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作品相關】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74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內容導讀】
《六年》是一部係列作品,第一部是《迷失的六年》,第二部是《錯染的六年》,之後的未定。
“六年”是一個時間概念和青春符號,也有通“流年”之意。
《迷失的六年》是一本純文字、自由詩歌、唯美散文、傷感短句、雜談感悟集,
代表的是我寫了六年的文字,也迷茫失落了六年。
《錯染的六年》是根據我的親身經曆改編的紀實類青春言情小說,主寫的是青春轉變的陣痛,
90後一代對於愛情和婚姻、生活和人生、理想和自由、現實和命運等的理解和選擇。
看過的朋友請留下你的推薦票,順帶收藏下哈!十分感謝。
本書已寫20萬字,尋求出版渠道,請聯係QQ464582223,萬分感謝。
【關於愛情】
關於愛情、情深自賤。
愛情是感性的產物、婚姻必然是理性的結合。
我的悲哀莫過於:
傾盡一生柔情、卻不懂你的悲喜愛恨;
許諾一世歡顏、卻不曾進入你的心中。
誰又能陪誰走到最後,生生世世是流浪,
我的悲傷、千年成碑,
滿是荒涼淚、葬花樣年華。
愛無言、泣無聲,僅是流年、浮生若夢。
有兩種悲劇:我愛你、卻一直沒有機會說出口;我走的那一夜、你不在。
一個男人為他心愛的女人哭兩次就足夠了,而我已不知道為你流淚多少,
選擇離開、為你留也為你走,此般此去,永無後會。
時間讓你我相識、時間讓你我陌生,曾相識、終相離,這也是命運的一種麼?
或原來我上演的隻不過是一場無關他人的悲劇。
喜歡某些東西、卻一直不懂、是件很讓人傷心糾結的事情。
就好像你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著對方,卻從未走進過對方的心裏,隔著窗戶看風景終究不是最真實的。
【關於90後】
90後最大的敗筆不在於他們如何
非主流的個性、無所事事的行為、掙紮徘徊的迷茫,
而在於他們價值觀和追求的缺失,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我們曾帶著夢想去流浪,
我們曾愛過、恨過,
我們也笑過、哭過,
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嚐過,
隻是、我們的孤獨誰能了解?
可是、我們的寂寞誰人能懂?
慢慢的、我們的流浪變成了無根浮萍、飄零四海,
漸漸的、我們的夢想迷失在十字路口、走失人海,
誰人可以告訴我們,
當夢想與現實劇烈摩擦之後,
傷痕累累的我們又該怎麼做?
我們是流年裏的一朵浪花,
無根的浮萍,隨波逐流是流浪,
決定不了結局、改變不了命運,
一直渴望離開、希望改變,
卻又在陌生的城市等待回家、回到了原點,
夜依舊是那灰黑色的夜 ,
黎明也不為我們升起,
我們曾憧憬、曾期盼、也曾努力奮鬥,
但關於那未來、我們依然迷茫,
也許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走在這熟悉而陌生的街頭,站在茫茫人海,
又是一個十字街口,哪才是方向,
一次次的拷問自己,作為一個90後的孩子,
在城市與鄉村間輾轉流浪.城市邊緣人、多麼犀利的定義,
一直在找尋自己的人生方向、一直在找尋自己的價值所在,
隻是在一次次的駐足與路過之間、誰又能告訴我答案。
年少時把社會想得太簡單、做出了錯誤的判定和決定,
年長後又把社會想的太複雜、做出了懦弱的退卻和逃避,
在這樣一個複雜的社會背景下,也許迷茫是我們表現得最多的
一種意識形態,關於出路、我還在探索,也許時間會給我答案。
【關於理想】
曾經誌比天高,
才情縱橫,
誓與天地比肩,
成就震爍古今之聲威,
如今卻不得不低著頭看著腳下的方寸之地,
曾經你我的意氣風發何去?
曾經我們的年少輕狂的歌如何唱響?
