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與作品相關 好好念佛 成佛是大事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862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學習心得報告
主題:《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
釋迦本師於此五濁惡世,示現八相成道。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因眾生根機千差萬別,故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以應群機。而其出世正說,即此淨土法門。淨土妙法,乃釋迦本師所說一切法門之外的教外別傳,十方如來同讚,千經萬論指歸。《大集經》雲:「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當今時值末法,眾生根器愈來愈劣,其餘法門皆難成就。因其他法門皆是豎出,如爬樓梯,必須一節一節向上攀登,漸次修學,方能成就。然而眾生無始以來,業深障重,多是進少退多,所以縱是多劫修行,亦難成功。唯有淨土持名念佛法門,最為簡易直捷、方便究竟。一句阿彌陀佛,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上中下根,各行各業,人人能行,處處能念。隻要具備真信切願,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皆能於此五濁惡世,橫出三界而往生極樂。
淨宗大德上海下賢老和尚,為我們末法眾生住世表法九十二年。賢公老和尚二十歲出家,出家時,師父隻傳他一句阿彌陀佛,囑其一直念去,並囑明白了不要亂說。賢公老和尚老實、聽話、真幹,依教奉行,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一直念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明白了,但從不多說。隻是遇到有緣人,方才應機施教,指點迷津。在賢公老和尚住世表法的九十二年中,就是為眾生示現將一句佛號落實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行住坐臥、待人處事當中。心中隻有阿彌陀佛,沒有煩惱,見啥都說好,見啥都高興。順境不起貪戀,逆境不起瞋恚。在一切境緣中,安住實相(念佛),修忍辱波羅蜜,成就一切德行。賢公老和尚一生,身教多於言教。其不多的言教,皆字字珠璣,自性流現,義理甚深甚廣,不可思議。其中三句對弟子少有啟發,今略作淺述:
一、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二、世上無難事,隻怕心不專;
三、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
一、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一)好好念佛
「好好念佛」,即淨土持名念佛法門之宗要「信願持名」。「信願持名」,乃往生正因。
我們雖自稱淨業學人,然而並沒真正做到信願持名,好好念佛。是何原因?有疑。因為心中有疑惑,故不能生起真信切願、持名念佛、求生淨土之心。《彌陀要解》雲:「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可見生信乃啟願導行之根本,故應從信入手。所謂信者,蕅益大師於《要解》中示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誌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隻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又印祖雲:「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故須專修淨業,求生極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蓮花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音。隨己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舍,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諦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雲,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喻。深信佛言,了無疑惑,方名真信。」
如此信已,則應發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大願。印祖雲:「既知娑婆是苦,極樂是樂。應發切實誓願,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其願之切,當如墮廁坑之急求出離,又如繫牢獄之切念家鄉。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勢力者提拔令出。娑婆世界,一切眾生,於逆順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穢汙本有妙覺明心,乃無底之廁坑。既造惡業,必受惡報。久經長劫,輪迴六道,乃不赦之牢獄。阿彌陀佛於往劫中發四十八願,度脫眾生。有一願雲,若有眾生聞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誓願度生。若眾生不求接引,佛亦無可奈何。倘誌心稱名,誓求出離娑婆者,無一不蒙垂慈攝受也。阿彌陀佛有大勢力,能拔娑婆無底廁坑、不赦牢獄之人直下出離其中,悉皆安置於極樂本有家鄉,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又:「欲生西方,最初須有真信切願,若無真信切願,縱有修行,不能與佛感應道交,隻得人天福報,及作未來得度之因而已。若信願具足,則萬不漏一。永明所謂萬修萬人去者,指信願具足者言也。」
如是信願具足,即當提起一句佛號。印祖開示到:「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故知,信願行三,乃往生資糧,資糧欠缺,便難往生。是故信願行三,缺一不可。
由上可知,欲好好念佛,需從信願下手。信願具足,必能做到老實聽話,好好念佛。
(二)成佛是大事
