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花語傳說 芍藥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36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將離(《綱目》)、犁食(《別錄》)、白術(《別錄》)、餘容(《別錄》)、鋌(《別錄》),白者名金芍藥(《圖經》),時珍曰∶芍藥,猶約也。約,美好貌。此草花容約,雅翼言》∶製食之毒,莫良於芍,故得藥名,亦通。鄭風詩雲∶伊芳其相謔,贈之以芍藥。《韓詩外傳》雲∶芍藥,離草也。董子雲∶芍藥一名將離,故將別贈之。俗呼其花之千葉者,為小牡丹;赤者為木芍藥,與牡丹同名也。]
沉香亭,是唐明皇歡宴群臣,與楊氏姐妹縱情遊樂的地方。不僅亭榭軒昂,而且終年花草樹木非凡。聖上也常常詔命各地園丁到禦花園種植,有成者賞,無功者罰。各地養花能手無不終日惴惴。
有個老者名叫宋單父,專養芍藥花[4],能將揚州芍藥移植北方,色澤更鮮,花朵更大。宋單父也被召入宮中,在沉香亭畔種植芍藥,有命須使牡丹開過芍藥繼之。白天有帝王嬪妃達官貴人遊玩,老翁必須回避,隻在三更之後才能耘植養護。
宋單父準備夜辛勞,有明月星辰冷露寒霜作證。可是偏這一年陰陽不和,暖氣不動,到了開花季節偏不見蓓蕾萌發,聖上就要加罪了。
芍藥仙子們心田是極善良的,況且又夜夜得到宋單父的灌溉之恩,是一定要報答的,陽氣不動而要呈芳豔必須要打破常規,於是眾花仙議定,大家合力在天內各開放一株一莖,眾力合一定能勝天。
於是,在次日清晨芍藥忽然天放,每一枝頭開放兩朵,姿態各異,在朝露煦風中皆呈深紅色,宮內喧然,明皇、貴妃,文武官員,皆來觀賞。正在讚歎不已時,天已正午,芍藥突然變得深碧色,如同碧玉般,眾人大奇,觀者愈多。待到暮色降臨,一片片芍藥花瓣皆呈深黃色。明月升起了,月光之下,花兒又變成粉白色。隨著色澤的變化,香氣也各異。
時而幽香,時而濃鬱,眾人如醉如癡。眾芍藥仙子在一日之內呈芳,自然把沉香亭畔裝點得勝過瑤池。
眾嬪妃在芍藥仙子映襯下黯然失色,自然不爽。聖上見此情此景便又嗔怪起來,說定是花妖作怪,有意將芍藥刈除並降罪宋單父。芍藥花眾芍藥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罪,真是人間帝王的淫威勝過天上玉帝。為救宋單父,芍藥仙子也顧不得理論功過是非了。
這一夜唐明皇與楊貴妃,醉臥華清宮。芍藥仙子便連夜赴驪山開放。次日清晨皇與貴妃宿酒初醒,更是驚異不止,便攜手並肩同賞芍藥。唐明皇本是風流天子,楊貴妃正是專寵得意之時。明皇便親折一枝芍藥送到貴妃麵前,貴妃含笑嗅其香,觀其豔。
唐明皇見愛妃如此怡悅,便說:“不隻是萱草能使人忘憂,芍藥的花香色豔更能醒酒。”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自從唐明皇一句話以後,用芍藥花香來醒酒的風氣便風靡一時,朝野上下,凡有宴飲必定將各色芍藥折下,入在海盤之內,擺在餐桌中心。
為君王、嬪妃、達官貴人們一笑,芍藥便淪到了劫難之中。
人們終日沉浸在傳杯把盞、燈紅酒綠的歡樂中,卻忘了種花的宋單父,這位給人間帶來萬紫千紅辛勤耕耘的老者,隻是免於一死,便是最高的獎賞了。
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馬嵬坡上的芍藥、百花、百草,隻是冷眼看著那帝王夫婦的生離死別了。
、、、、、、、、、、、、、、、、、、、、、、、、、、、、、、、、、、、、、、、、、、、、、、、、、、、、、、、、、、、、、、、、、、、、、、、、、、、、、、、、、、、、、、、、、、、、、、、、、、、、、[此君萌萌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