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往時煙塵  第六章:樹木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94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一個嬰孩的出生,往往會讓一個父親的責任感,加深。
    那時,宗林他一家人靠賣菜掙錢為生,扁擔的一邊挑著一簍筐新鮮的蔬菜,而小宗林則被放另一邊的簍筐裏。一路上會有兩三個長嶺,一直延伸到集鎮的路邊。小宗林像是一個初生的小天使一樣,被大家圍著,新奇地看著。有人在賣菜。
    到了一歲零兩個月的時候,因為孩子小姨的一些話,放棄了想讓孩子到兩歲的計劃。小宗林,好像是從對話中也明白了些什麼,就一臉無辜的看著媽媽。要開始斷了。
    用脆弱的絲線去牽動欲望的界麵,又好像是在用魔法的勇氣開啟新一輪的奇遇。麵對誘惑會失去量化尺標的刻度的感覺,亦能夠重新開出如花的笑靨。成長的價值,也許,即在於此。
    後來聽他姐姐說,到了時候,母親在一邊塗上紫色的藥水,笑著對小宗林說,“這個棒,吃飯飯。”
    等到了晚上,小宗林快睡著了,才偷偷地用另一邊給懷裏的孩子喂。即使是在小宗林要斷的期間,母親都一直在身邊。再到後來,也許是時間長了,又興許是營養供給已不如之前那般充足,濃鬱的香味漸漸淡了,小宗林開始主動說要吃飯了。對著仍要在一旁哄著的父親說,“不要那樣,這樣,這個棒,吃飯飯。”
    不知在怎樣又多麼長時間的耐性和快樂裏,小宗林第一次學會了拿起筷子又掉在了地上,學會了第一次自己慢慢地走路又摔倒後再爬起來,學會了第一次拉著桌邊的電線開關,再到,第一次打翻了桌上的碗……
    很多的第一次,宗林都已記不起,可父母,總是一直記得,隻是不言辛苦,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不言操勞。這樣的辛苦在時間的打磨機上也就漸漸變成了一種被父母渴望能再有的懷念。知道父母漸漸的,再也記不清……
    四歲那年,他姐姐在田埂上哭鬧著說再也在這個家裏呆下去,要離開。
    那天,母親從集市回來,帶回來一塊買的煎餅,用手心分成了兩半,遞給了站在身邊目不轉睛看著煎餅的兩個孩子。而遞給宗林的那半塊顯得稍大些,姐姐覺得這是明顯的偏心,腦中會有的預構來自於預先定性的流言,她就想要換弟弟手裏的那半塊煎餅,母親不肯,他姐姐就在麵前哭鬧著耍性子。卻又恰巧被嶺上的鄰居給看見了,那人就笑著說,“那是當然的了,你弟弟是你媽媽生的,你又不是你媽媽生的,當然分給你弟弟的煎餅要更多嘍,你不是你媽媽生的,你是你姑姑生的,你看你跟你姑姑長得多像啊,你姑姑生了兩個女兒,女兒生的實在太多了,就把你這最小多餘的一個放到了這裏來了。”
    明明是哄人的謊話,小孩卻很輕易地就相信了,也許是因為太善良了。
    聽到這話,他姐姐哭得越發徹底的決堤,怎麼也不聽哄,鬧得更凶。小宗林隻依稀記得看見那次姐姐一個人在田埂邊的泥地上哭著打滾。至於其他的,好像就記不清了。
    聽到聲音趕下嶺的外婆知道事情原因後,卻也逗笑著說,“你當然是你姑姑生的嘍,你看你弟弟在那,一個人多乖。”
    這下可真是一發不可收拾了,任誰也勸不住,隻能由著她一個人在田埂上邊打滾邊哭著說,“我要回去,我再也不呆在這裏了,我要自己的親媽媽,不要這個媽媽,這個人不是我媽媽。為什麼生了我,又把我放在這兒。為什麼生了我,又把我放在這兒……”
    見自己的女兒是怎麼勸也不聽,母親佯裝著真生氣了,隨手丟了五塊錢在地上,說,“走,要走就走,去找你自己的親媽媽,你也知道她家在哪,別呆在這了。”
    他姐姐一聽這話,反倒是安靜了,放棄了對奇遇的魅惑,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立馬就站起身從泥地裏爬了起來,說,“我就不走,誰讓你要把我抱來的呀,你要把我抱來,我就要呆在你家,我就要吃你的,我就要穿你的,我還要用你的。我就不走,就不走……”
    一些人總是在虛構中不留痕跡地推出自己,而另一些人卻是在關於自己的描述中不留痕跡的在平白的虛構。某些情緒是一些人自定的幻覺,一如在孤獨境遇時的末端軌跡中線性遊離。超脫二元的對立,才能擺脫矛盾的抉擇。事後再怎樣就不知了。隻是有一次,宗林的姑姑來到這裏,他姐姐卻一個人一聲不響地躲開了。
    像是一種夢想對生活失落的妥協,急不可耐後卻又不得不承認已經被傷害。就像一些人好似在今生彼世間穿梭遊離,可很多最後才發現,得到的不過是一場虛幻念想下的夢
    “這孩子今個兒是怎麼了,以前知道我要來的時候,還沒下嶺就,姑姑,姑姑,的叫著。怎麼今天見著了卻聽不到她叫的那麼甜了。一聲不吭的就躲起來了。”
    沒有規整的交叉複調。母親就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姑姑還沒聽完就笑了。把躲在一邊角落裏的孩子拉近跟前,說,“你怎麼連這種話也信呢?”