「成佛是大事」,即師父上人於《來佛三聖永思集》中所雲:「輪迴路險,死生事大」。《科註》雲:「世人皆共爭無關緊要之俗務,不重本身急迫之大事。不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但貪名利,故憂苦萬端,無有出期。如《會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緩急。以辦了一大事為急先務。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而後卻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花中,不落惡趣之謂也。然諸人緩於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經營。大命將盡,雖悔何益。」蓋三界猶如火宅,片刻難待,實應速求出離,永脫輪迴。
學佛之人應明瞭自己學佛之目的。為什麼學佛?不為求人天福報,不為求名聞利養,隻為成佛。如何成佛?念佛成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等於成佛。
往生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即是明心見性之大菩薩,即法身大士。《科註》雲:「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又不退有三義:⑴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⑵行不退。除見思惑,伏斷塵沙,恆度眾生,不墮小乘地。⑶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念念流入如來果海。」以上三種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須先斷見思惑。見惑即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即貪、瞋、癡、慢、疑。見思惑斷盡,即位不退,相當於小乘阿羅漢。然後再斷塵沙惑,指微細的念頭如塵沙一樣多,故以塵沙為喻。塵沙惑斷盡,即行不退,相當於菩薩位。最後破無明,四十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直至破盡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全顯,圓證涅槃三德,證入常寂光土。如此漸次修學,如爬樓梯,須一節一節攀登。然而此土障緣眾多,修行艱難,故多是進少退多,久經長劫,亦難成就。
但此淨土法門,凡夫可帶業往生,橫生圓超,不可思議。《科註》雲:「凡往生者,不再墮凡地,是證位不退。極樂國土,唯一佛乘,故不墮於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圓修圓證,於此土中,必破無明,顯佛性,而證念不退。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極樂世界依正主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雖有四土之名,實無四土之實。隻要往生極樂世界,便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皆得三不退。智慧神通不可思議,一切受用無不自在。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同為伴侶,手拉手肩並肩,同聞彌陀廣宣妙法。「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圓修圓證,一生成佛。
故,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則大事辦矣。
(三)其他啥都是假的
「啥都是假的」,即「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亦即《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印祖雲:「須知世間萬法,悉皆虛假,了無真實。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熱時焰,如乾闥婆城(梵語乾闥婆,此雲尋香,乃天帝樂神。其城乃幻現非實,世俗所謂蜃樓海市即此也)。唯自己一念心性,亙古亙今,不變不壞。雖不變壞,而常隨緣。」
師父上人雲:「現代的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這個世間物質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物質從哪來的?是從念頭在高頻率波動產生的幻相,不是真的。甚至於科學家說,世間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有這麼多念頭。我們把它換算,現在我們用秒做單位,一秒鐘有多少個微細念頭?一秒鐘可以彈指七次,三十二億百千念再乘七,可以換算出來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一秒鐘。一秒鐘裡頭有二千二百四十兆個念頃,這是微細的念頭,這種微細的念頭頻率太高了,我們沒有概念。它在哪裡?就在現前,所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是在這個高頻率之下產生的。」「這個頻率,佛經上的名詞叫業相。業就是動,不動就沒有業了。我們心一動是意業,意在造業;口動是言語,口在造業;身動是身體在造業,身語意三業。我們的造業從來沒有停過,一念頃都沒有停過,念念都在造業,三業統統有。我們迷失了自性之後就墮落在輪迴,輪迴住多久了?住了無量劫,沒出去過。出去之後,他再不會回來,這是假的不是真的,像作夢一樣」,「夢醒過來,夢中境界痕跡都沒有。」「所以佛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說真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就是有生有滅,念念不住,這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真相。」
聽師父上人講經我們明瞭,六道輪迴,十法界依正莊嚴,皆從我們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個念頭變現出來。無論善念、惡念,皆在製造六道輪迴。隻要有念,就不能出離。怎麼辦?念佛。念佛即是直接從念頭下手。師父上人雲:「不怕念起,隻怕覺遲。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馬上阿彌陀佛。」因念佛是淨念,所感果報,即往生極樂世界,故用阿彌陀佛取代妄念。如是念念相續,妄念不入,久久自得一心。不但當下即得利益,不被凡塵所繫縛。臨命終時,亦感佛接引,往生極樂。
