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寶劍鋒從磨礪出 第五十四章 鶻似身輕蝶似狂(三)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14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除了鄭彥君碰到一個還算的上是“黑馬”的少年,白瑞、慕軒、空空大師等人作為“種子選手”,自然碰到的都是從初賽上來的普通武者,獲勝的毫無壓力。至於蘇心凝……她不知道什麼時候又去了比武場,在比賽開始時白影一閃,對手的武器就落在了她手裏,旁人連她怎麼贏的都沒有看清,當然是順利晉級。
鄭彥君除了吃晚飯時出來露了一麵,其他時間都默默在房間修煉。能多修煉一刻漲一分本事也是好的,這就意味著能少丟人一些。
第二天一大早,鄭彥君就穿著一身黑色勁裝,來到了【正義莊】後的樹林。他幾乎一夜沒睡,心中又是激動又是惶恐。
到了約定的時間,蘇心凝才出現在二人約定的地點。蘇心凝依舊是那一套白色衣裙,她似乎從來沒有換過衣服,又或者蘇心凝有很多同樣的衣服,而這一身白色衣裙竟然也從不沾染贓物。
如果白瑞在這裏,或許會告訴鄭彥君:這一身白色衣裙可不是鄭彥君想象中的那樣簡單。這看起來普通的白色衣裙,其實是【琅嬛洞府】的一件至寶,稱為“玄清寶衣”,穿上後不但不沾灰塵、不懼寒暑,更有神奇的防禦功效。至於這衣服的等階……早就已經超過了鄭彥君認知體係中的神品、聖品。
“寧姑娘。”
鄭彥君主動打招呼,蘇心凝隻是輕輕頷首,示意自己知道了。這讓鄭彥君更有些手足無措,他不知道該怎樣應對這樣的場景。
“你喜歡什麼樣的武器?”
蘇心凝難得的開口詢問,鄭彥君卻因為這個問題陷入了沉默。喜歡什麼樣的武器?鄭彥君還真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他長到十八歲,經曆的打鬥其實並不多。而他使用過的武器,除了之前虎威衛的佩刀,便是腰上這把虎厲刀。事實上,他並不覺得刀很順手。刀太短了,特別是那天和阿布打了一場之後,他更覺得這刀沒有想象中那樣好用。或許是他在刀上的功夫不到家,但他總覺得刀的凶戾之氣有些重,作為一個少年郎,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帥氣瀟灑的保持形象,而不是拿著刀猛砍。
想想看,一提起那些江湖少俠,總和什麼寶劍銀槍聯係在一起,哪有用刀的?感覺玩刀的都是凶猛的漢子。虎威衛人人佩刀,這就讓鄭彥君更不喜歡刀了——他打心底裏不想把自己和那些虎威衛歸為一類。
突然想起阿布那驚豔的一槍,鄭彥君靈光一閃:“槍!我覺得槍不錯!”
長槍嗎?蘇心凝心中反而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慨。當年鄭新月鄭師姐與鄭彥君的父親結識,便是鄭師姐遊曆時看到鄭彥君父親的那一手驚豔的槍法。而這一套槍法,有一個威震四海的名字:“雷龍曜日”。
蘇心凝有些恍惚,她突然覺得,這一切或許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個黑衣少年,就是要登上那個位置。
“寧姑娘?”
鄭彥君小心翼翼的喚了一聲,非常擔心自己這樣的選擇會觸怒了蘇心凝。他是不是應該選擇“笛子”?可是總覺得這種既是樂器又是武器的東西,總讓他感覺有點“娘”……天啊,他的意思不是說子唯有點“娘”。
蘇心凝這才恢複了幾分神智,她的目光是那樣的複雜。不過片刻,她就不知道從哪裏“變”出來一杆長槍。槍長七尺二寸,其中槍尖占據八寸。槍杆盡是金色,上麵繪著日月星辰、鳥獸蟲魚。槍尖附近恰好是一輪彎月和一隻像極了傳說中的鳳凰神鳥的禽類,月牙兒的尖部和鳥喙向上延伸,彙聚到了槍尖上,槍尖則是銀色,帶著絲絲縷縷的寒光。槍上的槍纓是十分傳統的紅色,就好像鳳凰神鳥的尾翎。
突然出現在蘇心凝手中的“槍”並沒有引起鄭彥君的錯愕,他早就覺得這世界不是他想象中那麼簡單,這位“寧姑娘”也不似凡人。
“此槍名為‘造化金槍’,望你珍視它。它的品級不限於神品聖品,可以一直伴隨你。”
鄭彥君雙手捧過這杆槍,這槍看著並不粗,入手卻是極沉,鄭彥君爽手一抖,幾乎把這杆槍摔在地上。奇特的是,當這杆槍觸碰到鄭彥君的雙手時,它華麗的外形突然慢慢消失,變成了一杆普通的木槍,重量也變得輕巧了很多。看樣子這杆槍也知道現在鄭彥君的水平配不上他,所以用普通的木質結構來糊弄了。
“寧姑娘,你為何如此幫助我?”
在捧著這杆槍的時候,鄭彥君忍不住問道。
蘇心凝思忖片刻,方道:“其實你也看出來了,我是特意在陽山鎮與你相遇。原因很簡單,你的敵人,亦是我的敵人。”
同樣的敵人嗎?
鄭彥君突然想到那神秘的綠衣人,直覺告訴他,這綠衣人和蘇心凝所說的“敵人”有很大的關係。
就在鄭彥君出神之時,一杆銀笛突然敲在鄭彥君頭上,上麵附著的冰冷真氣讓鄭彥君心口一冷,他連忙一個鐵板橋閃開了這一擊,銀笛跟著揮下,帶起詭異的嗚嗚聲。
喂喂喂,怎麼突然動起手來了?
隻聽蘇心凝道:“我六歲到十一歲時,曾修習二十八種武器,最後選擇了這‘笛’作為武器,在招式之中混合了音殺。之後的三年,我忘光了我學習的所有其他武器的技巧,隻學‘笛’的用法。再之後的七年,我重學那二十八種武器的用法,將之融入我的‘笛’。雖然我並不了解槍法一道,但是一些基本的手法我還是有所涉獵。槍法之用,無不在十一字——攔、拿、紮、刺、搭、纏、圈、撲、點、撥、舞。我不能教你招數,但是,我可以打到你明白這十一字的含義。”
打到明白?
鄭彥君出了一身冷汗,覺得自己的情形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