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初創 第四十五章番禺劉家的發家史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58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過去他們去渤海國、幽州搶劫,現在那裏是自家的地方,不能再去做搶劫的事,隻能把目光瞄準幽州南部的的地區。
這是耶律賢做皇帝後的第一次南下,搶劫很成功,大家可以用著漢人的東西過個好年了,權當奢侈一把。
搶就搶吧,就當破財消災,隻要契丹人能安安穩穩的別生事,趙匡胤就能全力向南推進,這次他瞅準了居於廣東、廣西、湖南南部的南漢。
南漢是一個神奇的國度,縱觀曆史長河,這是一個奇葩的王朝,他將太監文化發展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
唐末,即節度使混戰之後,黃巢吹響了起義的號角,為了躲避戰禍,河南下蔡的劉仁安舉家遷往福建,這裏沒有起義軍比較太平,劉家人在沿海一帶做起了生意。
到處奔波使得這家商人看清了形勢,要想本本分分的做生意太難,到處都是官盜橫行,為了那丁點的錢財,隨時都可能送命。在經商的同時,劉仁安的兒子劉謙有了新的想法,他拋棄父業從軍入伍。
父輩經商的過程中為他積累了大量的錢財,劉家人出手相當闊綽,更難得的是劉謙對於廣東、廣西的地形了如指掌,各地節度孰強孰弱、百姓疾苦了解的一清二楚。
憑借財力和能力,劉謙可謂平步青雲,但他一直是別人的跟班,始終沒有自己的地盤和人馬。直到一個貴人的到來,才徹底改變了劉謙的命運。
中原、關中各地形勢一發不可收拾,為了安撫嶺南,朝廷派宰相韋宙出鎮南海,攜宰相之威出鎮地方,韋大人無疑是大唐帝國最大的封疆大吏。
帝國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能用的和能信任的人就隻有這些了。與世襲的節度使不同,初來乍到的韋大人十分艱難,遠離朝堂的他根本不是刺史們的對手,他要培養自己的人馬。
在一些新人中,一個人讓他眼前一亮,這人就是劉謙,其談吐、氣度、能力都讓韋宙深深折服。為此,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自降身價,與這個小門小戶結為秦晉,許多人都很納悶,韋宙是不是老糊塗了,難道連門當戶對的道理都不懂?精明的韋宙做了人生最後一次賭注,他相信這個年輕人能在亂世中保全韋家的人。
結婚後的劉謙受到了韋宙的提拔,出任封州刺史,韋宙能做的也隻能這麼多了,剩下的就要靠劉謙自己。封州位置極其特殊,地處兩廣間的三水交彙處,北沿封溪水、臨賀水入賀州,東可入西江直抵番禺,西可入潯江到梧州、桂林。
這是一處四戰之地,對於平庸之輩而言,守在這裏無異於自取滅亡。然而劉謙並不這樣認為,他自認是一個梟雄,這是天賜良機,有了這個地方何愁大事不成。
從此,劉謙開始囤積糧草、大肆募兵、廣建戰船,如此韜光養晦一十二年之久。他臨死時,給兒子留下了富饒的封州,幾萬人馬和數百艘戰船。
劉謙的長子劉隱繼任父職,他並非名字說的那樣“隱而不發”,經過父輩的積蓄,大展宏圖的時刻終於到了,他派自己的弟弟劉岩四處征討嶺南各地,一個龐大的疆域正在慢慢形成。
不過一統嶺南的那一天,劉隱是看不到了,六年之後,壯誌未酬的劉隱病逝。接替他位置的是異母弟劉岩,這位庶出的弟弟在劉隱在位時就大顯身手,在各處的征討中他功不可沒。
劉岩對《易經》深有研究,至少比一般的算命先生要厲害,不知道他有沒有算出自己也有飛黃騰達的一天。