(四)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賢公老和尚此句「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不僅盡括釋迦如來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經法,更一語道盡諸佛如來出世之真因,「唯說彌陀本願海」。又此句具足《無量壽經》中之三個真實。「好好念佛」即住真實之慧,「成佛是大事」即得真實之利,「其他啥都是假的」即示真實之際。此三真實,又圓具涅槃三德。真實之慧即般若德,真實之利即解脫德,真實之際即法身德。故知此句「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亦圓具涅槃三德。其義弘深,不可思議。然而此句之歸宗,即是一句阿彌陀佛。
又「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此句亦成為賢公老和尚九十二年住世表法之總結。老和尚不僅自己一生將此表演得淋漓盡致,更將此句箴言勸導一切有緣眾生。我等亦應向賢公老和尚學習,牢記此句,依教奉行,自利利他。
二、世上無難事,隻怕心不專
此句之重點,即「心」、「專」。心專,即經中「製心一處」,即大勢至菩薩所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亦即師父上人常勸導學人之修學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賢公老和尚大慈大悲,用九十二年時間,為我們表演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就此一句佛號,念至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此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亦即經中「製心一處,無事不辦」之證明。故賢公老和尚說:「世上無難事,隻怕心不專。」隻要心專,無事不辦。
師父上人雲:「海賢老和尚就是把心放在阿彌陀佛這一處,他能夠得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沒有別的巧妙,就是製心一處。」「佛經裡頭有故事,世尊曾經叫國王做實驗,在這個很熱鬧的活動當中,找一個死囚來做實驗,叫這個死囚頭上頂一盆水,告訴他:從這個街頭走到街尾,能夠一滴沒有灑出來就赦你無罪,就放你了;如果滴了一滴下來,馬上執行砍頭。這個囚犯聽了之後,確實這一盆水從街頭走到街尾一滴沒漏。國王問他:那些唱歌跳舞的,你有沒有看到?沒看到;有沒有聽到?沒聽到。為什麼沒有聽到?我的心隻想到水一滴不能滴下來。他的心就在水上,外麵境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海賢老和尚常說,「天下無難事,隻怕心不專」,這心要專一,專注。」「我們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沒有專注,我們是用散亂心在念佛、散亂心在聞法,心不能凝聚成為一心。」
印祖雲:「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又「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
又師父上人詳細開示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落實在十念,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印光大師念到一心不亂就用這方法。它的特點,一個是記數,一個是反聞,就是聽自己念這句佛號,自己聽這個佛號,聽自己念的佛號,字字句句聽得清楚,記得清楚。記,就是從一到十,然後再從一到十,不要十一、十二,二十一、二十二,這樣不好,這樣搞亂了,就記十句,十句這是第幾句,清清楚楚。你一天念一萬聲,也是從一到十、從一到十這樣記法,不要用念珠,心裡頭記。十句記不下來,記五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樣記法;再記不住的時候就用三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記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這就對了。而且特別主張默念,不要念出聲音。不要念出聲音有沒有聲音?有,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自己耳朵把這個能量集中向裡麵聽,聽我自己念佛的聲音,不要聽外麵的。意念集中之後,外麵聲音聽不見,為什麼?你那沒有注意力。我們常講注意,注意什麼意思?眼見色,注意看,意是意識,意識是分別,第六是分別,第七是執著,注意就是把第六意識注進去分別它,把末那識放進去執著它。執著生煩惱,貪瞋癡慢疑是執著。通過分別,這個我喜歡它,那個我討厭它,喜歡的我想擁有,喜歡擁有就是執著,不喜歡的我把它丟掉,那也叫執著。能不分別、不執著是功夫,用什麼方法修這個功夫?用念佛的方法,就是要記數、要聽。意識心活動範圍非常大,頻率非常高,很不容易控製,這句佛號把它管好,叫它集中起來專門聽自己念佛號的聲音。默念,沒有念出聲,沒有念出聲還是有聲音,外頭人不知道,自己很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容易得一心不亂,容易得念佛三昧,這叫會念佛。印光大師用這個方法,而且給我們說,用這個方法念熟了,沒有一個不往生。」
三、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
(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即佛。
「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根者,根本、本源,即法界、本體、真如、自性。。。。。。。「阿彌陀佛是根」,指阿彌陀佛即是法界本體,真如自性。又根者,生發義。《無量壽經易解》雲:「根是譬喻,可以生長善法的意思。」故一切善法皆從此根(即阿彌陀佛)流出。《科註》雲:「故知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出,復又會歸此法界也。」實顯阿彌陀佛,名具萬德。阿彌陀佛,名召萬德。
