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大毒婦第三:驪姬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606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基本資料
驪姬,(春秋),山西人,本是驪戎首領的女兒,公元前672年,被晉獻公虜入晉國成為獻公的妃子,她使計離間了獻公與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間的感情,並設計殺死了太子申生,製造了“驪姬傾晉“。
《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明梁辰魚《浣紗記·論俠》:“晉獻公有子三人,長曰申生,次曰重耳,次曰夷吾。獻公聽驪姬之譖,申生自殺,重耳奔翟國,夷吾守屈城。”
生不詳,死於前650年驪姬,春秋時代驪戎(今陝西省臨潼縣)國君的女兒,晉獻公姬詭諸的王妃,有姿色,工心計,
史記記載
《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明梁辰魚《浣紗記·論俠》:“晉獻公有子三人,長曰申生,次曰重耳,次曰夷吾。獻公聽驪姬之譖,申生自殺,重耳奔翟國,夷吾守屈城。”
驪姬之亂
出處
事在《左傳僖公》。
原文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1),卜之(2),不吉;筮之(3),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4),不如從長。且其繇曰(5):“專之渝(6),攘公之羭(7)。一薰一蕕(8),十年尚猶有臭。必不可!”弗聽,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
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9)。姬謂大子曰(10):“君夢齊薑(11),必速祭之!”大子祭於曲沃(12),歸胙於公(13)。公田,姬置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14)。公祭之地,地墳(15);與犬,犬斃;與小臣(16),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大子(17)。”大子奔新城(18)。公殺其傅杜原款。
或謂大子:“子辭(19),君必辯焉(20)。”大子日:“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21),人誰納我(22)?”十二月戊申,縊於新城(23)。
姬遂譖二公於曰(24):“皆知之。”重耳奔蒲(25),夷吾奔屈(26)。(以上僖公四年)
初,晉侯使土為二公子築蒲與屈(27),不慎,置薪焉。夷吾訴之。公使讓之。士為稽首而對曰:“臣聞之,無喪而戚(28),憂必仇焉(29)。無戎而城,仇必保焉(30)。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廢命(31),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與忠,何以事君?《詩》雲:‘懷德惟寧,宗子惟城(32)。’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將尋師焉(33),焉用慎?”退而賦日:“狐裘尨茸(34),一國三公,吾誰適從(35)?”
及難(36),公使寺人披伐蒲(37)。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38)。”乃徇曰(39):“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斬其祛(40),遂出奔翟(41)。(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晉侯使賈華伐屈(42)。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將奔狄,卻芮曰(43):“後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44)。粱近秦而幸焉(45)。”乃之粱。(以上僖公六年)
譯文
當初,晉獻公想把驪姬立為夫人,便用龜甲來占卜,結果不言利;然後用蓍草占卜,結果吉利。晉獻公說:“照占筮的結果辦。”卜人說:“占筮不靈驗,龜卜很靈,不如照靈驗的辦。再說卜筮的兆辭說:‘專寵過分會生變亂,會奪去您的所愛。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過了十年還會有臭味。’一定不能這麼做。”晉獻公不聽卜人的話,把驪姬立為夫人。驪姬生了奚齊,她隨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齊立為太子時,驪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預謀。驪姬對太子申生說:“國君夢見了你母親齊薑,你一定要趕快去祭祀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帶回來獻給晉獻公。晉獻公在外打獵,驪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宮中放了六天。晉獻公打獵回來,驪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藥獻給獻公。晉獻公灑酒祭地,地上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給狗吃,狗被毒死;給官中小臣吃,小臣也死了。驪姬哭著說:“是太子想謀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晉獻公殺了太子的師傅杜原款。
有人對太子說:“您要申辯。國君一定會辯明是非。”太子說:“君王如果沒有了驪姬,會睡不安,吃不飽。我一申辯,驪姬必定會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樂。”那人說:“您想出走嗎?”太子說:“君土還沒有明察驪姬的罪過,我帶著殺父的罪名出走,誰會接納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盡。
驪姬接著又誣陷重耳和夷吾兩個公於說:“他們都知道申生的陰謀。”於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當初,晉獻公派大夫士芬為重耳和夷吾修築蒲城和屈城,不小心,在城牆裏放進了柴草。夷吾把這件事告訴了獻公。晉獻公反人責備了士芬。士芬叩頭回答說:“臣下聽說,沒有喪事而悲傷,憂愁必定變為仇怨。沒有戰事而築城,仇敵必定來占領。既然仇敵會來占領,又何必那麼謹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這是不敬,加固仇敵的城池,這是不忠。失去了恭敬和忠誠,拿什麼來事奉國君呢?《詩》說:‘心懷德行就是安寧,同宗子弟就是堅城。’國君如果能修德行並鞏國宗子的地位,有什麼城池比得上呢?三年之後就要用兵,哪裏用得著那麼謹慎?”士芬退下來後作了首詩說:“狐皮袍於毛蓬鬆,一個國家有三公,我該跟從哪一個?”
