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大才女之首:蔡文姬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60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人物簡介編輯本段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為文姬。蔡文姬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飽受番兵的淩辱和鞭笞,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嚐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當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和一些異族的語言。
十二年後曹操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隻有一個女兒。當他得知這個當年的女孩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遠嫁河東衛家,衛家是河東世族,她的丈夫衛仲道更是大學出色的士子,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當時才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離開衛家回到老家。她最後嫁給董祀,也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為妻。
生平經曆編輯本段
成長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她的父親是當時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代史學家範文瀾講:“
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外,據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東漢政府的腐敗,終於釀成了黃巾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後,袁紹曹操等何進部將在洛陽盡誅十常侍,董卓進京後,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曆三台,拜中郎將,後來甚至還封他是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但終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給人留下許多議論的話題,說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在文學方麵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麵把他比作曾參和閡子騖,當然講壞話的也不少。
遠嫁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遠嫁河東衛家,她的丈夫衛仲道是大學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裏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占長安,軍閥混戰
的局麵終於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當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風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於是遠適異域,產生出無限的淒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淩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嚐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當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候,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誌得意滿的時候,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當他得知蔡邕的女兒被掠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在一旦要結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隻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後,每於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地經久不衰的曲調。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拍》非常盛行,據傳中原的這種風尚還是從她最後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公元208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董祀求情
【原文】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
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死,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操
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詞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操因問曰:“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塗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餘篇耳。”操曰:“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於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後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鬆。就在她婚後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歎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回文狀,並寬宥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後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已經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隻好免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嚐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於以父親的關係,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幹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裏,還曾經前去探視。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也是振古爍今的,這樣的人就特別的愛書,尤其是難得一見的書,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當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滿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見蔡文姬的才情。
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於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餘年。
博學多才
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曆,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文姬歸漢
曹操自從赤壁失敗以來,經過幾年整頓,重振軍威,自封為魏公。公元216年,又晉爵為魏王(都城在鄴城)。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連南匈奴的呼廚泉單於也特地到鄴城來拜賀。曹操把呼廚泉單於留在鄴城,像貴賓一樣招待他,讓匈奴的右賢王回去替單於監理國家。
南匈奴跟漢朝的關係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經死去的朋友蔡邕(音yong)有一個女兒還留在南匈奴,想把她接回來。
蔡邕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名士,早年因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在今內蒙古杭錦旗北)去。董卓掌權的時候,蔡邕已回到洛陽。那時候,董卓正想籠絡人心。他聽到蔡邕名氣大,就把他請來,封他做官,對他十分敬重,三天裏連升三級。蔡邕覺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漢靈帝手下的時候強多了。
到了董卓被殺,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錯,歎了一口氣。這樣一來惹惱了司徒王允,認為他是董卓一黨的人,把他抓了起來。盡管朝廷裏有許多大臣都替他說情,王允還是不同意,結果
蔡邕死在了監獄裏。
蔡邕的女兒名叫蔡琰(音yan),字文姬,跟她父親一樣,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她父親死後,關中地區又發生李傕、郭汜的混戰,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著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擄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匈奴的左賢王。
打這以後,她就成了左賢王的夫人,左賢王很愛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雖然過慣了匈奴的生活,還是十分想念故國。
這一回,曹操想起了蔡文姬,就派使者帶著禮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來。
左賢王當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不敢違抗曹操的意誌,隻好讓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國,當然十分願意;但是要她離開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覺得悲傷。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她寫下了著名詩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到了鄴城,曹操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又把她再嫁給一個屯田都尉(官名)董祀。哪兒知道時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執行了。蔡文姬急得不得了,連忙跑到魏王府裏去求情。正好曹操在舉行宴會。朝廷裏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學士,都聚集在魏王府裏。侍從把蔡文姬求見的情況報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識,就對大家說:“蔡邕的女兒在外流落了多年,這次回來了。今天讓她來跟大家見見麵,怎麼樣?”大夥兒當然都表示願意相見。曹操就命令侍從把蔡文姬帶進來。蔡文姬披散頭發,赤著雙腳,一進來就跪在曹操麵前,替她丈夫請罪。她的嗓音清脆,話又說得十分傷心。座上有好些人原來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傷心勁兒,不禁想起蔡邕,感動得連鼻子也酸了。曹操聽完了她的申訴,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有什麼辦法呢?”蔡文姬苦苦央告說:“大王馬房裏的馬成千上萬,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樹林,隻要您派出一個武士,一匹快馬,把文書追回,董祀就有救了。”曹操就親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騎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那時候,正是數九寒天。曹操見她穿得單薄,就送給她一頂頭巾和一雙鞋襪,叫她穿戴起來。曹操問她:“聽說夫人家有不少書籍文稿,現在還保存著嗎?”蔡文姬感慨地說:“我父親生前給我四千多卷書,但是經過大亂,散失得一卷都沒留下來。不過我還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聽她還能背出那麼多,就說:“我想派十個人到夫人家,讓他們把你背出來的文章記下,你看怎樣?”蔡文姬說:“用不著。隻要大王賞我一些紙筆,我回家就把它寫下來。”
