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新的生活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4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第二天開始,我媽出去揀垃圾時,口袋裏就揣了一個小本本,一隻筆,認真做起了市場調查。
三天後,她把我們東湖縣所有店鋪都統計出來了,到李德龍家去商量。他們商量時,我沒去,在學校上晚自習。等我回來,他們已經有了結果:開家特色餐館。名字都起好了,叫:富升圓餐廳。
這名字,是李德龍想出來的,富,是給想求富,想發財的人起的;升,是給想升官,想高就的人起的;圓,是給想團圓,想圓滿的人起的;這樣,就能把各路人的心願都滿足了。
特色,體現在,把菜分成三個係列。
第一個係列是“富貴菜”,搞上十八到三十六道菜;每道菜的菜名,都有一個“富”或者“貴”字兒。讓想富貴的人,吃的歡天喜地。
第二個係列是“升菜”,也搞十八到三十六道菜,每道菜的菜名,都有一個“升”字兒。讓想高升的人,吃的心滿意足。
第三個係列是“圓菜”,照樣搞十八到三十六道菜,每道菜的菜名,都帶一個“圓”字兒。讓想團圓,想圓滿的人,吃的心花怒放。
媽媽回來說:“你李大爺說啦!將來餐館開了,他就讓城關鎮辦公室把‘富升圓餐廳’作為他們單位的定點餐廳;另外,他還可以跟幾個關係不錯的單位一把手打個招呼,讓他們也常來支持生意;這樣,就可以保證不會賠錢。”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工作,“富升圓餐廳”正式開張了!媽媽結束了她的打工生涯,開始自己做老板。
高二,文科和理科要分班;我考慮到將來去做公務員,就選擇了文科班。這樣,我就進了高二文科(1)班。班主任也換成了一個年齡四十多歲的男老師。他的名字叫杜宏偉。
進了文科班,我才發現這個班六十一名學生中,女生就有四十名。人們常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四十個女生每天呆在一個教室裏,說起話來,簡直比菜市場還亂。
杜宏偉是語文老師,說起話來,引經據典,信口開河,一副滿腹經綸,懷才不遇的樣子;特喜歡在上課時,給學生示範讀課文,來表現他情緒飽滿,聲情並茂的男中音。
不知怎麼!一聽他讀課文,我就忍不住想笑;後來,我這個習慣性的笑容,被他注意到了。
一天放學,杜宏偉專門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上課時為什麼老看著他笑?
我不好意思當著他的麵兒,告訴他:“我覺得你讀課文時的樣子很滑稽,很可笑!”就換了一種說法:“我挺喜歡你讀課文的樣子,你一讀課文,我就感覺特別美,忍不住就笑了。”
說這話時,我表麵強忍住笑的衝動,在心裏麵卻已笑的前仰後合,心想:“他肯定聽不出我是在對他說反話!”
那時候,我還年輕,根本沒考慮到隨意誇獎別人的後果。結果,這個表達,讓他誤解了,後來,給我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麻煩,最終導致我提前離開了校園。
“真的嗎?!”杜宏偉臉上立刻綻放出兩朵鮮花:“我是專門用功練過朗讀的,讀課文,如果不帶著感情讀,是讀不出文章滋味兒的;王麗燕,你愛聽,說明你也喜歡朗讀的,你以後也可以多練習朗讀;讀的久了,就能讀出感情來了。”
“我倒是也挺愛讀的,不過,不知咋回事兒,老也讀不出你那種感情來,可能是我這個人太笨了吧?”我隻好順著他把話說下去。
“那是讀書讀的少嘛!你應該多讀點兒書,讀的書多了,感情豐富了,就能品味出文章的滋味兒啦;你平時都讀什麼書呀?”杜宏偉仍然興奮地指導我。
“除了課文,我隻是偶爾看看雜誌,像《讀者》,什麼的。”我回道。
“你應該多讀點兒好的小說,散文才好!我家裏有幾本好書,過幾天給你拿來,你好好讀讀。”他立刻不失時機向我推薦起書來。
幾天以後,杜宏偉果然把我叫到他辦公室,遞給我一本叫《窗外》的小說,是一個叫瓊瑤的女人寫的書。
“這是一本寫高中生活的小說,寫的很好的,是從一個高中女生的視角來表現人的情感的好小說;很適合你讀的。”杜宏偉這樣向我介紹那本書。
我拿回去,讀了幾頁,發現果然是寫高中女生的小說,而且文筆很美,很快就讀進去了,而且是用兩天的時間,就讀完了。
讀完後,我心裏有種怪怪的感覺!特別是給杜宏偉還書時,那種感覺更明顯。
“這麼快就看完了?好看吧?”我去給杜宏偉還書時,他表現的有點兒驚訝!
本來我可以在教室裏把那本書還給他;可是,那種隱隱的感覺,使我心裏多了一層想法,不想讓其他同學知道我讀那樣一本書;就選擇放學後,杜宏偉辦公室裏隻有他一個人的時候去還書。
“是了,我走了。”我回答,感覺臉上有點兒熱,因為,他的眼睛正死死盯著我的臉。
“你等等,我這兒好像還有一本書,也不錯的,你拿去看看吧。”杜宏偉叫住轉身要離開的我,把那本《窗外》放進抽屜,又從裏麵取出一本書,遞給我:這是一個小說集,你重點看一下用來做書名這篇小說,這個小說,也是寫女學生故事的,寫的特別好!
那本書的名字是《她是一個弱女子》,是一個叫鬱達夫的人寫的。我接過書,向他道了聲謝,就從辦公室出來了。
那是一個看了叫我心裏很難受的故事,看完後,我情緒一下子變得很壞,再沒心情去看那本書裏的其他小說。
裏麵有幾段兒描寫,有點兒像《金瓶梅》,那本書在我手裏放了很長時間,我也沒去還。
我推遲還書的原因是,那本書給我帶來的感覺,比那本《窗外》還要怪;把杜宏偉借我這兩本書的內容聯係起來看,我隱隱感覺杜宏偉這個人,好像有點兒不懷好意;心裏很糾結;對去給他還書,有點兒害怕,有點兒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