    “我外婆都那樣說了,我外婆還會騙我麼?”
    “你外婆是逗你呢,你看啊,我跟你爸爸是姐弟,就像你跟林林一樣,我和你爸爸長得很像,你也就自然和我長得很像。你是你媽媽生的,我是看著你媽媽把你生下來的,還有,林林是你弟弟,你是姐姐,你要對你弟弟好一點的呀,要是你有個哥哥的話,你哥哥也會一樣對你很好的,知道了麼?”
    原來在這世上,力所不及和蒙在鼓裏,才是一些人注定無奈的傷。再之後,有次,上次的那鄰居又在那調侃著說,“哎呦,姑姑家的孩子怎麼還不回家呀?”宗林的姐姐就隨手撿起一塊碎瓦片,朝他家的窗戶扔了過去,說,“我是我媽媽生的,我姑姑都跟我說了,我是我媽媽生的。”然後,牽住小宗林的手,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就像一個局外人一樣,如果不能學會怎樣在生活的葬禮上哭,就會被生活判定未知的刑罰。就好像有好多時候,當孩子有了清晰言語表達的好奇心,總會問起自己是從哪裏來的。很多父母總是各種形式的含糊其辭,有些說是從爐灶下翻出來的,有些說是晚上睡覺時不小心從肚臍那掉下來的,然後指指自己小孩的肚臍。有些說是從蛋裏麵孵出來的,或是從礦泉水瓶裏鑽出來的。更過分的是,大多都會說是從垃圾筒裏撿來的。這樣的一些話,那些孩子聽了又會怎麼想呢?
    好在日後的《西遊記》彌補了這個缺失,它給了這些孩子希望,讓他們可以假設式的幻想自己也像孫悟空那樣是吸取日月精華之後,天崩地裂之時,隨著一聲巨響,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然後擁有諸如降妖除魔,大鬧天宮和七十二般變化之類的神通。幻想破滅之後,又不得不無奈的相信父母口中的話,自己是媽媽在鍋裏煮餃子時不小心從湯水中破掉的餃子皮裏,撈出來的。放棄了自己是無父無母,天地而生,神通廣大的石猴的念想。當時《西遊記》卻讓他們不經意的學到了另一樣事情,異地遊玩時,不分地點場合,隨手寫上的:某某某,到此一遊……
    五歲那年,有說是,被秤砣砸的,有說是,被門夾的,他看到一個表哥,也就是他小姨的兒子,腳的大拇指被其他人,弄變形了。隻因他父母的一時疏忽。
    以至於日後,每次聽到有人形容著另一些人說是,“你腦袋被門夾了?”他都總覺得挺別扭的,也有看過這些人反諷似的一句,“你腦癱了還是腦殘了?”亦或是“我可不會想著去幹涉你作為自由良民腦殘的權利。”
    也不知道這樣的話有沒有用,或者,這樣的反諷似的糾纏本就顯得有些腦殘……
    對於有些事,更好一些的回答可能會是實話,或者是,不回答。畢竟,沉默可以是你在某些情景為自己設定的獨有權利。
    在一本書上,他看到,富蘭克林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曾為自己列出十二項應該恪守的行為準則。分別是:節製、沉默、秩序、儉樸、勤勞、果斷、誠懇、正直、清淨、貞潔和寧靜。顧音看到後,也學著給自己列了些行為準則,然後在放學的時候,偷偷拿個宗林看了……
    而沉默的人,縱使是很有才華,確含德行,卻也會讓某些人感覺是睥睨和傲慢。
    由此,習慣沉默,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人,還是要更添謙遜,多些圓融……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