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砌下落梅如雪亂 甲骨文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99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文化是應該選擇傳承還是摒棄?
記憶是應該選擇保留還是遺忘?
新中國來,最黑暗的年代,最詩化的古文學家,在何偉的筆下,又會如何的呈現出來?
何偉通過甲骨文,碰觸到了中國更近的曆史,他在采訪中聽說了陳夢家的故事,陳夢家曾經是新月派詩人,年輕時留學美國,1948年回國,研究甲骨文,但是在文革年代,他自殺身亡。何偉想要弄清楚,他為什麼自殺。於是,關於甲骨文的采訪主題變成了陳夢家的自殺之謎,而對於這個謎團的層層逼近,正是甲骨文這個故事的重要內容。
在這個故事裏,何偉並沒有大幅地描寫如何追尋甲骨文,而是將他目光投向了一個對甲骨文有深入研究的自殺文人,為了這個文人,為了他的死,他特地尋找了當時與其相關的熟人,在這些人的口中,他將文革中發生的一些真事緩緩道來,不摻雜著任何的個人情感,卻將那個時代的黑暗與冷酷隱於文字背後,但寫這,作者顯然不是為了追究那個時代的好壞。
這個故事很有餘秋雨《文化的苦旅》的味道,通過一件簡單的事、一本少有人問津的書,去探討那深藏在這些瑣碎事件中有關於文化的問題。
我們知道,從二十世紀前期的新文化運動開始,西方文化逐步衝擊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再到二十世紀中期的文化大革命,近乎徹底地摧殘著傳統文化,似乎,傳統文化在那時國人的眼裏就如瘟疫一般,必須得破得除,而那時堅守著傳統文化的學者,從王國維到老舍,無不有著相似的命運-自殺,隻不過前者是對文化的自覺行為,後者是因時勢所迫而為,但不管是那種,不變的是這些學者對傳統文化的敬意,對自身人格的尊重,所以縱使麵對強權的威脅,世人的背棄,他們依然絕不退縮,而正是這些學者的堅持,才有今天的“國學複興”運動。
我想,對於如何對待傳統文化,作者已經給出了我們的答案,便是文中陳夢家夫人的話:“是沒辦法把那個長句翻譯成一個句子,因為我必須要說的是,盡管我想忠實於原文,但也得考慮中文的流暢”。
是啊,在麵對優秀的外來文化時,我們是要好好吸收加以利用,但前提是,我們不能照搬照抄,我們必須建立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上。
另外,直到故事的結尾,作者也沒給出陳夢家自殺的原因,其實隻要聯想到陳夢家另一個身份,便不難想到陳夢家自殺的原因,那便是詩人。
從葉塞寧到馬雅可夫斯基,從海子到顧城,無論中外,詩人自殺已不少見,或許赫爾曼·黑塞總結很好:在價值虛無的深淵中,詩人要麼自殺,要麼成為半人半獸。
在這裏不得不說,與陳夢家同為新月派詩人四傑之一的朱湘也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