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7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清晨的曙光照拂大地,將一切撒上聖潔的光輝。
陽光照耀下的花朵,輕輕抖動著葉尖的晨露,折射出迷人的光暈。
在鄉間村野中,有一所私塾。茅草鬆鬆垮垮地搭在房梁上,窗邊的雕花木欄在經曆了歲月的考驗後也已經腐朽不堪,這間私塾,已經成為千年時光下的犧牲品,唯有牆上略顯僵硬的雕刻,使得它充滿了童稚的清新之感。
這麼一件茅屋,在墨延大陸上可以算得上是奇葩的茅屋。
但再怎麼奇葩,也改變不了這是一間破房子的事實。
但詭異的是,私塾裏的教書先生和學子們都一副驕傲的神情,仿佛可以站在這裏教書,可以坐在這裏求學,是一件讓人異常滿足的事情。
因為這裏,就是千年前頗負盛名的南城太書院。
“先生先生,這裏我不明白……”一個孩童麵露困惑之色,舉起手向教書先生表達了他的難處。
教書先生走到那名孩童的身旁,微微俯下身,溫和的說:“哪裏不明白?”
孩童舉起白玉藕般的手,往書上的一個地方指去,將手指放在那裏後,才抬起頭,目光和教書先生交彙,疑惑但不失恭敬地向教書先生提問:“這裏,賢王在和車丞相談判的時候,為什麼要白白送給他五十萬兩黃金,加上其他奇珍異寶,差不多是大夏半年的賦稅了。可是在先前的泗水之戰,明明是賢王占了上風啊,為什麼他要舍棄原先的大好局勢,和車丞相談判,還談輸了,這不是……”這不是傻麼?
後麵的話孩童沒有說出來,但教書先生已經明白了他要表達的意思。因為在他的教書生涯中,幾乎每一批學生都問過他這個問題。
教書先生細了細眼睛,笑著反問:“那在千年前的泗水之戰中,車丞相與賢王密談三天三夜,之後賢王就退兵了,你覺得是為什麼呢?”
切,當他不懂詭辯嗎?遇到答不上的問題,就要拋出一個反問句吸引對方注意力,等他反應過來,話題早已不知道跑到哪個犄角旮遝裏去了,先前的問題當然也就被拋之腦後了。
要是一個教書先生被學生用他專攻的史料問倒,他還有臉見先賢嗎?
不過,這個問題還真的是不好回答,無論後世如何評價,如何猜測,都注定尋不到正確的答案。
傳說,宣曆四百八十四年春,大夏賢王寧風華向昭帝請纓,一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賢王主動提出討伐嵐國,實在是出人意表。當消息傳出後,朝野上下一片嘩然。然而縱使吃驚,他們也仍舊堅信賢王一定可以率領夏軍打敗嵐國,統一大陸。於是昭帝下旨,百姓節衣縮食,將國庫傾盡,資助賢王開兵攻打嵐國。
傳說,宣曆四百八十九年五月,曆時四年的“風華絕戰”告一段落。在這五年之內,賢王寧風華用盡手段勸說威脅大陸上其他小國不許幫助嵐國。迄今(宣曆四百八十四年)為止,夏軍與嵐軍交戰三十九次,夏軍——無一敗績!擊殺嵐國元帥級軍官四人,將尉級軍官一百三十二人,士兵三十萬餘人。俘虜元帥級軍官一人,將尉級軍官二十七人,士兵二萬餘人。己方損失五萬餘人。
大大小小的戰例使得夏軍一往直前,逼近嵐國國都梁城。然而賢王卻沒有在讓軍隊一鼓作氣拿下梁城,而是停在泗水邊上,自己一個人去見嵐國丞相車明溪,與之密談三日三夜,回到泗水駐軍處,下令撤軍,隨即班師回朝。
傳說,宣曆四百八十九年六月,賢王率領夏軍回到夏國,朝野震驚,紛紛打聽此事。就在昭帝問罪賢王之時,蘭國國君帶著車丞相從梁城趕到大夏國都南城,並帶來了一份和約。內容如下:
嵐國承認夏國大陸霸主地位,願從此依附大夏,成為大夏的附屬國。
嵐國從此分國,除梁城外,地域均劃給大夏,並將梁城改名為嵐城。
嵐國不得因為任何事對大夏表達出敵意和不滿。
……
嵐國每年給大夏進貢絲綢布匹千匹,瓷器千樣,茶葉千斤。
嵐國每三年可從大夏領取黃金五十萬兩,各地異寶上百種。
嵐國貴族可將家中子弟送往南城太書院求學,與大夏子弟享受相同待遇。
……
期間又經曆一番談判(寧風華對車明溪),改了數條協議後,昭帝與蘭國國君在上麵蓋上印信。至此,宣曆四百八十九年八月十七,“風華絕戰”結束,大陸由大夏主導,一國獨大。
……
然而千年之後的人們回首曆史,卻想不通為什麼賢王會退兵。明明先前形勢一片大好,幾乎可以攻下梁城,為什麼退兵?就算退兵是為了後來的“統一合約”,那也解釋不通為什麼大夏除了虛名外,幾乎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好處啊。
要知道賢王可是手腕極強的人,到底是什麼,使得他也讓步呢?
“先生,我不知道。”私塾內的孩童朗聲說道。
教書先生微微一笑,和藹的說:“其實事實真相已不可考證,然而在那之前,人們有一個很大膽的猜想。賢王寧風華和車丞相的小兒子輾玉在青年時代是至交好友,這大概算不是真相的真相了吧。”
“啊?賢王不是這種假公濟私的人啊!”孩童反駁道。
畢竟賢王可是他最崇拜的一個人呢!
“而且,野史記載,賢王和輾玉其實不止至交。當時退兵是因為車丞相將輾玉囚禁,賢王為了輾玉才……”
“不止至交?”
“嗯,咳咳,就是賢王和輾玉有不一般的情愫……他也不願意看到心愛之人尷尬,所以以絕對的武力迫使車丞相屈服,而後又給個甜棗。在一切事情都完結後,帶領輾玉遠走高飛了。”
“啊?可是賢王不是病死的嗎?”
“那又如何解釋賢王墓一清二白呢?在賢王下葬的時候,有幾個盜墓賊去掏賢王的棺,但裏麵空空如也……”
“可是先生,這都是野史記載的吧?”做不得數的……
……
曆史的真相已不可考據,隻有古老的建築靜靜的沉默著,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千年前的一場絕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