後來,蔡文姬果然把她記住的幾百篇文章都默寫下來,送給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滿意。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在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麵做了一件好事。曆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所謂“蔡文姬受辱虜庭,誕育胡子,文辭有餘,節烈不足,又另當別論。”者純屬一派胡言耳!彼時兩漢魏晉時期人心向古,婚姻不需朱熹匹夫三從四德之約束,更不能以節烈之名羈絆古人名節。所謂節烈之辭蓋自宋明理學之興始熾,束國人於一死巷,日趨裹足難有進展耳!此舉於國於家,安有用乎?朱熹老兒僅於一家之言累國人千年名分,罪何其大矣;然至今尚有津津於其言而不自知者,行何其悲矣。
有感於節烈之論,發此觸動,不知所雲。
個人作品編輯本段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胡笳十八拍
【第一拍】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幹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誌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潰死兮無人知。
【第二拍】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裏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蟲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懸兮弦欲絕,誌摧心折兮自悲嗟。
【第三拍】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鞞鼓喧兮從夜達明,風浩浩兮暗塞昏營。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第四拍】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俗殊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曆兮多難阻,四拍成兮益淒楚。
【第五拍】
雁南征兮欲寄邊心,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飛高兮邈難尋,空腸斷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第六拍】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第七拍】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戎萬裏,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地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第八拍】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製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轉悲愁。
【第九拍】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複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為傳。
【第十拍】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第十一拍】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湣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兮徹心髓。
【第十二拍】東風應律兮暖氣多,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踏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逢漢使兮稱近詔,遣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聖君,嗟別二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誰具陳。
【第十三拍】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第十四拍】
身歸國兮兒莫知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有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得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第十五拍】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願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心有憶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第十六拍】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徒想憂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生我兮獨罹此殃。
【第十七拍】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阻修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枯枯葉幹,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虺兮骨肉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歡息欲絕兮淚闌幹。
【第十八拍】
胡笳本自出胡中,綠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未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離兮受之應不容。
悲憤詩(一)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誌欲圖篡弑,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歎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複非鄉裏。
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複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複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複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裏,何時複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複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複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托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複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悲憤詩(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門戶單。
身執略兮入西關。曆險阻兮之羗蠻。
山穀眇兮路漫漫。眷東顧兮但悲歎。
冥當寢兮不能安。饑當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眥不幹。薄誌節兮念死難。
雖茍活兮無形顏。惟彼方兮遠陽精。
陰氣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塵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榮。人似獸兮食臭腥。
言兜離兮狀窈停。歲聿暮兮時邁征。
夜悠長兮禁門扃。不能寢兮起屏營。
登胡殿兮臨廣庭。玄雲合兮翳月星。
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憤盈。
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
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啼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
追持我兮走煢煢。頓複起兮毀顏形。
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複生。
人物評價編輯本段
明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按,即指《胡笳十八拍》),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直是激烈人懷抱。”盛稱蔡文姬的資質與修為,一個博學多才的好女子,命運是如此淒慘,婚姻生活如此不幸,令世人感到悲涼與歎息!
文姬亦擅長書法,其文筆宋刻《淳化閣帖》有收錄。蔡文姬一生,特別是歸漢後,繼承父親的遺誌,撰寫了《續後漢書》,這不能不說是她對祖國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
蔡文姬墓編輯本段
蔡文姬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城東南藍田縣三裏鎮鄉蔡王莊村西北約100米處,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文姬,名琰,東漢末年女詩人。博學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戰亂沒於匈奴達12年。曹操思賢慕才,用金璧贖回。卒後葬此。1991年建立蔡文姬紀念館,館內陳列著蔡文姬所著《悲憤詩》和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及《後漢書》中的《董祀傳》等。
人物紀念編輯本段
蔡文姬紀念館集展示、收藏、研究三大功能於一身。以實物、標本、模型、情景為主體,結合聲、光、影、視、電、圖、文等各種展示手段,揭示蔡文姬人物知識,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趣味盎然的參觀體驗。但就建築而言,也是古都一道新的亮麗風景。蔡文姬紀念館收藏了有關蔡文姬文物130多件,其中擁有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50件,並有相當一部分文物出土於東漢這個中國曆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朝代,形成了文物等級高、代表性強、影響麵廣的藏品特點。紀念館使用了反映當今高科電子技術及影像、聲像技術的展示手法,首次展出各類精品文物80餘件。5月18日是國際紀念館日,陝西省蔡文姬紀念館舉行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人們到紀念館去感受曆史、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蔡文姬這位才女獨特的魅力。蔡文姬紀念館針對未成年人將舉辦多場別開生麵的主題實踐活動,邀請青少年來館參觀,進行專題講解,開展知識講座。同時,投資2億多元建成的蔡文姬紀念館也正式開館迎客。古代書畫藝術陳列以“三真六草,鏤月裁雲”為題,在近百件蔡文姬收藏作品中,選擇了10餘件書畫作品,作為專題陳列,展廳麵積759㎡。玉器專題陳列以“天地之靈”為題,將各時代玉器按用途分類組合,展示古代玉器精品。展廳麵積353㎡,展示文物約120餘件組。印章專題陳列以“顆粟大千”為題,將曆代印章按用途分類陳列,如官印、私印等進行展示。展廳麵積353㎡,展示文物20餘件。
史料記載編輯本段
《後漢書·烈女傳·蔡琰傳》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一]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二]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
注[一]列女後傳,琰字昭姬也。
注[二]劉昭幼童傳曰:“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並不差謬。”
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死,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操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觽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柰何?”
