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楔子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84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第一卷浩穹
第一章 莫劍門
道法莫劍門,悠悠白雲山。
白雲山高如白雲,萬丈千重浩此間。
深入雲端十三峰,千年茫茫為道仙。
自古迷局多,通天不通天。
白雲山脈位於中原地帶,中原地帶自古以來就有浩然仙氣,有了仙山就有仙氣,這樣才算得上是名山。
白雲山方圓八百裏,高入雲霄,其中有十三峰高出雲端之上。天長日久,這些山峰巧吸日月之精華,終得靈氣,縹緲於白雲之間。
十三峰得天地恩賜,然白雲山脈,除十三峰外,另有四十九山,這諸多奇山秀林、巧澗飛瀑、懸崖絕壁,如真如幻。其中飛禽走獸伴隨每日晨鍾暮鼓,更如仙境。這十三峰分別是:朝霞峰、落霞峰、觀星峰、近月峰;臥龍峰、升雀峰、磐虎峰、地玄峰;泰金峰、杉木峰、水簾峰、烽火峰、土靈峰。
有一儒生,家貧如洗。為讓母親減疾,儒生獨自一人入山采藥。不料其間迷路,誤入臥龍峰。臥龍峰後山有一洞,曰“通天”。儒生入洞,巧得一書,如獲至寶。三日研究,方知其意。原來此書無名,卻記載天文、地理、武學、醫學、兵法、計謀、占卜等—可謂是包羅萬象,精之又精。過十日,儒生記起家有疾母,慚愧慌返,母逝多日,屍臭半裏。儒生葬母守孝三載,重返通天洞,從此出家,以臥龍為號,稱臥龍道人。臥龍道人潛心修行,五十載大成。臥龍喜劍,劍法精絕。天文、地理等皆有所成。
出關之日,天顯異象,忽降一物,落入通天洞。臥龍道人觀之,不識。此物乃劍,非劍,此物乃刀,非刀;不似棒,不似條,樸而怪。
臥龍道人敬天降神物,惜不識,喚之為“莫劍”。莫劍之意,非凡塵所有,乃劍之鼻祖。出關後,臥龍道人收三個弟子。三個弟子之中,一人天賦極高,計謀、占卜之術青出於藍,可惜三十年後歸隱山林從此不出;一人資質平平,卻專愛地理,十年後學有所成,拜別臥龍,雲遊天下,自此不知蹤跡;第三人乃奇詭怪才,十載之中,非但學盡臥龍所授絕學,且收了十三人為徒,創建莫劍門,自取道號玄葉,玄葉一生之中,他所領導莫劍門成為正邪兩道公認盟主,也是臥龍道人三個弟子中最具德才兼備之人。臥龍道人見愛徒有此成就,自知平生夙願已成,自此,臥龍道人進人通天洞修行,不問世事。
臥龍閉關後,玄葉道人所創莫劍門在數年之中,便天下聞名,與當時夢澤寺、令狐家族、鳳駝山齊名,成為修道四大派之一。玄葉道人道行之深,劍法造詣之詭之異,除閉關通天洞的臥龍道人之外,一時無兩。尤其是所創十三人劍陣,此劍陣由十三峰首座聯手完成,威力之大,令人難以想象。莫劍門也被天下門派尊稱正派泰鬥。
玄葉道人最為傑出之事,除開宗立派外,名揚天下的便是他動用了一次莫劍斬殺魔道高手七名,身負重傷,過三日仙逝。玄葉道人壽兩百十一歲,臨終前有遺言,“如不是莫劍門麵臨滅頂之災,後代弟子萬萬不可動用莫劍,否則生靈塗炭,蒼生危矣”。
至於此劍是否仙靈之氣過重,凡俗之胎承受不起,還是浩然正氣之劍附有眾生芸芸之邪氣,若非道行至化境,不可用莫劍對敵?此間疑團諸多,弟子們敢想而不敢探究。也成為莫劍門三大禁令之一。
玄葉道人所收十三人,道行皆有所成,但不可和玄葉相比。第二代掌門三青道人謹遵祖訓,以白雲山脈主峰臥龍峰為莫劍門龍葉殿,主事之用,其餘諸峰各選一道行造詣深者擔任首座,各峰皆可收徒傳藝。入峰者必經挑選,天資卓越者可進入十三峰,餘者皆分遣至四十九山,又尊臥龍道人為莫祖,莫劍門創立者玄葉道人為莫子。