嶺南的局勢已經完全掌控在劉岩手中,為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嶺南的士紳和流落海南的中原人士均受到劉岩的禮遇。這些人一麵為劉岩做宣傳,一麵攛掇劉岩稱帝,有了百姓(特別是士紳)的支持,稱帝也就順理成章了。
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劉岩在番禺稱帝,建國號大越,年號乾亨。《易經》乾卦卦辭:元亨利貞,亨者,生長壯大,這位算命先生是想自己的國家能不斷壯大,與天同壽。
為彰顯他獨一無二的帝王氣質,他把名字也改了,可轉念一想,但凡倉頡造過的字別人就會用,或是易經用過。那就像武則天一樣,自己造一個字,這次他又翻開《易經》,八卦是神奇,上至天象變幻,下至山川河流、世間人事無所不包。
神秘莫測的《易經》也必定能指導他造出一個世間罕有的字,乾卦從九一到九九講訴了事物周而複始的興亡過程,而九五飛龍在天為最鼎盛時期,為了能夠長盛不衰,劉半仙在天字上加了一個龍字,造出了龑字。
至於這個字的發音,劉半仙把它定成了“yan”,跟他之前的名字同音而不同字,這個字倉頡確實沒有造過。
第二年,他又把自己的國號改了,估計是在追封祖宗的時候遇到了困難,他就是把《易經》翻爛,也不能把劉姓歸為古越國的後代。
再者說,他不希望自己是蠻人的後裔,做蠻人的皇帝也是一個恥辱,他不止一次的對大臣們講,自己的祖上是河南上蔡人,是地地道道的漢人。
翻閱史籍,他發現漢代的皇室劉氏可能跟他家有關係,管他是不是,這個祖先他認定了。既然是是劉邦的後人,那國號自然也得改,建國不到一年的大越國變成了大漢國,大家習慣稱為南漢。
劉龑的大漢國地方實在有限,劉半仙為了突出那個“大”字,開疆拓土是少不了的,地盤一步步變大。可他實在是一個虛榮的人,在給中原朝廷的奏章上極盡君臣之禮,而背地裏卻管後唐皇帝叫洛州刺史。
也許隻有這樣,他的心裏才能舒服些,縱使洛州雄踞天下中央,終究也是個彈丸之地,他占盡兩廣四十多州,怎麼說比洛州要好。
就在他自我陶醉時,南漢的西南邊出事了,與廣西西南接壤的是交趾,這裏自古以來受中原王朝控製,漢武帝曾於此地建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三郡中最出名的就數交趾,交趾地處邊南,坐鎮中原的朝廷一向是鞭長莫及,因此交趾時歸時叛。劉龑建國,交趾歸於南漢,封交趾的楊廷藝為靜海節度使。
好似效仿中原武將一樣,楊廷藝的部將矯公羨也幹出了弑主之事,還沒等矯公羨嚐試勝利的果實,楊廷藝的女婿吳權已在愛州起兵,發誓要誅殺矯公羨為嶽父報仇。
勢單力薄的矯公羨向南漢發出了求救信,劉龑自然高興,這是一個一統交趾的好機會,此時不去更待何時。他一麵給矯公羨作了回複,要他萬萬要頂住,等大軍一到可前後夾擊吳權,而另一麵,他派自己的兒子劉弘操率軍前往交趾,自己親帥大軍駐守廉州海門已做觀望,也是為兒子打氣。
讓劉龑沒想到的是,當漢軍到達時吳權已經占領了交趾,合圍計劃就此落空,不過,劉龑絕不會就此罷手,他一定要教訓教訓吳權。
兩軍在白藤江展開激戰,結果南漢大敗,劉弘操戰死,溺水而死者無數。看來劉龑對《易經》也是一知半解,他計算不準日月星辰,也無法算的白藤江的潮起潮落,而他的的對手吳權恰恰精於此道。
聽聞兒子戰死,劉龑來不及痛哭,帶領人馬火急火燎的撤回番禺。他這一走,更嚴重的問題出來了,這分明是告訴吳權,交趾的事情我不管了,你以後愛咋辦就咋辦,聰明的吳權當然看出了這裏麵的門道,不久之後他也稱帝了,(越南的)吳朝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