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在咖啡裏極端影評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71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殺了城市吧,要麼殺了愛情吧
    ——觀《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有感
    莎士比亞說:“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這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的確,青春,這是一個被說的失去了水分的詞語,它是否還有力量,更在於講故事的人,而不在於感受這個故事的聽眾。
    看到《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樣一個感性的名稱,會很擔心一個將近四十的已婚女性的處女作會走向小清新的路子,言之無物。至今想起《頤和園》中郝蕾飾演的虞紅躺在大學校園中的長椅上放縱著內心的情緒都會搖頭歎息,婁燁很先鋒,喜歡內心戲,但是總不夠高明。還有《那些年》,與青春同樣掛鉤,柯景騰對沈佳宜五個月暗戀讓人羨慕不已,隻是九把刀對結局的刻畫與安排,就仿佛是一把刀,太過傷感。不過還好,《致青春》中的青春片段我們看得開懷大笑、隱隱心慟。對於觀眾來說,它是一次自我迷戀的觀影體驗。
    我記不得當時是帶著怎麼樣的心情去看這部戲的,與看《那些年》時候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女孩,對於一個把過很多妹子的男生來說,這種感覺切身體會。我也愛過一個女孩,愛到刻骨銘心,也曾許諾不負如來不負卿。而現在雖然早已形同陌路,也知道此生斷斷不會再來往,可是心裏卻始終藏著她。這是年少輕狂時候留下的,回憶起來還是有淡淡的憂傷,還有淡淡的甜蜜。
    這部影片中前半部分的青春和大學幾乎是同義詞,這段的好在於這場青春我們並不隻是一個旁觀者。溫婉的女神,時刻亢奮的假小子,縣城出來的妹子,默默守護愛情的屌絲男,有錢而不得愛情的富二代,心儀窮小子的白富美,和主人公們沒有落幕的愛情,以及這些飲食男女們背後的故事,墮胎,打工,傍大款,富二代,出國等等,加上做舊了的道具、場景,這些所有的元素幫觀眾做好了懷想青春的準備。至於大家怎麼懷想,什麼也沒有精心包裝好的電影告訴你的有力,再多的詞彙都會陷入空泛。就“青春”這一主題而言,這部電影所承載的包袱並不多,一個“青春”並不隻是“愛情”一詞就可以概括的。
    看到正好是鄭薇向陳孝正告白的時候,正是那句對白“鄭薇:‘我喜歡你’,陳孝正:‘你神經吧’”笑得我瞬間覺得表白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也正是這個時候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是我闊別五年的哥們,他要結婚了,我們從小光屁股長大,分別五年,我還在讀大學,他卻要結婚了。
    帶著百味陳雜的心情看了這場青春跌宕起伏的結局,阮莞意外死去。張開還在默默的送著滿天星,總有一天他會忘記來送花。朱小北選擇忘記那段青春。黎維娟做上了闊太太並且早忘記了有些記憶裏無法承載的事情。許開陽和曾毓也平平淡淡。
    看到這裏,不禁在主角與情節中對號入座了,這也同樣是我們的青春。之於愛情,或許熱念還在,或許還是深深愛著那個人,隻是少了當初非要在一起的那份執著。隻要是當初沒有追隨自己心目中的羅密歐或者朱麗葉而去的“愛上愛情”的一類人外,我相信會有很多人發現門外青山依舊的。
    這個結局充滿遺憾,但卻是經曆了大風巨浪似的累人,縱有遺憾我們也懶得去填補。和電影裏的故事不一樣是,我們的青春是一紙草稿,它可以塗塗改改直至圓滿。
    《致青春》的主線即鄭微與陳孝正、林靜的情感糾葛糾結於青春留下的遺憾,從男女主教這三角戀來看,電影《致青春》是一曲隻唱到青春就散場的《她來聽我的演唱會》,男男女女們後來的職場生涯隻是上趕著給大學四年的青春作結,這樣的感覺是好像大學畢業以後什麼都停了,甚至連他們的感情也停了,他們固守著對彼此的感情,行屍走肉般地活了三年,就等著再次相遇時便清算以前的種種傷害與遺憾。
    結尾處陳孝正跟海豚馴養師說今天要向鄭微求婚,這圓了一代人的青春夢,也是很多“青春片”、“回憶篇”必備的後悔藥之一。陳孝正在美國功成歸來後繼續追求愛情,就好像情侶倆隻是吵了一架這麼簡單,都市與愛情,它們能相容麼?一篇《2012至2013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的文章中提到了“戀愛起步價”,這個“價”早已扼殺了愛情,類似恩格斯提到的一個觀點“婚姻就像是合法的賣淫”。所以說到底,這個故事的結局不過是圓了當年趕上了出國潮卻失去了愛情的癡男怨女們的愛情夢罷了。
    左小祖唱到“殺了誠實吧,要麼殺了愛情吧”,也可以說成“殺了城市吧,要麼殺了愛情吧”。我說這兩者永遠無法共存。