到災禍發生時,晉獻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說:“君父的命令不能違抗。”於是他通告眾人說:“違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敵。”重耳翻牆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於是逃亡到了狄國。。。。。。。
魯僖公六年的春天,晉獻公派賈華去攻打屈城。夷吾堅守不住,與屈人訂立盟約後出走。夷吾準備逃往狄國,卻芮說:“你在重耳之後逃到狄國去,這證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國。梁國靠近秦國,而且得到秦國的信任。”於是夷吾去了粱國。
人物生平編輯本段
驪姬,春秋時代驪戎(今陝西省臨潼縣)國君的女兒,晉獻公姬,詭諸的王妃,有姿色,工心計,生不詳,死於前650年。
春秋時期晉獻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晉獻公出兵攻打驪戎(古代少數民族名。西戎的一支,姬姓。在今陝西省臨潼縣的驪山),晉獻公十五年(公元前663年)滅了驪戎之君,將他的女兒驪姬作為俘虜帶回國內。
那時人迷信,遇事都要占卜。卜人用龜甲占卜不吉,用蓍甲占卜吉,結果截然不同。獻公先有成竹在胸,就說:“還是信蓍草的,”可卜人堅持說:“筮短龜長,不如從長。”獻公那裏能聽得進去。
驪姬的美麗,令獻公想入非非,不顧占卜人的勸阻堅持將其納為己有。獻公十分寵愛驪姬,把她立為夫人。驪姬以美色取得了晉獻公的專寵,奸狡詭詐,獻媚取憐,逐步博得晉獻公的信任,參與朝政。後來,驪姬生了一個兒子,叫奚齊。因此,為自己母子的未來權位未雨綢繆,蠢蠢欲動,為奚齊爭取繼承晉國國君的地位。
首先,她要為兒子掃清踏上國君之位的障礙,除掉最有才華的三個王子:申生、重耳、夷吾。
晉獻公有個寵愛的戲子叫小施,和驪姬有私情,她就同優施設謀,展開一係列活動,排擠晉獻公另外的幾個兒子。驪姬問小施說:“我要立奚齊為太子,就是擔心申生、重耳、夷吾諸公子反對怎麼辦呢?”小施說:“把他們早點安排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經到頂點了,這樣就會輕慢國君的心;如此,則不難對付,”並建議先從太子申生下手。
驪姬又買通晉大夫梁五和嬖五,叫他們對晉獻公說:“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北)這個地方,是晉國祖廟所在,最好派太子申生去鎮守,蒲城(今山西省呂梁縣)和南北屈(今山西省石樓縣東南),是邊防要塞,最好派公子重耳、夷吾分別防守,”獻公中計,隻留下奚齊與卓子二人在身邊,以伺機廢立,史稱“二五害晉”,小施教驪姬半夜三更在獻公麵前哭訴說:“我聽說,申生很會收買人心,恐怕要對您行凶,奪取王位,”獻公說:“哪會愛他的百姓,卻不愛他自己的父親呢?”驪姬知道獻公仍然信任太子,於是再次密謀,有一天太子申生從曲沃送來一塊祭肉給晉獻公,驪姬暗中在祭肉放上鴆毒,然後加罪於太子,以此迫死太子,又誣重耳、夷吾也參加申生的陰謀,把兩位公子也逼到狄國和梁國去了,驪姬見時機已經成熟,就逼獻公立奚齊為太子。
公元前652年(晉獻公二十六年),獻公死,奚齊繼立,被晉大夫裏克等殺死,立公子夷吾為晉惠公,公元前650年,驪姬誣害太子罪跡暴露,被殺死。
人物典故編輯本段
驪姬夜哭
“驪姬夜哭”的典故,指無中生有,搬弄是非。
