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014節:昭陵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649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唐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陝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城西北二十二點五公裏的九嵕山上。西距西安市八十公裏,鹹陽市30公裏,鹹陽國際機場25公裏。1961年,國務院公布昭陵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3A”級旅遊景區。
    昭陵陵園周長60公裏,占地麵積200平方公裏,共有陪葬墓180餘座,被譽為“天下名陵”,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麵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從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後長孫氏首葬到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我們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1]
    依山為陵、
    昭陵依九嵕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據說是因貞觀十年文德皇後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舊唐書》卷五)文德皇後死後葬於昭陵。關於以山為陵製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後葬後,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這裏所說因山為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書唐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嶽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設計建造
    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藝家和美術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精心設計的。其平麵布
    唐昭陵
    局既不同於秦漢以來的坐西向東,也不是南北朝時期“潛葬”之製,而是仿照唐長安城的建製設計的。長安由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宮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宮城之南,為百官衙署(即政治機構),外廓城從東南北三方拱衛著皇城和宮城,是居民區。昭陵的陵寢居於陵園的最北部,相當於長安的宮城,可比擬皇宮內宮。
    在地下是玄宮,在地麵上圍繞山頂堆成建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麵各有一門。
    據史書記載,昭陵玄宮建築在山腰南麓,穿鑿而成。初建時駕設棧道,棧道長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後先葬於玄宮,而棧道並未拆除,就在棧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宮人居住,象對待活人一樣對待皇後,待太宗葬畢,方拆除棧道,使陵與外界隔絕。玄宮深75丈,石門五道,中間為正寢,是停放棺槨的地方,東西兩廂排列著石床。
    床上放著許多石函,裏麵裝著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幹塊大石砌成,每塊石頭有二噸重,石與石之間相互鉚住。據《舊五代史.溫韜傳》載,“宮室製度閎麗,不異人間”,陵墓的外麵又建造了華麗的宮殿,蒼鬆翠柏,巨槐長楊。杜甫在《重經昭陵》詩中說:“靈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再窺鬆柏路,還見五雲飛。”在主峰地宮山之南麵,是內城正門朱雀門,朱雀門之內有獻殿,是朝拜祭獻用的地方,與門闕距離很近,整個遺址約10米見方,加門闕南麵約20米見方的場地,仍然是一個狹小的遺址。
