老百姓好過,老百姓自然也不會讓你好過,其實咱們的老百姓都是最最樸實的人,你隻要讓他們有口飯吃,有個地方住,他就能夠安安穩穩的世代居住在那裏。
    若杉,你看,咱們老祖宗造字是很有道理的,飯這個字左邊是個食字旁,右邊是個反字,什麼意思,意思就是隻要有飯吃就不會反,沒飯吃了那就必然會反。
    你始終記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將一日守土一寸,咱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這些老百姓,不受戰亂的侵襲,不受貪官的禍害,讓他們有衣穿、有飯吃、有房住,手裏若在有那麼些許銀兩,這個國家何愁不穩定,又何愁不能長治久安。”
    李若杉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門口傳來李齊的大笑聲,“好,說得好,老夫真是沒有想到,咱們鬆兒有這樣好的福氣,娶了個如此能幹的夫郎,說得好,說的太好了,這一席話下來也是解了老夫幾十年來苦苦思索而不能得的答案,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行了,有這樣的晚輩,老夫也終於可以放心了,來,良兒,今日老夫高興,你陪老夫好好的喝幾杯。”
    說完,李齊帶著麵心歡喜徑自離開書房,李良深深的看了成棟一眼,跟在李齊身後施施然走遠,而李吳氏和李陳氏自始至終都緊緊跟在自家夫君身邊,但是那微微翹起的唇角顯示出她們二人的好心情。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