一日驪姬勸晉獻公昭回太子。太子見過晉獻公後去拜見驪姬。驪姬請太子吃飯,言談甚歡。第二天,太子入宮謝恩,驪姬又請他吃飯。當晚驪姬向晉獻公哭訴,說太子調戲她,還說了“我父親現在已經老了”這樣的話,又說她可以和太子一起去皇家動物園郊遊,讓獻公在台上觀察。
第二天,驪姬叫太子和她一起郊遊。驪姬先在頭發上塗了蜂蜜,使蜜蜂都聚集在她的頭發旁邊。驪姬說:“太子您可不可以幫我趕走它們呢?”太子從她的身後用袖子趕走蜜蜂蝴蝶。晉獻公看見了,以為調戲的事情是真的。心中非常生氣,馬上就想把太子給殺了。驪姬跪下來懇求說:“我叫太子回來,他卻被殺,是我害了他。而且皇宮裏的這些事,外人不知道,就忍忍吧。”晉獻公就把太子趕回曲沃去了,但是就下令手下暗中收集太子犯的罪行,伺機廢掉他。
到最後,申生身被惡名,無法洗雪,自縊而死。
驪姬置毒害申生
春秋時期,晉獻公出兵攻打驪戎(古代少數民族名。西戎的一支,姬姓。在今陝西省臨潼縣的驪山),滅了驪戎之君,俘獲他的女兒驪姬帶回國內。
驪姬很有姿色,獻公想娶她為夫人。那時人迷信,遇事都要占卜。卜人用龜甲占卜不吉,用蓍甲占卜吉,結果截然不同。獻公先有成竹在胸,就說:“還是信蓍草的,”
可卜人堅持說:“筮短龜長,不如從長。”獻公那裏能聽得進去。於是,便正式立驪姬為夫人。你別說,驪姬還真爭氣,不久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取名叫奚齊。隨嫁過來的妹
妹不甘落後,也生了個兒子叫卓子。姐倆都有上乘表演,獻公愛她們愛得沒法,大夫卻慧眼獨具,預見到一場爭奪太子的大戰已勢不可免,告誡諸大夫說;“你們要加倍小心,這是禍亂之源哪!”日後事態的發展,不幸為史蘇所言中。
那時候的規矩是“子以母貴,母以子貴。”隻有把兒子扶上太子的寶座,自己當上第一夫人,才能取得榮耀而尊貴的身份。為達此目的,驪姬絞盡腦汁,施展一係列陰謀詭計,把晉國攪個稀巴爛。
驪姬畢竟是女流之輩,頭發長見識短。她先找貼心人優施商量辦法。
優施是獻公的戲子。因經常在宮中鬼混,便與驪姬眉來眼去,勾勾搭搭,兩個人就弄到一塊去了。有一天,驪姬問優施,說:“我想廢嫡立庶,怎奈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不好對付,如何是好?”優施獻計說;“太子申生是奪權的最大障礙,先拿他開刀,想法把他搞臭,再把重耳、夷吾支走,離國都遠遠的,這不就結了。”
接下來是計劃的具體實施。
優施教驪姬在深更半夜睡得正熱乎的時候,假裝摸眼淚,向獻公吹枕頭風。先給申生戴高帽,說他如何賢明能幹,如何寬厚愛民;然後話鋒一轉,來個綿裏藏針,軟中帶
硬,透露出申生將要威脅君位的消息;再不行就以哀動人,寧可讓獻公殺了自己,以保住國家的和平與安定。這一招還真靈。獻公哪裏架住驪姬嬌嘀嘀讓人心碎的哭訴,早被一頓迷魂湯灌得摸不著東西南北了,趕忙安慰驪姬說:“夫人不必為此憂慮,我會想辦法解決的。”
下一步,驪姬送厚禮賄賂獻公兩個寵愛的大夫梁五和東關五,人稱“二五”的,讓他倆在獻公麵前說曲沃是先君的宗廟所在,蒲與屈是與戎狄接壤的邊境重地如何如何重要,應該派得力的人去鎮守。經二五一頓胡謅亂侃,說得獻公君心大悅,言聽計從。於是,派太子申生去駐守曲沃,公子重耳駐守蒲城,公子夷吾駐守屈城,把三個人全打發走了,而且三個人分成三下,分散其力量。而獻公與驪姬的兒子奚齊住在國都絳。晉國人由此知道,申生太子的地位保不住了。
太子申生,其母是齊桓公的女兒,叫齊薑,早年死去。重耳的母親,是狄人狐氏的女兒。夷吾的母親,是重耳母親的妹妹。獻公共有八個兒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都很有能耐。自從獻公娶了驪姬後,聽信讒言,就疏遠了三公子。