    在這裏曾出土殘鴟尾一件,經複原後高1。5米,寬0。6米,長11米,以此件的高度來推想,獻殿的屋脊,其高應在10米以上,應該是重簷九間,才能合於比例。門闕之間約5米,恰在獻殿正中。
    由此可推想這座殿堂是多麼高大;所有這樣的殿宇樓閣構成的建築整體,又是多麼宏偉。獻殿南麵過20米的場地,是橫向的一條深溝,可證這裏不可能有別的石刻,也不可能再有別的建築物。九嵕山屬石灰岩質,長期遭受高空風雨的剝蝕,山洪衝刷,不僅山陵建築無存,就連原有的山勢形體亦改變了不少。
    但仍可略辨當年陵寢構造遺留之痕跡:山勢外形逞馬鞍形(當地俗稱筆架山),南麵山體兩側岩層伸出,呈簸箕形狀;山腰殘存有窯洞、窟窿等痕跡,可能與當年棧道建築有關。根據文獻記載,昭陵建築時,在南麵山腰鑿深75丈為地宮,墓道前後有石門5重;墓室內設東西兩廂,列置許多石函,內裝隨葬品。五代軍閥溫韜盜掘昭陵記載有“從埏道下見宮室製度,宏麗不異人間”。
    這都可想象這個“山下宮殿”內部寢殿層層竅深和宏麗的情景。[1]當時地宮外麵還有許多木構建築,建有房舍和遊殿等。由於地宮前麵四周山勢陡峭凸凹不平,往來不便,又“緣山傍岩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仍,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
    用棧道連結上下左右,通達地宮的道路。但山上棧道建築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須左右回繞旋轉,這從杜甫所寫的《重經昭陵》“陵寢盤空曲”詩句中得到證明。雖然前人的這些記載未必絕對可靠,但從中卻可看出其規模的富麗堂皇和工程繁難的程度。
    昭陵四周當時建築,根據宋敏求《長安誌圖》記載:“以九嵕山山峰下的寢宮為中心點,四周回繞牆垣,四隅建立樓閣,北為玄武門,南為朱雀門,周圍12裏”。
    在主峰地宮山之北麵,是內城的北門玄武門,設置有祭壇,緊依九嵕山北麓,南高北低,以五層台階地組成,愈往北伸張愈寬,平而略呈梯形,在南三台地上有寢殿,東西廡房,闕樓及門庭,中間龍尾道通寢殿,是昭陵特有的建築群。
    在司馬門內列置了十四國君長的石刻像:突厥的頡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爾、李思摩、吐蕃鬆讚幹布,高昌、焉耆、於闐諸王,薛延陀、吐穀渾的首領,新羅王金德真,林邑王範頭黎,婆羅門帝那優帝阿那順等。
    這些石像刻立於高宗初年,反映了貞觀時期國內各民族大團結、唐對西域的開拓以及與鄰邦關係的盛況。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壞,今可見者有七個題名像座,幾軀殘體和幾件殘頭像塊。
    前人曾說這些石像,“高逾常形,皆深眼大鼻,弓刀雜佩,壯哉,異觀矣!”從發現的殘體來看,石像高不過六尺,連座約9尺許,並未超過常形,頭像殘塊可以看出確有深眼高鼻者,有滿頭卷發者,有辮發纏於頭者,有頭發中間分縫向後梳攏者,有戴兜鍪者,但未見有弓刀雜佩者。服裝有翻領和偏襟兩種,其餘則不能確知。僅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這些石刻像也應屬於寫實之作。
    風水情況
    在廣袤千裏的關中平原北部,有一道橫亙東西的山脈,山戀起伏,岡峰橫截,與關中平原南部的秦嶺山脈遙相對峙。這道山脈在醴泉縣(今陝西禮泉縣)境內,突兀而起一座山峰,刺破青天,海拔高達1188米,它的周圍,均勻地分布著九道山梁,把它高高拱舉。古代把小的山梁稱為嵕,它因而得名九嵕山。九嵕山嵐浮翠湧,奇石參差,百鳥在林間歌唱,蒼鷹在峰頂翱翔,流泉飛布,眾山環繞,襯托得九嵕主峰孤聳回繞。唐朝初年,唐太宗帶兵打仗和狩獵,多次經過九嵕山一帶,非常喜歡九嵕山的挺拔奇絕和美麗風光。
    唐太宗貞觀10年(636年),唐太宗的皇後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對唐太宗叮囑後事說:“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唐太宗遵照長孫皇後的遺言,在皇後崩後,把她臨時安厝在九嵕山新鑿之石窟,陵名昭陵。並決定把昭陵也作為自己的歸宿之地,等他駕崩後與皇後合葬。於是在昭陵穿鑿地宮,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
    從這些記載來看,似乎首先提出“因山而葬”的是長孫皇後,唐太宗隻不過是遵照了皇後遺言為其選擇了九嵕山而已。其實不然,應當說,在長孫皇後駕崩之前,唐太宗就已選定了九嵕山日後作為自己與皇後的陵墓,隻不過是皇後先崩,於先說出了她與太宗商量的歸宿之地。因為在埋葬長孫皇後不久,太宗的一段話道出了玄機,他說:“皇後節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複何所求’,朕之本誌,亦複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已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這裏所說的,“朕之本誌,亦複如此”,其實指的就是“因山為陵”並選擇九嵕山作為他和皇後的陵墓,都是由他決定和選定的。
