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69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盤古之後第三位誕生的大神叫做後土。便是現在非常有名的後土皇地祇,又稱後土娘娘。她掌陰陽,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禦”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後土”,俗稱“後土娘娘”。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對應,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後土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禮記·都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古代人們生括有賴於地,故“親於地”,並加以“美報、獻祭”,遂有“後土”崇拜,大約始於春秋時期。《國語·魯語》說神明是共工的兒子,能平定九州,成為地神。《左傳》又說是神的名稱:“土正曰後土”《周禮·大司樂》稱“地示”。《禮·月令》稱“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後土”。
上古時代,後既可指有天下的“天子”,如夏後氏,又稱諸侯,如風後、後羿,最早的“後土”,是炎帝的後代。《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生炎居。。。。。。共工生後土,後土生噎嗚,噎嗚生歲十有二。後土皇地祗
《大荒北經》:“後土生信,信生誇父。”誇父是最後一代炎帝,當時“神農氏世衰”,而後軒轅代之,為黃帝。到誇父為止,炎帝都是有天下的共主。《國語。魯語上》說:“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四後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土地神祀後土,起自後“平九土”的功績。《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土正曰後土。”“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後土,此其二祀也。。。。。。”共工之子術器處於江水,後土則在九州腹心地區承共工之位,為炎帝。黃帝之子昌意降處江水,也表示不居帝位。
《帝王世紀》帝嚳“以句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玄冥為水正,後土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職而治諸侯。。。。。。”顓頊時有“南正重”、“火正黎”,帝嚳設“五行之官”可信。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所述五祀,即講這五行之官的來曆。少暤氏四叔重、該、修、熙“實能金、木及水”,所以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與熙為玄冥,也就是木正、金正、水正的稱呼。《山海經》四方之神東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可知這些官名、神名最初為真人,因他們有功,被後來的人祭祀,以其稱號為官名。羲和為少昊妻,堯時羲、和分為四,夏代羲和是官名。後土也是同理,其為炎帝遠在黃帝以前,後為官名,我們忘記其本來的身份了,隻稱作是“田官”,不全麵。
《呂氏春秋》、《淮南子》、《禮記》等到書記五方天帝及其佐神,中央土,黃帝,後土為佐神。後土的“土”字與黃帝的“土”德一致,被聯係在一起。《淮南子。天文》:“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治四方。”又《時則》:“中央之極。。。。。。黃帝、後土之所司者,萬二千裏。”這是後土作為神的第二個階段。這是憑空編造的,與後土其人無關,而是由後來的土正附會出來的。
後土被奉為社神,時代當在遠古時代,與黃帝同列中央之神,時代當在周代後期。漢建“後土祠”,祠黃帝之佐神,與社神的地位不同。皇天後土對稱,就是這一觀念的體現。公元443年,北魏遺官去今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嘎仙洞告祭祖先舊墟,刻下祝文,其中有“皇皇帝天,皇皇後土”。天為陽,地為陰,帝又與後相對,於是後土成了女神。山西介休有後土廟,祠後土娘娘,這是封建時代後土作為神的又一個分階段。民間稱“土地爺”,仍是男神。瑪雅、古希臘地神為地母,而古埃及地神是拉的兒子。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土地”是陰性,德語“土地”是中性,俄語“土地”是陰性,而今“大地母親”早已成為人類共同的觀念了。
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人們稱大地是“人類的母親”。因此,後土被奉為社神。遠古時代,與黃帝同列中央之神,漢建“後土祠”,有“皇皇帝天,皇皇後土”之說。天為陽,地為陰,帝又與後相對,於是後土成了女神。而今稱為“大地母親”。
由於古人認為天陽地陰,加上《楚辭》的流傳,因此又有後土神主掌幽都的說法;這種說法也因此不易消失。既然東漢王逸《楚辭》注:“幽都,地下後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因此,早在唐宋以來,古人常在建墓、上墳或舉行喪禮時,也已把祀後土神相沿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