「阿彌陀佛」者,梵語,「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具雲無量覺。又《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有十二別號,亦號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等等。阿彌陀佛常以無量壽、無量光做代表,無量壽表時間,無量光表空間。《彌陀要解》雲:「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故知阿彌陀佛即是法界本體,即一切眾生之本覺理性,本妙明心。又《要解》續雲:「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科註》謂:「由上可見,彌陀名號即法界體,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又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起心念佛,是為始覺。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故雲持名即是始覺合本。是故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彰顯淨土法門念佛成佛之無上妙諦。
師父上人雲:「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這句話意思很深很深,真正把根找到了。」「根不能一時一刻離開,把這個根照顧好。」故知,「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即「是心是佛」。「把這個根照顧好」,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故是心即佛。
(二)他力妙法,托彼顯此,自他不二
又,賢公老和尚說:「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此正妙顯他力法門,即經中「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即「拋卻己分,專歸佛力」。深顯賢公老和尚全仗佛力,仰靠阿彌陀佛,靠倒阿彌陀佛之心。
印祖雲:「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淨土耳。」「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科註》雲:「世稱淨宗為他力法門。淨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辦,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淨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彌陀無上果覺,作為眾生因地初心,因達果海,果徹因源,因果同時,感應難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是以具縛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深信此兩個有字,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願,逕登不退。」
又此淨土法門,雖是全仗佛力,但非離本心,乃是以他力而顯自心。《科註》雲:「應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因他力而顯自心,從有念以入無念,正是本法深妙處。是故《彌陀要解》雲: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起信論》雲:自佛他佛,總成戲論。人我兩忘,自他不異。諸佛法身,湛然常寂。以本願故,感應道交,即自即他,無虛無實,唯一真如,周遍法界。眾生依於業緣,幻有分段。如居屋下,不見天日。念力誠堅,幻緣斯淨。如撤屋蔀,天日豁然。任運往生,還同本得。」淨宗之妙,全顯於此。
由是深感,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大悲慈父之深恩厚德,不可思議。縱是粉身碎骨,亦難報答。
我等實應深知牢記,阿彌陀佛不僅是賢公老和尚的根,亦是我們一切眾生之根。我們應像賢公老和尚一樣,仰靠阿彌陀佛、靠倒阿彌陀佛、賴定阿彌陀佛,一切時、一切處心中念念不捨阿彌陀佛,把根抓牢,早歸自性極樂老家。
四、結語
大慈念老於《科註》中雲:「世人多慕玄妙,而不知最極玄妙祇在平常中,故雲平常心是道。」大慈念老一句「平常心是道」,一語道破淨宗玄微。師父上人雲:「平是平等,就是相續相,前念跟後念完全相同,沒有夾雜,沒有妄念,是我們經題上平等,就是平等心;常是不間斷,念念是平等心;這平等心的內容是什麼?是阿彌陀佛,這是道。阿彌陀佛含無量義,不止前麵《彌勒發問經》所說的十念,不止!一念具足一切念,一念具足一切法,無論世出世間法都不出這一念,真妙,玄妙到極處。所以念老說世人多羨慕玄妙,而不知道最極玄妙的在平常當中。海賢老和尚表演給我們看了,我們從他身上看到,從生活上看到,從他工作上看到,從他待人接物,你細心去品味,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平常心是道。」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淨土難信今已信,又幸遇夏蓮老的《無量壽經》會集本,黃念老的《無量壽經解》,恩師師父上人的慈悲宣講,賢公老和尚的現身表法,及恩師齊老師的悲心護持,真是無比難喻之幸運。弟子實應生起稀有難遭之心,珍惜每天、每分、每秒,秉持平常心是道,抓住一句佛號,落實在生活、待人、做事之中。唯有真正往生極樂世界,方不負此生難逢之勝緣,方能真正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以上是慚愧弟子開敬的心得報告。借用賢公老和尚之三句箴言,淺述淨土法門之宗要(信願持名),持名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及念佛成佛之理論根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然而其義深廣無邊,難思難議。開敬根性愚鈍,習文不多,復是初初學習,所學淺薄,又缺乏真誠、恭敬、清淨之心,故不能深解義理,所述淺顯片麵,深感慚愧,無地自容。文中定有諸多錯誤與不足,恭敬叩呈尊敬的恩師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老師批評指正,開敬歡喜接受,阿彌陀佛。
最後以徹悟大師法語,結束此篇報告。並以此自勉,及供養一切有緣菩薩!
修淨業者須知: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以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矣!
慚愧弟子開敬頂禮叩呈
二O一五年七月三十日
——摘自淨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