文姬曰:“明公□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操因問曰:“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塗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餘篇耳。”操曰:
“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一]乞給紙筆,真草唯命。”於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
注[一]禮記曰:“男女不親授。”
後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其辭曰: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誌欲圖篡弑,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觽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無孑遺,屍骸相牚拒。馬邊縣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微閑,輒言斃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複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禍!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歎無窮已。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複非鄉裏。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複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複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柰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複回疑。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
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裏,何時複交會?念我出腹子,匈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複無中外。城郭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從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箢糜肝肺。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複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托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厲。流離成鄙賤,常恐複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其二章曰: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門戶單。身執略兮入西關,曆險阻兮之羌蠻。山穀眇兮路曼曼,眷東顧兮但悲歎。冥當寢兮不能安,饑當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眥不幹,薄誌節兮念死難,雖苟活兮無形顏。惟彼方兮遠陽精,[一]陰氣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塵冥冥,有草木兮春不榮。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離兮狀窈停。[二]歲聿暮兮時邁征,夜悠長兮禁門扃。不能寐兮起屏營,登胡殿兮臨廣庭。玄雲合兮翳月星,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匈憤盈,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兒呼母兮號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追持我兮走煢煢,頓複起兮毀顏形。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複生。
注[一]北方近陰遠陽。
注[二]兜離,匈奴言語之貌。
生年考證編輯本段
在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寫的《中國文學史》(196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79年重印)把蔡文姬的生年確定為公元177年。而在近代,最早明確提出這一概念的是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在其戲劇《蔡文姬》中就曾有這樣的說法: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由曹操遣使贖回,初歸漢時估計年三十一歲。
但根據《後漢書·列女傳》中記載:陳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
而這就產生了很多的矛盾,在學術界,這個問題也是一直爭論不休。因為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在公元189年之前的12年一直都在逃難,直到189年董卓征召,才能公開身份,回朝中任職,並在192年被王允所殺(這個後漢書蔡邕傳有載)。如果蔡文姬是公元177年生,也就是說蔡邕死這一年她才15歲,漢朝時期古風仍在,女子15歲才成年。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文人世家,有可能13,4歲就嫁人,絲毫不注重這些禮儀嗎?十三,四歲嫁人隻有在明清時期才很常見。
而且她在興平中(196年為建安元年,194年則是興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5年被胡騎所擄,那就是說嫁給衛仲道肯定在這之前。而在那個年代,父母死後是要守孝三年的!蔡文姬是一個知書識禮的才女,怎會不顧及這些?(“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出處:《論語·陽貨》)。如此一來,她又怎麼嫁給衛仲道呢?
所以說,蔡文姬177年出生的話,其實有很多矛盾。而這個說法的出現,應該是源於《後漢書·蔡邕傳》中蔡邕曾在公元177年上書: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得托名忠臣,死有餘榮。
也是就此而推斷蔡文姬出生應在這之後。但很多學者也不予認同,因為古時候上奏,不會把家中女眷算到其中,蔡邕沒有兒子,所以說自己孤身一人!
所以事實上,在沒有更明確的證據出現以前,根本無法判斷蔡文姬的生年,根據各種史料推論,隻能得出她的生年應該是174年~177年之間。
結論:蔡文姬生年174年最為合理,可卻也最沒有曆史證據。177年則有很多模淩兩可的曆史證據,但卻很不合理!
作品評價編輯本段
《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
胡笳是漢代流行於塞北和西域的一種管樂器,其音悲涼,後代形製為木管三孔。為什麼“胡笳”又是“琴曲”呢?唐代詩人劉商在《胡笳曲序》中說:“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蘆葉為吹笳,奏哀怨之音,後董生以琴寫胡笳聲為十八拍。”此詩最後一拍也說:“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可知原為笳曲,後經董生之手翻成了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