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22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十九世紀上半葉,英國開始向中國輸入大量的鴉片,道光末年中英爆發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告終,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當時的清朝不但要麵對列強的入侵還要遭受太平天國運動的打擊,曆經兩百多年的大清帝國風雨飄搖,繼位的鹹豐帝麵對內憂外患,勵精圖治誓要挽救沒落的清朝,重用漢族,嚴懲貪汙腐敗。
鹹豐十年開啟了“師夷長技以製夷”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清廷上層形成洋務派和頑固派兩大陣營,以奕訢、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技術抵禦侵略,創辦了近代工廠。蕭、宋兩大家族就是在此時逐漸興起並登上了曆史舞台,宋寶慶是李鴻章在直隸唐山成立礦務局後慢慢發家,蕭氏家族興起於左宗棠在湖南招募的“楚軍”,因蕭育才在與太平軍作戰中英勇善戰被提任為參將,隨左宗棠南征北戰,之後負責兵工廠。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相繼被焚掠,最後以簽定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北京條約》簽訂後,作為直接簽訂責任人,鹹豐帝鬱鬱寡歡,痛心疾首,於1861年8月22日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朝中政局發生變化,慈禧發動辛酉政變,開始了垂簾聽政,此時的蕭、宋兩家的產業發展迅速,因為跟對了人,在朝中的權利逐漸提高。
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日趨衰敗的清朝統治出現了所謂“同光中興”的局麵,中外出現了“暫時和好”,隨著洋務運動的蓬勃開展,宋氏家族和蕭氏家族經過兩代的積累,在相對安穩的環境裏發展為豪門大戶,在朝野形成了兩股勢力,由於政見不同,兩家摩擦漸生,但麵子上兩家人做的很親和,逢年過節禮尚往來,外人一點看不出他們的矛盾。
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一度受到恭親王支持的宋氏家族在朝野的權利受到影響。隨著蕭育才和宋寶慶的相繼去世,這種假和平的麵具撕破了,宋寶慶唯一的長孫宋延希與蕭育才三子蕭禮在朝堂上發生了正麵衝突,從此兩家人徹底翻臉了。在當時四麵都是衝突的環境下,蕭、宋兩家在朝堂上的矛盾眾人都是司空見慣了的,不會引起特別的關注,隻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1898年,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朝堂上刮起一陣“黨派爭鋒”,將英法聯軍戰爭失敗的舊事再次提上朝堂,某位大臣矛頭一指將失敗之過歸罪於偽造炮彈,皇太後震怒下令徹查此時,蕭家受到牽連,上至蕭禮子孫下至奴仆全部入獄。奇怪的是蕭家全部入獄的當天夜裏,宋寶慶唯一的孫子宋延希病危而亡,一直養病不出門的大少爺宋承泓次日就給宮中遞了折子,又走訪了李中堂、恭親王等大臣,定於秋後斬首的蕭家人提前斬首了,念在蕭瑾瑜、蕭瑾瑩、蕭誌海尚且年幼免去一死,蕭家財產全部充公。
1898年9月21日,一夜之間蕭家一百多口人被斬首,血流成河,蕭瑾瑜、蕭瑾瑩、蕭誌海下落不明。
宋延希死後宋家在朝堂上的勢力漸漸退去,大少爺宋承泓一直臥病不起,二少爺宋承澤無心朝政偷偷赴海外留學。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新政,宋家投靠保守派,支持慈禧新政,退出了朝政,隻經營商鋪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