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陌城。90後  【現實夢想、愛恨90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79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我們曾帶著夢想去流浪,
我們曾愛過、恨過,
我們也笑過、哭過,
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嚐過,
隻是、我們的孤獨誰能了解?
可是、我們的寂寞誰人能懂?
慢慢的、我們的流浪變成了無根浮萍、飄零四海,
漸漸的、我們的夢想迷失在十字路口、走失人海,
誰人可以告訴我們,
當夢想與現實劇烈摩擦之後,
傷痕累累的我們又該怎麼做?
  
    當我們還在學堂的時候,流浪是多麼令人向往的詞語,那意味著自由自在、放蕩不拘、海闊天空任意遊,我們總是羨慕著那些流浪在各個城市間的孩子,帶著美好的憧憬幻想著,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也可以那麼做該多麼的幸福。
  
    當我們放棄學業,放棄了由草根進入精英階層最快的捷徑之後,當我們帶著美麗的夢去流浪之後才知道,生活沒那麼簡單,流浪的生活並非那麼美好,流浪是前提是有充足的物質基礎,而我們卻要奔走在一日三餐的生計煩惱之中,當生存的壓力一步步向我們蔓延之後才懂得,流浪對年幼的你我來說是一種折磨太過沉重,我們稚嫩的雙臂還無法撐起頭頂的那片天空。
  
    有次偶然在流浪的路上(火車站)相識了一位16周歲不到的男孩,他告訴我他現在是廚師學徒以後要做一位廚師,我問他的夢想是什麼,他說他不向往一個月3000元工資的生活,向往的是一個月給別人發3000元工資的生活。我笑了,意味深長的笑了,是笑我自己連個小孩都不如,還是笑他還小還太天真?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我卻知道在嚴酷的現實麵前,成熟是不分年齡的,是我還是他太幼稚,誰也不會知道,能告訴我們答案的隻有時間。
  
    我和他談了很久很多,他告訴我他們酒店裏發生的種種故事,而我默默地聽著、記著、想著。在他們酒店大多是15-20歲的青少年在那工作著,其實服務行業是門檻最低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也許今天他是你的同事,明天你就會發現他已經流浪去了別的地方或者城市。友情太過廉價、愛情太過淺薄,這是我們90後最真實的寫照,因為當我們習慣去流浪之後就會發現,時間、空間的變換可以改變太多的東西。
    不是我們不懂愛,隻是這現實讓愛變得淺薄,也許今天稱兄道弟,明天他去了別的地方聯係慢慢的就要淡了,因為距離的緣故無法避免。也許今天你和她成雙成對,明天就因為性格的差異價值觀的追求的不同等等緣由各散東西,沒有誰會執著的守著誰,因為大家都習慣了喜歡就在一起,厭倦了就天南地北各自遠走,也沒有誰會對不起誰,要說對不起的是這現實而已。而夢想那就更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我們知道隻有及時享樂,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又會去哪,為了生存而掙紮的人又該那什麼去談夢想?
  
    觸使我們的四處的漂泊的原因有很多,也許是這個城市呆久呆厭倦了,這個城市沒有帶給我們想要一切所以選擇離開;也許是隻想乘著年輕到處去走走看看,沿海發達的城市太多我們卻走不完;也許是受傷了想要逃避這個城市,離開是療養傷口的最好選擇;也許是對夢想還懷著憧憬,下一個城市的生活也許會更精彩;也許是某個從小玩到大的夥伴的召喚,帶著一種火熱的心再次去遠走......
  
    許多孩子都好些年未曾歸家,少則兩年三年多則六年七年的沒有回去過,請原諒我用孩子來形容我們,因為對於社會而言我們都隻是孤獨無依的孩子,沒有可以依靠的肩膀,唯有靠自己的雙手活著。不曾回家的緣故也有很多,有的是在外漂泊久了已經忘卻家這個概念,我們到處流浪四海為家,居無定所何處又是家歸處?有的是出門在外多年卻一無所有無顏回家,衣錦還鄉是所有漂泊在外的孩子的最大夢想,我們在外多年卻一事無成情以何堪?有的是家庭矛盾使得我們背井離鄉,家庭的情感裂縫太大觸使我們不得不用逃避這種方式來麵對,雖然很想念家想念年邁的父母,但是太多的顧慮讓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無奈選擇繼續流浪......
    太多的原因讓我們多年未曾回家,回家有時候已經成為一種向往,有人陪伴的孩子永遠也不會知道過著各式節日,特別是過中秋節和過年時候我們的心情是怎樣的,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哀傷,當別人帶著熱烈的心情歡度節日的時候,我們隻有遙望家的方向不言不語或淚流滿麵,恨天恨地或者恨我們自己?
  
    太多的也許讓我們不斷的飄著、走著,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也許會在累的那麼一天,身心疲憊到再也走不動了,也許是找到的那段真愛,為了她而選擇留下來。也許是太想家了,帶著莫名的心緒回到家鄉,但我們卻知道流浪的終點比我們的夢還遙遠,流浪對於我們90後來說也許是一種宿命,草根階級本就意味著隨風而走,現實讓我們無路可選,我們別無選擇,唯有繼續流浪、繼續等待,等待現實可以承載夢想。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