    唐太宗為什麼要選擇九嵕山作為他和皇後的陵墓呢?照唐太宗的說法,是為了節儉和防盜。其實這兩點,隻是其選擇陵址必備條件之外的附加條件,因為選擇陵址的必備條件在當時早已為人們普遍所熟知,所以不必說出。這個必備條件就是,九嵕山的地理環境完全符合古代陵寢堪輿所謂的風水條件。
    唐太宗選擇九嵕山作為昭陵陵址的必備條件和附加條件,在當時都有著濃鬱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
    昭陵遠眺
    先談談唐太宗選擇陵址的文化背景,即必備條件形成的文化背景。中國古代所謂的陵墓堪輿風水之說,在我國時伴著姓氏的不斷擴大及五行陰陽之說的流傳而逐漸完善,至南北朝,陵墓堪輿家們就有關陵墓風水問題已有百餘部作品問世,這些迷信著作體係龐雜,論點不一,但都認為陵墓風水的好壞可以決定後世子孫的禍福,並基本形成了一套評定風水好壞的理論。貞觀時,唐太宗通過與太史丞呂才等人的探討,徹底否定了風水之說,但卻沒有詔令天下以絕其事,說明在唐太宗的心目中,還是承認風水之說的文化地位,並不敢貿然全盤否定風水之說。在當時,堪輿家認為帝王的陵墓風水最好符合以下條件:
    1、需建在地勢高顯處。因為這樣,既可顯示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又可防水浸泡陵墓。
    2、陵墓背麵要有山勢,山勢之後又須有水環繞。取意背靠大山,穩妥牢靠,山後有水取之不竭,而此水又可作為陵墓的一道天然屏障。
    3、陵墓前麵和兩側要有較低的山勢,為陵墓起烘托作用。再前麵應是一馬平川,顯得豁亮開闊,寓意天下太平。
    4、陵墓最前麵亦應有水經過,算是陵墓的前邊界,與陵後之水遙相呼應。
    當然,不可能每一處風水寶地都具備所有這些條件,但這些條件滿足得越多越好。以上述條件衡量九嵕山形勢,我們會驚奇地發現,九嵕山滿足了所有條件。它地處渭北平原,山底海拔570米左右,其後群山拱衛,山後便是滔滔的涇水;其前與左右眾山羅列,再往前便是沃野千裏的關中平原,而浩蕩的渭水又東西橫穿關中平原,還從古長安城下穿過,形成了“渭水貫都”的奇妙景觀。
    所以,自唐以降,封建堪輿家普遍認為昭陵的風水為中國曆代帝陵之最佳者。
    昭陵六駿
    在祭壇東西兩廡房內置有6匹石刻駿馬浮雕像,馳名中外,曾有詩雲:“秦王鐵騎取天下,六駿功高畫亦優。”這是李世民自己選定的題材。他在隋亡以後,為統一割據的局麵,鞏固唐王朝新建的政權,南征北戰,馳騁疆場,他騎過的六匹馬,聯係他的戰叻。
    據說當時擔任營山陵使、工部尚書、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閻立德起圖樣,由築陵石工中的高手雕鐫而成的。這六具石雕駿馬是在平麵上起圖樣,雕刻人馬形狀的半麵及細部,並使高肉突起,稱之浮雕,也叫“高肉雕”。每邊三具,皆背靠後簷牆而立。
    據記載,原石在每塊上角有歐陽詢書太宗自撰的馬讚詩,隨後另有殷仲容隸書刻於座上,這些今俱不可見,原詩收入《全唐文》中。六駿的名為“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馬咼”、“白蹄烏”。
    現存西安市碑林博物館,其中“颯露紫”、“拳毛馬咼”二駿,於1914年被盜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昭陵六駿刻於貞觀十年,各高2。5米,橫寬3米,皆為青石浮雕,姿態神情各異,線條簡潔有力,威武雄壯,造型栩栩如生,顯示了我國唐代雕刻藝術的成就。在“颯露紫”中表現了唐太宗在與王世充作戰時為流矢所中,丘行恭進前為他拔箭那種親切形象。
    昭陵的這些石刻在品類、造型及題材上,既不取生前儀衛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獨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寫實,富有政治意義的不同凡響之作。
    昭陵的寢宮,是供奉墓主飲食起居的地方,起初建築在陵墓旁邊的山上,後因供水困難,移到山下,稱“陵下宮”,在山陵的西南腳下,與南麵的朱雀門大致在一條線上,後因山火焚毀,就移於封內的西南方的瑤台寺,距陵18裏。
    據瑤台寺遺址出土的題刻殘石看,晚唐時期與建陵同祭於此。這裏是守陵宮女住宿之處,不但是皇帝謁陵、公卿巡陵必到之處,也是春秋祭、朔望祭、節日祭、日進食、朝夕祭之處,不是宮人供養如常製之處。
    今昭陵下宮遺址未作清理,其規模不可知
    昭陵陪葬
