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客棧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82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客棧為古代酒店的稱號,是為了滿足人們外出郊遊或遠行的需要而出現的。客棧設備較簡陋的旅館,有的兼供客商堆貨並代辦轉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一回:“船已到了上海,泊了碼頭,一班挑夫、車夫,與及客棧裏的接客夥友,都一哄上船,招攬生意。”魯迅《偽自由書·<殺錯了人>異議》:“北京城裏,連飯店客棧中,都滿布了偵探。”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曾思懿:(慘淒淒地)有人說在濟南街上碰見他,又有人說在天津一個小客棧看見他。”
【詩歌中的客棧】
做人就象是一家客棧
每個早晨,都是一位新來的客人
喜悅、沮喪、卑鄙
一瞬的覺悟來臨
就像一個意外的訪客
歡迎和招待每一位客人!
即使他們是一群悲傷之徒
來掃蕩你的客房
將家具一掃而光
但你要款待每一位賓客
他或許會為你打掃
並帶來新的喜悅
如果是陰暗的思想、羞恥和怨恨
你也要在門口笑臉相迎
邀請他們進來
無論誰來,都要感激
因為每一位都是
由世外派來
指引你的向導
——魯米(MolangJalaluddinRumi)詩選
莫拉維·賈拉魯丁·魯米波(斯語:مولاناجلالالدینمحمدرومی,土耳其語:Mevlâ;nâ;Celâ;leddinMehmedRumi,1207年9月30日-1273年12月17日),常簡稱魯米,伊斯蘭教蘇菲派神秘主義詩人、教法學家,生活於13世紀塞爾柱帝國統治下的波斯。
魯米出生於呼羅珊境內的巴爾赫,逝世於今日土耳其境內的孔亞。他一生主要以波斯語寫作,也有少量以阿拉伯語、希臘語寫出的作品。他與菲爾多西、薩迪、哈菲茲齊名,有“詩壇四柱”之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2007年為“國際魯米年”,以紀念其出生8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