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破鏡隱喻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19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梳妝鏡上的裂痕不知何時消失了,鏡麵映出母女相擁的畫麵,晨光正從窗欞間斜斜切進來,在母親鬢角的白發上鍍了層金邊。徐芯瑩突然明白,那些曾以為的”裂痕”,不過是光的另一種形態——就像父母的嘮叨是未說出口的愛,婚姻的破碎是遇見真愛的伏筆。
她鬆開母親,鄭重地捧起那麵完整的鏡子,看見自己眼中倒映著的,不再是重生前的悔恨與疲憊,而是二十歲的朝氣與破繭的決心。當筆尖第一次主動落在誌願表上,藍黑墨水不再是對抗的符號,而是編織新人生的經緯線。
窗外的蟬鳴突然清晰起來,帶著2008年夏天獨有的灼熱與生機。徐芯瑩聽見父親在廚房煮麵的聲音,水龍頭的滴答聲與重生前的淚滴聲重疊,卻在這一刻,變成了時光重置的倒計時。
誌願表上的藍墨水還未幹透,暈染出絲絲縷縷的痕跡,恰似徐芯瑩此刻複雜難明的心緒。鎮紙是父親從教研室帶回的鵝卵石,青灰色的紋路裏,細碎的雲母若隱若現,在六月熾熱卻又透著幾分灼痛的陽光裏,冷冷地閃著光,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往昔那些無法改寫的遺憾。徐芯瑩的目光,長久地釘在它壓著的那本《XX市公務員招錄指南》上,書頁微微泛黃,每一頁都承載著前世她掙紮、妥協的記憶。這一回,她的眼神不再滿是憤懣與不甘,手也沒有如前世那般不受控製地將其狠狠撕碎,而是深吸一口氣,緩緩伸出手,動作輕柔得如同怕驚擾了什麼,輕輕拿起一旁師範學院的招生簡章。簡章紙張嶄新,散發著淡淡的墨香,那是希望與新生的味道。她緊握著筆,筆尖微微顫抖,懸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代碼上方,藍黑墨水從筆尖沁出,在紙麵暈出一小團陰影。這陰影,不再是她與命運激烈對抗留下的刺目符號,而是宛如細密的經緯線,徐徐編織起她全新人生的華美篇章。“這次,我想當老師,像您一樣。”徐芯瑩轉身握住母親布滿老繭的手,看著母親驚訝地瞪大眼睛,渾濁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終於明白,那些曾被她視作束縛的關愛,是父母笨拙卻深沉的愛。
在那段緊張備考的日子裏,徐芯瑩毅然決然地戒掉了所有社交活動。曾經熱鬧非凡、充斥著音樂與歡笑的周末酒吧,再也尋覓不到她的蹤跡。如今,她每日的去處變成了圖書館那個靠窗的固定座位。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玻璃輕柔地灑在桌麵,台燈亮起,映照著她專注的麵龐。她一遍又一遍地研讀晦澀難懂的教育理論書籍,手中的筆從未停歇,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批注,不同顏色的字跡記錄著她思考的軌跡。漫長的學習時光裏,困意時不時如潮水般湧來,試圖將她淹沒。每當這時,她便會輕輕翻開手機相冊,映入眼簾的是父母年輕時的照片。
照片裏,母親溫柔地抱著年幼的她,眼神中滿是慈愛;父親舉著糖葫蘆,臉上綻放著開懷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帶著驅散陰霾的力量。往昔那些被她不經意揮霍的歲月,此刻都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源源不斷地化作筆尖流淌的動力,驅使她在知識的海洋中奮力前行,去追逐那個全新的自己。
師範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那天,父親舉著大紅信封在小區裏逢人便說:“我閨女考上了!”母親躲在廚房偷偷抹淚,卻把紅燒肉燒得格外香甜。徐芯瑩看著父母眼角綻放的笑紋,心中湧起一股**,這是她前世從未見過的幸福模樣。
大學四年,徐芯瑩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專業成績始終在年級中名列前茅。除了學業上的優異表現,她還積極主動地投身於各類實習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為未來的職業生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繁忙的學習和實習之餘,徐芯瑩也沒有忘記家庭的溫暖。每到寒暑假,她便會精心規劃行程,陪著父母走遍周邊的各個景點。她手持相機,用鏡頭捕捉下每一個充滿歡笑與溫馨的珍貴瞬間,無論是秀麗的山川景色,還是熱鬧的市井小巷,都留下了他們一家幸福的身影。當母親的風濕病痛再次發作時,徐芯瑩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她四處查閱資料,虛心向老中醫請教,學會了熬製中藥的技巧,還掌握了專業的按摩手法,每天定時為母親緩解疼痛。而當父親的血壓出現異常升高時,她更是毫不猶豫地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時間,每天早早起床,精心準備營養豐富又清淡可口的早餐,隻為父親能擁有健康的身體。曾經在年少輕狂時被她不經意間忽視的親情,在她的悉心關懷與嗬護下,如同春天裏複蘇的花朵,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畢業後,徐芯瑩順利進入市重點中學任教。
站在講台上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母親年輕時的影子。她用耐心和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將母親傳授的教育智慧融入日常教學。她注意到周小雨總用修正帶反複塗抹作文裏關於家庭的段落,便悄悄在她的課桌裏放上一本精美的日記本,扉頁寫著:“你的心事,我願意傾聽。”她發現李浩然總在作文裏寫“媽媽在加班”,課桌上的保溫杯和丈夫給住院患兒準備的同款,於是她特意在課後留下他,陪他一起照顧班級的綠植,看著他的笑容逐漸綻放。
家長們滿懷感激送來的感謝信,如小山般堆滿了徐芯瑩的辦公桌,每一封都承載著深厚的情誼與認可。而在她心中,這些信件雖珍貴,卻遠不及父母臉上那驕傲的笑容來得重要。在一場備受矚目的家長會上,她從容地走上講台,向台下眾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真誠地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秉持的教育理念:“在我看來,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種子,有著各自的花期與成長軌跡。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的使命,便是為他們提供充足的陽光和雨露,以無比的耐心,靜候他們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絢爛之花。”話語落下,台下掌聲雷動,此起彼伏。而她的父母,正坐在前排的顯眼位置,眼中閃爍著欣慰的淚花,那淚光中滿是對女兒成就的自豪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