    唐太宗與長孫皇後的昭陵有陪葬墓180餘座,主要有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征、秦瓊、溫彥博、段誌玄、高士廉、房玄齡、孔穎達、李靖、尉遲敬德、長樂公主、韋貴妃等墓,還有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等15人之墓。上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了徐懋功(李勣)、尉遲敬德、程咬金、張士貴、鄭仁泰、長樂公主、韋貴妃等40餘座陪葬墓,遂建成了占地麵積53畝,建築麵積7000平方米,陳列麵積2000平方米,綠化麵積15000平方米的昭陵博物館。[1]昭陵還分布有功臣貴戚等陪葬墓167座,已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形成一個龐大的陵
    六駿(11張)園。這是援引漢代的製度,唐代從獻陵開始。起初隻限於賜葬,隨後允許申請陪葬,漸次擴到子孫亦可從葬陪陵。據昭陵有碑及出土墓誌記載:陪葬者或享受國葬,喪葬所需概由官府;或官為立碑;或贈米粟布帛;或賜衣物;或給羽葆鼓吹等。
    還有預賜塋地,以便生前就修造墳墓。也有為紀念戰功而起塚者,如李靖墓起塚象陰山、積石山;李績(徐懋功)墓起塚象陰山、鐵山、烏德犍山(即鬱都斤山);阿史那社爾墓起塚象蔥山;李思摩起塚象白道山等。再還有皇帝親為撰書碑文者:如魏征碑為唐太宗撰書;李勳碑為高宗撰書,更足以說明他們所受的寵榮。
    陪葬墓的石刻也極為精美,溫顏博墓前的石人,魏征墓碑首的蟠桃花飾、尉遲敬德墓誌十二生肖圖案和石槨的仕女線刻圖等,皆為當時藝術精品。從墓內還發現大量的精致的工藝品,例如李績墓中出土的“三梁進德冠”,花飾俊美,據說唐太宗親自設計了三頂,賜予最有功之臣,李績得了一頂。
    眾多陪葬墓襯托了陵園的宏偉氣勢,加之各墓之前又多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碑之屬,更能點綴陵園繁華景象。同時也反映了唐太宗時君臣之間‘義深舟楫”的關係。有“榮辱與共,生死不忘”之意。唐太宗能與功臣“相依為命”,既不濫殺功臣,且妥善安置,使能保持晚節,死後還能安葬在一起,這種做法在帝王中實屬罕見。
    昭陵地麵建築雖被毀壞了,又屢遭戰亂的破壞,但陵園遍布著豐富的古跡和文物,還藏有大量的古代美術工藝品及其他文物,有待發現。昭陵博物館裏展示了許多墓碑和墓誌,保存了大量的有關唐代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麵的史料,為我們展示了初唐書法藝術的高度水平。
    永久墓園
    唐昭陵墓園(7張)唐昭陵墓園,位於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鄉北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南端。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皇家墓園。這裏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堪稱天下第一風水寶地,是安葬故人的理想墓地。其地勢坐北朝南,陽光普照飽滿,南來暖氣聚止,北來寒流可抵,且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兩道山梁,遠處有泔河,涇河,渭河三條大河,近處有山間的龍脈活水。唐昭陵所處的九嵕山,位於黃土高原上的子午陵龍頭處,於陝西黃陵的黃帝陵在同一條龍脈上。
    唐昭陵永久墓園總體設計規劃麵積3000餘畝,總投資額12億元,開發建設分為三期,一期開發建設麵積200畝。設計規劃理念以夢回大唐為背景,建設以仿唐風格為基調,墓園文化以盛唐曆史為主線,竭力呈現盛唐時期的龍脈氣勢。
    唐昭陵永久墓園山清水秀,環境優美,集觀光旅遊及悼念親人於一體的大型園林式墓園。現代文化與唐文化交相輝映,並成為唐昭陵旅遊區的一道亮麗景觀;故人長眠於此沐浴著波瀾壯闊的大唐文化,使親朋好友在心靈上得到慰籍。
    懷恩殿是一棟規模宏偉的單體仿唐建築,麵積3040平方米。建築布局采用中國古建設計傳統的中軸對稱布局,坐北朝南,橫跨貫穿整個陵園中軸線的神道之上,更使建築環境合二為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懷恩殿東側第一層為內部貴賓接待,安全檢測監控中心,二層為曆史人文展廳及內部辦公區,西側第一層為通高二層的接待大廳,設置服務谘詢,沙盤展示,多功能放映廳,業務洽談;並設殯葬用品超市。
    三層設置大唐孝道文化展示中心,同時室外開闊的樓台又給人提供了可遠眺墓園全景的景觀平台。靈鶴樓,麵積2652平方米,也是墓園貫穿南北中軸線的北端起點,四通八達,起著統領全局的重要作用。功能主要為永久骨灰閣位,內設豪華祭祀靈堂,小型多功能廳。
    在建築中部為透空的通高三層中廳,使室內外空間相連。二層環繞四周的景觀平台可以北望唐昭陵所在的九嵕山,亦可俯瞰墓園全景。有詩雲:“今人拭哭斷腸,故人架鶴已西去,西方極樂享榮華,子孫盡孝慰心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