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家二姑娘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64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1945年,關東的春天來得很晚,雖然已經五月了,大地也才泛起絲絲綠色。沈陽近郊的新民縣因為離沈陽不過百十裏路,所以比其它地方也要繁榮一些。一條遼河流淌了幾千年,養育著兩岸的人民。
    離新民縣不遠有個叫杜家窩堡的小村莊,因為全村的男女老少幾乎都是杜姓,因些得名。村裏住著一戶人家,家裏的男人叫杜寶根,三十多歲。女人叫張桂花。夫妻倆帶著三個女兒,大的叫杜淑芳,十六歲已經出嫁,給一戶地主家做童養媳,女婿隻有六歲,這是東北農村特有的一個風俗,給小孩子找個大媳婦一個為了幫助照看孩子,一個是給家裏當個勞動力。到了解放後,關東出現了一股離婚熱潮,很多年輕的媳婦離婚後還是黃花大姑娘。二姑娘叫杜淑雲,十歲了,在家裏幫助媽媽帶三個月大的小妹妹。
    男人給地主扛活,在東北土地多,隻要肯幹,吃個溫寶還是可以的,由於杜寶根為人很是善良,實在,很得東家的喜歡,逢年過節,東家還會給點細糧拿回家,不管怎麼的,老杜家的日子還算過得過去。
    村裏開了私塾。杜家的二姑娘照看妹妹的同時,總是背著妹妹在窗外聽先生講課,他爹看到孩子愛學習,就揍了幾個錢,讓二姑娘進了私塾。平靜的日子就這樣靜靜的過著,雖然苦些,但也是有歡樂。於此同時,杜家的女人又懷孕了。
    到了1945年下半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瘟疫降臨到這個原本平靜的小村莊。一夜之間,各家各戶幾乎是哭聲一片。可是沒有幾天,卻再也聽不到哭聲,因為人們突然發現,家裏隻要有一個死了,緊接著就會有第二個人出現相同的症狀,不出幾天也會去世。這是一場霍亂,隻在接觸到傳染源,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那就沒個好。到最後,村裏連個往出背屍體的人都沒有了。據說,那年的一場瘟疫死了三分之二的人。
    杜寶根的東家也不幸染病死了,東家的婆娘讓長工們給東家剃著頭,可是沒有人敢幹,怕被傳染。東家的婆娘哭著求這些人,杜寶根實在是看不過去,就說他來幹。可是剃頭的第二天,他也就連拉帶吐,幾天的工夫就撒手人寰了。家是的小妹妹也隨著死了。轉眼間一個小家庭就這樣遭受到了滅頂之災。
    隨著家裏的男人的死去,二姑娘也再也不能去讀私塾。母親張桂花挺著大肚子,沒法維持生活,最後,在一個媒婆的牽線下,介紹給了一個土匪,這個土匪長的凶神惡煞,經常打罵她們母子,後來,每每回憶起這個人,二姑娘都還是一臉恐懼。過了幾個月,張桂花又生下一個小女孩了。小名叫小妹。由於後找的個這男人總是無休止的折磨,張桂花不久就癱瘓在床,二姑娘照看小妹,生活在恐懼中的二姑娘把所有的心思全放在小妹的身上,來打發他失去父親的,母親被折磨的痛苦。可是不久,由於營養不良,小妹死了,當時二姑娘的心一下子被掏空了。看到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母親,下半身已經長滿了蛆蟲,露出累累白骨知道母親也會不久於人世了。
    一天清晨,二姑娘發現母親已經奄奄一息,就跑到外村的姥姥家叫來姥姥和舅,等他們到的時候,母親已經斷氣了。姥姥給母親收拾幹淨就找個沒人的地方給埋了。剩下的一床被子裏的棉絮裏爬滿了蛆,姥帶著二姑娘來到河邊洗幹淨後拿回家,過了幾天,那個土匪又把被子要走了,所以媽媽走了,什麼也沒留下,現在剩下二姑娘一個人了。