玄葉道人之後十數代弟子,皆碌碌無為,唯有祖宗保留下的名望維持著四大門派的威名,但其地位及聲望遠不如其他三大派。莫劍門一直處於尷尬境地,可謂人才凋零,廖如星辰。直至九百年前驚現一位驚豔絕倫的天縱奇才,此人名喚俞華,是個孤兒,十一歲時被雲遊天下的莫劍門掌門將其帶入莫劍門。被帶入莫劍門的俞華聰明絕倫,深得掌門喜愛,故傳道法。俞華三年將尊師所傳盡皆學成,十九歲大成,又將莫劍劍法加以完善,發揮至高無上威力,劍氣可調動十三峰靈氣為劍所用,又將機關暗道、護山劍陣改至極致,不以人隊對敵,卻以十三峰靈氣為劍陣,威力比祖師玄葉道人所創劍陣更具毀滅性,比通天洞中那神秘莫測的莫劍更可怕數倍之多。劍陣創立後數載,不到三十歲的天縱奇才,便英年早逝。下一任接任掌門尊稱這位奇才為莫空,莫空道行直追昔年玄葉。莫空之後六百年,莫劍門更無一人有當年祖師之才,所處境地依舊和先輩一般無二,威名還得靠莫空道人所遺留下的餘威。自此,莫劍門最為炫耀之能便隻有莫空所創“十三劍靈”。
然六十年前年前,莫劍門發生一件大事,掌門雲清道人突然暴斃,十三個弟子中,三人失蹤,一人被處死,四人被囚禁,剩下五人,一人繼承掌門之位,另外四人分別成為升雀峰、磐虎峰、地玄峰和杉木峰首座,這四峰實力、權力皆為莫劍門之最。
這場大亂幾乎導致莫劍門毀於一旦。有人懷疑此事為門派弟子為爭名奪利而巧設陰謀,可是第二年,那所剩五人中兩人因意外死於非命,一人遭天譴,一人與人決戰被殺,餘下一人或到現在,便是當今莫劍門掌門玄修真人。據說此人道行深不可測,已然成為當今天下正邪兩道四大高手之一。
白雲山南麵七百裏,有一無名高山,此山高一千四百丈,遠看巍峨壯麗,乃一山脈。藍天白雲之下,山頂皚皚白雪,白雪挨著白雲,如夢如幻。皚皚白雪之下,樹木長青,參天古木,猿猴野獸嘶叫之聲不絕於耳,這個山頭傳到那個山頭,不時就可以看見那嘶叫聲方向的樹木一陣搖晃,然後就聽見野獸的戰鬥聲和樹木哢嚓的斷裂聲。山中各種奇形怪狀的飛禽伴隨著野獸的騷動穿林而出,盤旋天際。
然而,在這如同戰場一般的地方,竟有一個湖泊,湖泊處於四麵環山的低窪處,處於密密麻麻的參天古樹包圍之中。湖泊不大,隻有五十丈,此時湖泊之上有淡淡的霧,霧鋪在湖泊上,就像泡沫似的,湖水隱而不現,處在霧中,看不清楚湖水什麼模樣。
淡霧飄在湖上,在風中打著旋,朝湖中心刮過去。
淡霧散去,湖水盤著一個細小的漩渦,這細小的漩渦在清澈的湖心就像一粒珍珠。湖心有一竹筏,嶄新的竹筏長一丈三尺,寬四尺,由於無人劃槳,所以竹筏才停在湖心。不是因為沒有人,而是有一個人人睡在竹筏上。
這是一個少女,一個人就在這樣的荒山野嶺中的湖泊之中獨自一人玩耍嬉戲,膽子忒也大了。
一張絕世的臉。但是,這張臉卻微帶病容,有幾分憔悴,眼神哀傷,就像清泉之中的波紋。這也是一張素顏,沒有一絲粉妝豔抹過的痕跡,一點也沒有。烏黑長發撒落於筏,發絲輕輕,輕輕搖曳,因為有風吹起來,漣漪和筏上的烏發一靜一動,一清一黑。長發沒有鳳釵玉簪來點綴這一頭漂亮的黑發,假如有一絲一毫凡間俗物裝飾,反而要玷汙了這如墨一般長長的黑發。黑發輕動,微帶病容的臉仰望藍天。
竹筏在湖心,湖泊在群山環抱之中,蔥蔥樹木包圍著這清澈、平靜而又安詳的湖泊。
但是這絕景之中,那隨著風打著旋的淡霧刮到她的臉上的時候,那張原本微帶病容的臉突然間就好像水麵的鏡子一樣淡了,和水融為一體,那烏黑的長發和著竹筏、她的衣裙,都和水融為一體,然後淡霧散去,天又變得陽光明媚。
隻是,那淡去的霧隨著流動的水朝下遊流淌,不一會功夫,就和越來越急的流水朝前翻滾,奔流而下。隻是,那淡霧化成的少女卻不見了蹤影,隻有流淌的水中有一團幾乎看不見卻又有拳頭大小的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