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店小二說書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32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店小二說書
    大戶人家的女兒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女紅也是極好,可她偏偏是個半吊子。唯有“畫”還上得了台麵。她不似書裏說的一些“野丫頭”總是喜歡偷跑出去遊玩,也不同那些喜歡吟詩賞畫的嬌小姐們一起遊湖賞景。她隻愛呆在閣樓裏,真是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發揮到了極致。
    天下太平時八卦是最能打發時間的,連她的古怪也出了名,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從來都不出門的尚書家隻愛躲在房裏作畫,還當真流出幾幅她的自畫像,那畫功當真好!隻是不知道那小姐真如畫上那般美貌?
    如此,小姐的美貌也成為了眾人們最愛的談話內容。
    她偶爾也畫一些山水畫,別人都以為她的山水畫定是臨摹一些大家的,尚書家的小姐從不出門,又怎麼會知道外麵的景致呢?
    卻不曾想看到那山水畫之後,是讓他們如何的目瞪口呆,那是不曾見過的風景,雲霧繚繞,唯有山頂隱隱可見,有一仙子獨立在那,向下眺望。看到此畫的文人騷客們來不及思考這是個什麼地方,早就被畫中景給吸引了去,不禁想站在那樣高的地方時什麼樣的感覺?是不是如同蘇軾寫的那般,“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哎!那尚書家的小姐叫啥名呐?”
    說到這個問題,茶館裏聽書的人雖忍不住的鄙夷了一下那人,卻也忍不住想要知道的念頭,眼睛都亮了起來。
    這問問題的大佬三粗也知道別人看不起他,但每每聽著尚書家的小姐,尚書家的小姐,頭都要爆了,他也不是真要知道那小姐的名字,不過總比一直聽著“尚書家的小姐”要好多了,他與那“書”字實在無緣,一聽這個字就頭疼。否則,他也不會成為個彪漢了。
    聽那大漢問起,一書生也按捺不住,也是兩眼發光的迫不及待想知道,怪隻怪他的眼神太過激烈,那說書的店小二偏偏吊著他們的胃口,像看好戲般的呷了幾口茶,就是不開口。終於那書生抱拳而起,“小生對小姐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般綿綿不絕,自從見了小姐的畫像,我便茶飯不思,小姐那仙子般的美貌早已印在我深深的腦海裏”。話至此,眾人一陣唏噓,聽他因小姐的美貌而茶不思,飯不想,更是忍不住的一陣鄙夷。那書生也感受到這如刺的目光,臉紅了一半,急急的為自己辯解,“小生並不是隻重容貌的人。”這才剛開口,那些人就更加的嫌棄了,剛那大老粗忍不住的回了他一句,“你若不是那注重容貌的人,又怎麼會因小姐的容貌而失了神?”
    這個拋問,引得全館的人一陣哄笑。
    小生也不回答,假裝鎮定的繼續剛才的話,“小生並不是隻重容貌的人,確是小姐的容貌驚為天人。再且,小生是對小姐的畫功膜拜不已,小姐的畫栩栩如生,那幅山水畫更是,更是。。。”話到激動時,卻找不到形容詞來表達,停頓了一會,讓自己的聲音平穩下來,再次開口,“小生不才,見那山水畫並無題名,便想著如果小生能夠為這山水畫提上一提,故而冒昧的想問問小姐的閨名,取其小姐的名來提,若衝撞了小姐,小生真是萬死不足以謝罪。”說罷。那小生向眾人做了個揖,便坐下了。
    聽那小生文縐縐的一段話,眾人聽書的興致也去了一大半,都怪這書生說話太糟心,明明就是覬覦小姐的容貌,卻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讓人好一陣惡心。而那店小二對於這一段如此牽強的說辭早已無力吐槽。看眾人開始不耐煩,更是狠狠的在心裏給那書生“記上一功”!
    他還得賺點“聽書費”的啊!
    “咳咳。”故意的清了清嗓子,引起大家的注意,“今兒個咱就多說一點,說說這尚書家的小姐的閨名,讓大家飽飽耳福,還望各位客官憐惜小的。”
    這意思在明顯不過,就是要打賞了,後堂的一小廝適時的走了出來,托了個茶盤走向眾人,能來茶館裏聽書的人打賞的錢還是有的,不一會銅錢就已鋪滿了茶盤,店小二滿意的笑了笑,做做樣子的再次呷了口茶,又開始了。
    這得從尚書家的桃樹說起。
    尚書家的院裏種有幾棵桃樹,那是林雲寺的得道高僧按五行八卦親自種下的。據說是因為尚書命犯孤星,若不用物什來給他壓一壓,怕是要孤獨終老的。這也真是靈!桃樹第一次開花的時候,就有一滿麵桃色的姑娘上門了。
    聽說這姑娘姓桃,家裏是江南的商賈。這時尚書都三十好幾了,看有女子上門,雖說家裏從商,卻沒有那商人的銅臭味,家世也算清白,這姑娘也是知書達禮。尚書一見姑娘就喜愛得很,趕緊就上門提親,把事兒給定下來了。
    這尚書夫人也爭氣,不久之後誕下一男嬰,尚書激動得無法言語,更加寵愛他的嬌妻了。之後幾年尚書夫人生下的也都是男嬰,整府裏活脫脫是男子的天下了。都說這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尚書夫人也想要這小棉襖。跟自家的夫君提了一提,這時尚書已經步入中年了,聽夫人的希望,自己也忍不住的盼望能有一個像夫人一樣貌美的女兒。
    尚書求問了當年的得道高僧,隻得一句話,“緣分自從桃樹來”。自此,尚書夫人日夜在樹下許願,希望桃仙能夠賜她一個女兒。終於有了消息,隻是這一胎懷的太辛苦。生產時夫人幾度暈死過去,危在旦夕,還好最後母女平安。聽到這裏,眾人一陣唏噓,這也太靈了吧!莫不是有人故意杜撰的?小二也不理會那些人心裏想的小九九,隻管自己繼續往下說。
    尚書為了感謝妻子勞心費力的生下這女兒,便讓女兒跟妻子的姓。這在大戶人家是沒有的,尚書偏偏開了這先例。給女娃取名也費了一番心思,她是老幺,又生在桃花盛開的季節,長得又是粉嫩粉嫩的。便取名“夭夭”,取自《詩經。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女娃也因這個名字紅了起來。而到了如今桃小姐的芳華妙齡,出名的就不僅僅是她的名字,還有她的才華了。
    好啦,今天說書就“這裏啦,明天要聽書的請趕早啊!
    哎,你這都還沒說到重點呢!怎麼就沒了呢!
    小二也不管他們怎麼說,每次說完書大家都會來上這一兩句抱怨,想聽的明天還會來的。
    其實說書的哪來什麼重點,隻不過把那些事說得玄乎點罷了。忽悠忽悠這些沒見過市麵的。
    那小二想著,這尚書家小姐的故事也該到頭了,接下來該說說誰的呢?要不就那將軍家的兒郎吧!還可以和那尚書家小姐來一點匪夷所思的姻緣。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