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夢輕難記 017 本是白臉,偏要唱紅臉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7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林韜就是根據林父的提示才掐著點兒回來的。
林母淡淡的說了一句:“是我讓她來的,你很驚訝?趕緊都進來吧,杵在門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家裏有老虎守著呢。”
孟羽隻好進去,整個過程看都沒看林韜一眼,林韜的目光卻一直追隨著孟羽。林母的目光在他們之間掃了幾掃,一切都了然於心。
飯桌上,林韜先夾了一塊紅燒肉給林母:“媽,您辛苦了。”話是說給林母聽的,目光卻一直往旁邊孟羽身上瞟。
林母抬頭又在林韜和孟羽身上掃了一眼:“喲,你什麼時候這麼體貼孝順了?”
林韜賠著笑:“媽,我雖不是女兒,但也很願意做您的貼身小棉襖。”
林母夾起林韜放進她碗中的紅燒肉,順手就夾給了孟羽,沒理林韜,倒是對孟羽說:“多吃呢,我看你最近瘦了。”
林韜怔了怔,看了看林母,又看了看孟羽,孟羽顯然也沒有想到,帶著一絲驚訝趕緊道謝:“謝謝伯母。”
林父正在喝湯,趕緊把口中的湯咽下去,急忙插了一嘴:“我今天見了孟羽,也覺得比上一次來瘦太多了”,說著用筷子指著林韜,“一定是你沒有好好待她。人家姑娘跟你在一起也不容易,你說你怎麼就不知道珍惜呢?你說你是不是平時沒有照顧好人姑娘?”
孟羽一時搞不清楚這家人到底在玩什麼,虛虛實實的,好像沒什麼目的,又好像隱藏著什麼,她隻好一句話都不說,在不明真相的時候說多錯多。
林韜為難的看著林母。林母又往林父的碗裏夾了一筷子菜:“行了,你們父子倆就別一唱一和的了。林韜和孟羽的事,我以後不再插手了,你們年輕人,該怎麼過怎麼過,之前是我幹涉的太多了。你爸爸說的對,就算孩子是我生的,是我養的,但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不是我的傀儡。你要走什麼樣的路,應該自己選擇,而不是我按照自己的意願拽著你走一條你並不情願走的路。願意在一起多久就在一起多久,願意什麼時候結婚就什麼時候結婚,我都不會再說什麼了。”
林韜等這一刻已經等好久了,驚喜的看了一眼孟羽,高興的又給林母夾了一個雞腿:“媽,我就知道你是最理解我的。”
林父咳咳了兩聲,林韜趕緊夾起另外一個雞腿:“爸,謝謝你一直支持著我沒有放棄。”
林父笑眯眯的吃起林韜夾過來的雞腿,一邊還問林母:“他們什麼時候結婚都沒關係?你不急著抱孫子了?”
林母說:“我不急,帶大韜兒已經讓我精疲力盡了。希望抱孫子的大概都是太寂寞了,沒什麼事兒做才亂折騰孩子們,我現在忙著呢,等我歇了再想著抱孫子吧。更何況,他們都年輕,別被孩子拖累住了,年輕人就該好好的在外麵折騰,等心定了,再商量孩子的事情。”
林父問:“你什麼時候這麼開明了?前段時間還折騰著讓韜兒趕緊相親結婚,你要抱孫子,今天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林母冷哼了一聲:“我是有別人的前車之鑒。”
隔壁棟李家的兒子媳婦剛過了適婚的年齡就結了婚有了孩子,兩個人一周三大吵四小鬧,孩子經常被他們的大吵大鬧嚇哭,現在都已經有了條件反射,別人說話一大聲他就哭,李老太太氣的跟什麼似的,整天噓聲歎氣的,本來還偶爾去跳跳舞的,現在十天半個月也見不到她一麵。
還有十三區的張家,新娶的媳婦是張太太親自挑的,他兒子先前的女朋友她看不上,硬是要他們分手娶了這個,剛開始的幾天還好,後來才知道哪裏是娶了個媳婦,明明就是娶了一個祖宗,得供著,一不如意就鬧起來了,張太太的兒子因為這事兒一直怨恨這她,平時連話都懶得跟她說,媳婦又是這不行那不行的,整天給她甩臉子看。張太太後悔的每天逢人就說,林母聽的耳朵都快出繭子了。
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放著,她自己也琢磨著,孩子的事情自己還是少幹涉的好,養大就不容易了,既然都大了,那還操這個心幹什麼?
她是喜歡李曼,覺得大家庭出來的孩子總歸規矩,家教啊什麼的都不用說,又是在國外留過學的,應該是明事理的。觀察了好多天,有旁擊側敲的向別人打聽了一下,又加上林父在耳邊一直念叨孟羽的好處,兩下一對比,確實是孟羽好一些,而孟羽又是林韜喜歡的,那還張羅什麼呢,隨孩子去唄。別讓孩子以後怨恨她。
想通了也就什麼事情都看開了一些。
林韜和孟羽都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的聽著。林母最後還做了個結束語:“行了,我要說的就這麼多,都吃飯吧。”孟羽聽林母講了那麼一大段,大概忘記她還在和林韜鬧別扭的事情,很順手的就將拆好的螃蟹放進了林韜的碗中,放進去手還沒縮回來,就覺得氣氛不太對,一抬頭就發現所有的人都盯著她,自己掩飾性的咳了一聲,假裝若無其事的繼續吃飯。
林韜笑著兩三口就把螃蟹吃盡了。
吃完飯,林韜和孟羽都要幫忙收拾洗碗筷,林母趕緊攔住他們:“放著我來洗,你們趕緊回去吧。你們大概有許多話要說,就別在這裏浪費時間了。”
這話正合林韜心意,心裏笑開了花,嘴上卻還說:“媽,你怎麼還趕起人來了?”
林父說:“不隻是她,我也要趕人了。你看你每次回來你媽就忽略我,給你夾著菜夾那肉的,我就一點存在感都沒有。趕緊走吧,我看著你就生氣。”
“爸,你看看,這就是我回家看不到我媽就問你我媽呢,而看不到你我從來不問我媽我爸呢的原因。”林韜微笑著還是堅持把碗收進了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