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水淹蒲柳,舉家進城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80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深黑的天空壓下來,讓天底下的人們感覺呼吸有點困難。對於蒲柳村和砍蕭村這兩個村的村民來說,這種感覺已十分熟悉,熟悉到人們直接無視它,趕緊收拾衣服去。
當然得趕緊了,不僅是收衣服,還得收拾別的什麼,比如把重要的、又沒必要搬走的東西搬到桌子、椅子或者床上,避免受到雨水浸泡。
昨天晚上,城裏來人通知他們今晚會有暴雨,要他們看著辦。那人挺年輕,騎著一匹俊勇的小白馬,打扮端莊,神色傲慢,身後跟著幾個伺候的奴才。村民們知道那是三捷城一個官家少爺,被分派到他們這兩個村,負責每年的雨水預告,有時還有其他事情的通知,也需要這位少爺傳達。
所以人家不高興是應該的。換了我爹那麼了不起,我也不願意給這群鄉巴佬跑腿,太失身份。所以村民們都很理解:要不是看在你爹(送來的三百小豬苗)的份上,早把你這個眼睛長在天靈蓋上的小子收拾了!
小少爺連夜通知之後,又立刻趕了回去,絲毫不願意與他們這群鄉巴佬過夜。老鄉們也不稀罕,小子不就細皮嫩肉了點嘛,還不能宰了煮,開口留你下來隻是說說的。
村民們回到家,發現已經能幫上忙的孩子弄得差不多了,於是數了數錢,點了點人數,背老拖小的,舉家上城。經過兩個村交叉口的糞池時,各家已有十六七的男孩子上前一起把糞池封了,繼續趕路,
農民兄弟敢舉家進城當然是有底氣的。早在一百多年前,南林和東營的統治者就意識到每年這些鬼怪的雨災給他們帶來的損失有多大:
雨勢一大,收成不好,那這個季度,靠種地的農民日子就很緊巴,肚子一餓就要找到當地或者臨近的都府吃飯;雨勢真正打起來,鋪天蓋地來個七天七夜(……),淹了莊稼也就算了,淹了人淹了房子那才是頭疼的。活人沒地住,就要湧向排水設施完備的城市避雨,當地政-府就得負責他們這幾天的吃穿住;死人也不消停,和浮上來的動物屍體、倒淹起來的糞便垃圾一起在水裏浸泡,時間一久,立刻就鬧出什麼病來。
而且房子泡了水,質量也沒人保證得來。
南林首先略為妥善地解決這個問題:
一,在農村修建簡易的排水道,再利用地勢修水庫,將雨水引入水庫裏。節省經費、小動幹戈,對付了雨勢不大的雨天,順便解決了其他季節的澆灌。
二,資曆淺的年輕官員和地方貴族、富裕子弟定期下鄉普知掃盲,當然,不是教村民們怎麼寫自己名字,而是教他們怎麼跑路。
三,南方城市純收入在標準以上的客棧、茶樓、酒樓等接待性行業(除了青樓),每逢雨天必須給老鄉打大大的折扣,並且挪出地來給老鄉們晚上打地鋪。孕婦和小孩必須睡床。
四,雨勢減小而村裏積水不退,村民們沒法回家,這時,當地的都府就得組織年輕力壯的進行勞作,比如開放城市試驗田讓男人去種,溝通紡織等部業讓女人去生產。而老人們也有區分,特別老、幾乎不能自理生活的,每天就是看戲聽曲;還能活動的,除了看戲聽曲,還得搞搞後勤。小孩就更好辦了,全都叫齊趕到私塾公塾聽課。
這樣,就能避免這幫鄉巴佬四處亂晃,影響市容。順便,原先負責試驗田什麼的人,還能得到個雨水假。
五,兩三年就興一次房屋檢修,由當地都府或鄰近都府負責。也就是說,每三年,就有一群西裝革履(!)的大人小人帶著專業人士上門查水-表,要是有什麼問題,就交給專家去幹,要是沒有問題,呀,飯點到了,老鄉,今天就叨擾你了。
等等等等,雖說不上完美,但有條有理,再加上一百多年的修改、完善和實踐,無論是避雨上城的村民,還是接待老鄉的城裏人,都是輕車熟路、訓練有素。
東營有樣學樣,兩國一百年來因雨災死的人加起來還沒有一百個,人員損失算是少了;至於經濟……
問這個做什麼,說出來太傷感情了。
那個,修水庫的錢是問各級官員捐的,後來不夠,又強製扣了一點點工資,去添了——怎麼可能不發工資嘛,少比沒好不是;挖水道是發動各村村民自己勞動的,連飯盒(!)都不用出;跑路教育是強製分配的,各位家長眼見不爭氣的兒子在家調戲侍女不成體統,還不如把人踢到鄉下體驗生活,當然是舉雙手雙腳讚成。
還有,房屋檢修也是問各位大人拿的,不過克扣的是他們準備給柳兒翠兒買禮物的私房錢,連丞相也是敢怒不敢言——說了跟找死有什麼區別?
而茶樓客棧的補貼,也是當地商紳富甲湊的。
剩下的項目(……),就由愛民如子的王帝陛下包辦了,誰也不想跟他搶,誰也別想打國庫的主意——犯不著為這點小事動國家的錢,公款是用來吃喝嫖的嘛。
就這樣,南林和東營的百姓算是應對了每年四五六、八九十這幾個月的雨災。今天傍晚,村民們眼見不對勁,趕緊背上老娘、牽緊小寶,一家人風風火火地,跟上大部隊,浩浩蕩蕩、秩序井然,開赴南林都城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