驪姬又唆使獻公,讓申生率軍攻打戎狄,以便伺機抓住把柄,置太子申生於死地,但均未能得逞。這回,驪姬下毒手了。驪姬打著獻公的幌子命令申生說:“國君夜裏夢見先夫人齊薑,叫太子速去曲沃的齊薑廟上祭祀”申生是個孝子,聽說此事,二話沒說,立即去曲沃祭奠亡母齊薑,回來後將祭肉獻公,讓父親分享。這時正趕上獻公外出打獵去了,人不在,申生隻好將祭肉暫放在宮中。驪姬趁沒有人往祭肉裏下毒。過了兩天,獻公打獵歸來,宰人把祭肉獻給獻公,獻公拿起來就要吃。驪姬從旁勸止,說:“祭肉是從遠道來的,說不上變質了,先試試再吃。”於是,獻公用它來祭地,地皮馬上鼓起包來;拿它給狗吃,狗立刻口吐白沫,倒地而死。給身邊的小臣吃,小臣也馬上蹬腿完了。驪姬見狀。頓時哭天摸淚地嚎叫道:“太子何其毒也!他父親他都想殺了取而代之,別的人更不在話下啦。而且國君已垂垂老矣,一個行將入墓之人,這麼幾天都等不了,而毒死自己的親生父親搶班奪權,太有點那個了!”五馬長槍地鬧了一通,又轉而對獻公說:“太子所以要毒死國君,不過是因為妾和奚齊的緣故。妾情願我們娘倆個躲避到他國去,若早自殺的話,我們母子也不致於落到太子手裏任人宰割。想當初國君打算廢掉太子,妾猶懷恨他;不曾想到今天,隻能自個兒恨自個兒啦。”太子一聽事情鬧大了,異常恐懼,就逃跑到新城去了。獻公聞知大怒,沒處發泄,殺了太子的師傅杜原款。
這時,有人給太子出主意說:“毒藥分明是驪姬下的,太子為何不自己申辯明白,背這個黑鍋呢?”太子無可奈何地說:“我君父年事已高,一天也離不開驪姬。沒有驪
姬在側,他覺睡不甜,飯吃不香。如果我立即去為自己辯解,君父會火冒三丈的。這樣做絕對不可以。”還有人獻計說:“可以逃到外國去呀,遠離這個是非之地。”太子說:“我身被弑君惡名逃走,有誰會接納我呢?我隻有自殺這條路了。”不久後的某一天,申生在新城結果了自己的性命。驪姬終於如願以償,奚齊被立為太子。
申生自殺後,公子重耳、夷吾來國都朝見父王。這時,有人給驪姬通風報信說;“二公子怨恨驪姬誣陷太子而使之自殺。”驪姬做賊心虛,怕老底被揭穿,內心十分恐慌,便死豬不怕開水燙,反咬一口說:“申生往祭肉裏下毒,二公子知道,他們是同謀。”二公子聞知,非常害怕,三十六計走為上,重耳逃往蒲,夷吾逃往屈,加強防備,嚴陣以待。當初,獻公派大夫士芳為二公子修築蒲、屈二城,但沒修成。夷吾把這事報告給獻公,獻公對土芳大光其火。士芳謝罪道:“邊境少有敵寇來犯,築城有什麼用?”退朝後,自己作歌道:“狐狸毛的皮衣亂哄哄,一個國家三個公,弄得我無所適從!”終於把城修完了。申生死後,這兩座城還真派上了用場。
獻公聽說二公子不辭而別,氣不打一處來,果然他們與太子有預謀,便發兵攻打蒲城。蒲人之宦者勃鞮得令,敦促重耳快快自殺了事。重耳跳牆逃走,宦者追上斬斷重耳的衣袖。重耳死裏逃生,跑到了翟。獻公還派人討伐屈城,屈城嚴加防守,沒能攻下。
後來,獻公死了。大夫裏克、邳鄭發動三公子的黨羽作亂,先後殺掉奚齊和卓子、夷吾回國即了君位。驪姬掀起的這場軒然大波,才宣告平息。
人物評價
《全唐詩》:卷198-68
[唐]岑參
序曰:夷吾、重耳墓,隔河去三十裏。
驪姬北原上,閉骨已千秋。
澮水日東注,惡名終不流。
獻公恣耽惑,視子如仇讎。
此事成蔓草,我來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蟬鬢野雲愁。
欲吊二公子,橫汾無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