原來我們學會了腳踏實地。
那些逝去的日子裏,
曾經的你我風華正茂,
意氣風發指點江山,
曾妄圖在這八萬裏山河留下自己的足跡,
曾妄想在這絢爛的曆史長河中留下輝煌的一筆,
如今記憶模糊,
徘徊在茫然之間,
可以回憶的隻有傷感的那些似曾相識。
做自己想做的,哪怕是錯誤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隻是有的人活的太沉重了,在別人看來有太多的誤解和不可理解,
也許有些所謂的堅持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隻是因為割舍不下而已,或者說放不開的遺憾,
對與錯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堅持你所堅持的,忘記你所不想要的,那麼就足夠了。
你不需要去崇拜、模仿任何人,你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做你自己想要的,哪怕是錯的。
理想追求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其超脫於現實生活。
而現實生活遠沒有銀幕上的那麼光鮮精彩。
我們都在擺渡,而彼岸遠比你我看到的更遠。
【關於生活】
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說走就走,
之前和之後做過的任何挽留都是那般的蒼白和無力。
悲劇的不是悲劇已經發生了,是悲劇還要發生。
悲劇總在發生,堅持似乎成為奢侈的言語。
放下所謂的繁華與虛無,
放下所謂的追求與不舍,
這個冷冽的冬太漫長,
所有人都會離開,
沒有什麼可以永垂不朽,
遺忘是所有人的結局。
我們相信真理,真理卻挽救不了我們——沒落的年代、沉淪的青春。
小時候奶奶,告訴我,孩子這就是命啊。
小時候不懂,後來才知道,沒有什麼信與不信,
相信命運,你就得學著去接受,無論幸福的還是悲傷的,
不相信,那麼你又能怎麼樣,所謂掙紮何嚐又不是命運的一種。
其實生活一直很美好,
隻是我們總被生活的瑣碎煩惱,
其實有時候卻是我們想太多、想太複雜,
放飛自己、放飛靈魂,放飛自由,
美好新的一天從深呼吸開始,
曬一曬陽光、晾一晾心情,
吹一吹春風、聽一聽雷雨,
看一看楊柳、聞一聞花香,
原來太多風景被我們忽視、錯過、遺忘,
生活其實一直很美好。
【關於文字】
做一個、做好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作家容易,隻寫你自己想要寫的、自我意誌;
做一個、做好一個以讀者為中心的作家容易,隻寫讀者想要看到的、迎合讀者;
唯獨做好一個既迎合讀者、又能堅持本我信念的作家最難,難以掌握其中的微妙平衡。
我們很多人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
自己的主觀喜好去寫文字、小說,
要麼感情太多、要麼感情太少,
而不是以讀者、看客的心態去寫,
也不是按照他們的閱讀需求去寫。
寫文同樣也分感性、理性,這就是差別所在把。
其實這種性格的人並不適合寫作,
這類人寫的東西 ,
要麼默默無聞、要麼轟動一時,
太極端化的結果。
每一位寫小說的人都是思想者,
隻是境界高低而已,
境界的高低並不代表水平的高低。
我們都應該學著去尊重。
每一個寫文的人都是一個獨特的思想者,
你沒有讀懂 隻是因為你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
【關於牧碑居士】
要麼在絕望中崛起、要麼逆境中沉淪。
我開始嚐試著用一種全新的定義去詮釋自己、關於90後。
我崇尚進退有度、左右有序的生活。
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徘徊、包括文字。
我不是一個物質的人、但這是一個物質的世界。
每個人都應該有所堅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我還站在這熟悉的十字路口,寫著這剪不斷、理不清的文字,
心中的茫然一如既往,不知哪的方向往哪走,
我一直都是一個迷途的孩子.每當微風吹起,
我便開始順著風的方向開始行走,哪怕又是一段流浪......
曾經一直想要做一把鋒利的劍,棱角分明、個性鮮明,
可以鏟除一切不平、蕩平所有不公,
隻是這把雙刃劍太過鋒芒必露,未傷人先傷己.
後來才懂 重劍無鋒、大智若愚、大拙勝於巧
並不是為了想要嘩眾取寵、也不是為了想標新立異、
更不希望這成為一場自編自演的鬧劇,
隻是想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