    在當時的年代,吃飯是一件天大的事,誰家填一口人吃飯,那都是極為犯難的事,剩下的二姑娘去誰家呢,去舅家,舅媽翻白眼,墩飯碗。去姨家,被堂兄弟搶了飯碗。也難怪呀,一家人都吃不飽,再來個外人,大人還好說,孩子們因為一口吃的,什麼事都幹出來了。二姑娘長大以後的性格是極其安靜的,話語很少,她後來和她的子女說,性格的養成,是因為在別人家,總是躲在角落裏,不出聲,怕引起別人的注意,人家又該攆她,罵她。就這樣今天去東家,明天去西家,受盡白眼,沒家,沒媽的孩子真是苦不堪言。
    慢慢的二姑娘長到十二歲了,大伯,大娘打起了她的主意,給二姑娘找婆家,換了兩鬥小米,這件事被出嫁了的杜家的大姑娘知道了,來到大伯家大鬧,必須退親,否則就要把他家的糧食垛點著了,大伯也理虧,萬般無奈把婚退了。二姑娘又逃過一劫。
    東北解放了,二姑娘的日子也相對的變好了一點。因為是父母都不在了,隻有一個姐姐,是個孤兒,國家照顧,也上了學。杜家的大姑娘也離了婚,找了一個老實,善良的人又結了婚,把妹妹接到她家,緊衣縮食供妹妹上學,加上自己又陸續的生了幾個孩子,家裏也是緊巴的很。大姐是個風風火火,潑辣的女人,家裏外頭一把手,所以家裏都是她說的算,大姐夫人老實,對二妹也是很好的。學校要穿白色的校服,大姐就趟黑手針給做一件,明天讓二妹穿上。學校要編筐,大姐夫不聲不響去河邊砍了柳條編完讓二妹帶走。這是二姑娘最快樂的一段時間。二姑娘愛學習,學習成績很好,一到放假,也會幫大姐帶帶孩子。為了不耽誤讀書,她就把大姐的孩子有小繩捆到坑上的窗棱上,拿一個小棍,一動就打一下,等到大姐家的孩子長大後,都還怕二姨。
    姐妹情深,到後來,二姑娘就把自己的姐,姐夫當做自己的父母贍養了。
    中專畢業後,二姑娘分到新民機械廠,參加工作,由於一個人,糧票,肉票花不了,也就都接濟姐家了。二姑娘也把自己的名字也為杜曉峰。
    由於家裏的孩子多,大姐家眼看著就吃不飽,聽親屬說黑龍江的土地多,糧食管夠,就決定全家去黑龍江,這樣,這邊又剩下二姑娘一個人了。
    二姑娘是一個特別要強的人,在工作上永遠是一個標兵。後來,由於工作出色,又被調到新民縣郵電局,當一名話務員。業務能力極強,幾千個電話號碼張口就來,年年是先進工作者,是單位的業務骨幹。本係統比賽總是為單位爭光的人。所以單位領導也特別重視她。
    盡管忙於工作,但是每當閑下來時,二姑娘不免會想起姐姐,年紀也慢慢的大了,也渴望成立家庭。單位領導也很關心她的婚姻大事。一次省裏郵電係統領導開會,昌圖縣局長與新民縣局長碰到一起互相問各自單位有沒有年紀相仿的,優秀的人員,當昌圖縣局長說他們單位有一個外線工人也是先進工作者,生產標兵,全係統業務比賽第一名。而且是昌圖縣籃球隊主力前峰。當時兩個局長大喜,各自回去,當起了媒人。就這樣,新民縣的杜曉峰,昌圖縣的馬賀林就這樣建立了戀愛關係。當時的領導給他們兩個介紹都各自揣著自己的小算盤。都想把這麼好的人才挖到自己的單位。所以盡管兩個人處得很好領導卻沒有人主動提出給調動的事。
    一天, 新民縣郵電局長到外省開會,昌圖縣局長趁這個空當,把杜曉峰的手續調到昌圖,等到新民縣局長回來,生米烹成熟飯,氣得幾天沒和杜曉峰說話。盡管如此,新民縣局還是舉行了熱烈的歡送儀式把杜曉峰送到昌圖。
    就這樣,二姑娘杜曉峰開始了她自己的向往已久的新生活。有了一個自己的家。
    這裏的二姑娘就是我的母親。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