    作為一個先看了辛夷塢的原著再去看電影的觀眾來說,我聚精會神地看著電影拚命地去尋找小說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這是痛苦的,電影前半部分更多是在需要時用了小說的橋段如林靜出國,與陳孝正在男生宿舍狹路相逢,追求陳孝正夫人攻略,以及考慮並嚐試與陳孝正的進一步發展,還有用陳孝正出國等來推進電影故事的進展,其餘種種令我們發笑的元素,有借鑒小說的,但更多的是考慮到觀眾的笑點而添加的。電影並不能像小說一樣去鋪墊整個故事,電影追求的更輕鬆,讓觀眾更容易入戲,而關於一部回憶題材的常規的“青春”題材電影來說,那些觀眾熟悉的場景、元素、畫麵就已足夠,雖然這樣使得電影看起來有些零碎,畢竟青春中的點點滴滴就是這樣,越是零碎的小細節,越是能讓我們看得心酸,再鋪陳一些讓觀眾耳熟能詳的輕音樂,仿佛一年一場的櫻花雨一般在觀眾的心裏飄落。飄落的不僅僅是青春、年紀,還有那顆隨時都可能死去的心。
    與林靜七年,陳孝正三年的分離,以及三年的職場生涯給鄭微留下了理智的愛情金句,我們本就是少年老成、青年迷茫的人,主人公們這樣自以為清醒的青春正中我們的下懷,其實我們不也如此。
    電影裏的人待到結婚不過是二十五六的年紀,而坐在電影院看電影的人不過二十一二歲,而二十一二歲的年紀本應該盛滿鮮花,本應該為理想拚命奮鬥,怎麼也想不到隻身繁華的我們要背負這多現實和夢想的糾葛而產生的壓力。如果說80後即將老去,那麼我們90後離死去的時間也不過再過50年光陰罷了,須知50年不過轉眼之間。
    電影看到尾聲的時候我心便靜不下來了,我不斷翻閱著相冊裏關於他的照片,一如過去的明豔笑容,停泊在拍照的瞬間,一起踢過球的操場,一起打過球的地方,一起聽過歌的MP3,一起用過的同一副耳機,一起玩過的網遊。好久好久,沒有了他的聲訊,沒有了他的問候,突如其來的請柬讓我不知所措。原來現實那麼接近,原來人生這麼倉促,原來兄弟都已經老了。
    說了朋友相交如水,為了重別離;說了少年笑看將來,為何常回憶;說了青春一去無悔,為何還哭泣。
    對於一個在浙傳讀成教的人來說,其實我們也就兩年半時間,而今一年過去了,剩下一年半也轉眼即逝,畢業對於我們來說似乎比誰都來的早,來的輕易,我們可能不會像本科生那樣穿著博士服在一起拍照狂嗨,然後淚流滿麵,但是我們的青春是一樣的,最不同的可能就是像一位老師說的“大學畢業了,青春就結束了”,而我們的青春比別人早結束一年半罷了。
    如果說畢業的我們還踩著青春的尾巴,那麼對於一個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人來說,青春就真的沒了。
    他一場婚禮,終生成禮;而我們,一次畢業,終生畢業;至於青春,總會一視同仁,每個人都有過青春,而青春的年紀早晚會過去,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看完一場場的懷舊電影後珍惜剩下的每一天,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記不得當時是帶著怎麼樣的心情去看這部戲的,與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時候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女孩,對於一個把過很多妹子的男生還說,這種感覺切身體會。我也愛過一個女孩,愛到刻骨銘心,也曾許諾不負如來不負卿。而現在雖然早已形同陌路,也知道此生斷斷不會再來往,可是心裏卻始終藏著她。這是年少輕狂時候留下的,回憶起來還是有淡淡的憂傷,還有淡淡的甜蜜。
    《致青春》看到正好是鄭薇向陳孝正告白的時候,正是那句對白“鄭薇:‘我喜歡你’,陳孝正:‘你神經吧’”笑得我瞬間覺得表白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也正是這個時候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是我闊別5年的哥們,他要結婚了,我們從小關屁股長大,分別五年,我還在讀大學,他要結婚了。
    或許你不會相信,今年我們二十歲一二歲,二十一二歲的年紀竟開始背負一個家庭的重任。正如剛剛過去的春節,親戚朋友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開玩笑,卻用開玩笑的口氣問你何時結婚。
    以前常常寫信,寫給那些從小一起長大卻分隔天涯的人,寫給遊戲裏認識的朋友,寫給聊得來的網友。而今剩下的隻是當初買的無數漂亮卻蒼黃陳舊的信箋。
    時間好沉寂,像即將失去的青春,像段摸不透的路,像一個即將老去的人。
    懷念少年許下的願望:好好讀書天天向上。曾為了這個夢想奮筆疾書,上過全市最好的高中,讀過全世界公認的、最好的書,來過最優秀的大學,拚一段讓人羨慕的過去,博一片不知名的未來。
    二十一二歲的年紀本應該盛滿鮮花,本應該為理想拚命奮鬥,怎麼也想不到隻身繁華的我們要背負這多現實和夢想的糾葛而產生的壓力。
    故事裏,聽他說過理想中的未來,他說不久的將來我們還要並肩作戰,還要並肩前行,隻因為我們義氣相投,隻因為我們是兄弟。
    不斷翻閱著相冊裏的照片,一如過去的明豔笑容,停泊在拍照的瞬間,一起踢過球的操場,一起打過球的地方,一起聽過歌的MP3,一起用過的同一副耳機,一起玩過的網遊。
    好久好久,沒有了他的聲訊,沒有了他的問候,突如其來的請柬讓我不知所措。原來現實那麼接近,原來人生這麼倉促,原來兄弟都已經老了。
    說了朋友相交如水,為了重別離;說了少年笑看將來,為何常回憶;說了青春一去無悔,為何還哭泣。
    他,一場婚禮,終生成禮;而我們,一次畢業,終生畢業。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