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妃子 二十五 朱由校妃子之張皇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83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張皇後與春秋時期的夏姬,魏文帝皇後甄氏,北齊文宣帝皇後李祖娥,隋煬帝皇後蕭氏並稱中國古代五大豔後,由此可見張嫣生的十分美豔動人。她是明天啟元年從全國初選的五千名美女中,連過“八關”選出的第一美女,被冊立為皇後。史載張嫣“頎秀豐整,麵如觀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櫻,鼻如懸膽,皓牙細潔”。
懿安張皇後,名張嫣,字祖娥,小名寶珠,明熹宗之皇後,天啟元年四月被冊立為皇後,為河南祥符人,天啟元年,選後時,被選入宮中。當時15歲。張嫣體態豐滿,被天啟的乳母客氏嫉妒。不願選她做皇後,無奈天啟帝一眼就看中了張氏,封為皇後,其父張國紀在女兒被冊立為皇後之後,父以女貴的被受封為太康伯。
《明史列傳》
明熹宗懿安皇後張氏,祥符(今河南開封)人,父太康伯張國紀。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冊為皇後。性嚴正,數於帝前言太監魏忠賢、乳媼客氏過失。曾召客氏至,欲繩之以法。魏、客恨之,遂誣陷皇後非張國紀生女,蠱惑帝聽。
明熹宗天啟三年。皇後懷有身孕,雖不知是男是女,卻被客氏與魏忠賢暗中陷害而流產,此後張嫣一生未曾再生育。
除去痛恨客氏與魏忠賢兩人的行徑外,皇後張嫣還經常不動聲色的勸諫明熹宗,期望熹宗能“遠小人,進賢人”。明熹宗有次見皇後正手握書卷在讀,便問是讀何書,沒想到張嫣回說“趙高傳”,明熹宗默然不應。
有一次,宮門上有人投書,信中寫滿了魏忠賢的罪狀,魏忠賢懷疑是皇後張嫣之父—張國紀和其朋黨;邵輔忠、孫傑等人在幕後指揮,因而下令大殺東林黨臣,希望藉此動搖張嫣皇後的地位,同時她也希望能將張嫣趕下皇後的位子,好讓自己的侄孫女—魏良卿之女成為皇後。當魏忠賢在大殺東林黨臣時,朝中開始有幾位大臣察覺到魏忠賢的心意,因而紛紛上奏彈劾張國紀等人。
之後明熹宗病危,遺命傳位自己的五弟信王、日後的明思宗朱由檢。而明思宗之所以能夠登基為帝,其中張嫣出了很大的力,因此在明思宗登基之後,尊封自己的嫂嫂張嫣為懿安皇後,同時張嫣也是以此徽號為諡號下葬的。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都城,懿安皇後張嫣,則在自己的寢宮中上吊自殺身亡,殉國明節。清朝世祖順治元年,順治帝命人將張嫣和明熹宗合葬在德陵。弘光元年三月甲申朔己亥十六日,明安宗上懿安皇後諡曰孝哀慈靖恭惠溫貞偕天協聖悊皇後。
懿安皇後下落之迷
李自成率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崇禎帝自溢於煤山。這時,本該在宮中頤養天年的懿安皇後卻下落不明了。這便引起明清之際眾多史家和史書記述者的猜疑。在眾多記載中,持“自繳”一說的最多。不過關於懿安皇後自溢一說,仍存在著分歧。一些史書記載,懿安皇後是在宮中自殺的。當起義軍攻人京城後,“宮中鼎沸,後聞變自溢”。賀宿所著的《鼓安事略》以及納蘭性德的《祿水亭雜識》均持此說,他們的史料來源主要出自宦官王永壽之口。另外,一些史書提及,曾有人看到懿安皇後死於宮中。如在周同穀的《霜猿集》中記載道:“西安張孟堅從賊人宮,親見後死,曾為予言之。”對於懿安皇後自綴一說,有人則認為懿安皇後是被人義救後自溢的。救懿安皇後的人也有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是李岩救的。龔鼎孽《聖後堅貞記》、戴笠《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七、彭孫貽《平寇誌》卷九、王宏《山誌》二集卷九、王用章《甲申日記》、吳梅村《綏寇紀略·通城擊》等書均記載了李岩保護懿安皇後從容自溢的情況。第二種說法認為懿安皇後為劉宗敏所救。談遷在《北遊錄·紀聞》中依據內侍趙璞的說法記載道,當懿安皇後被俘後,劉宗敏對手下將士們說,這是國母,並將其送至外戚張氏家中,但懿安皇後最終還是自繳。第三種說法並沒有點名道姓是誰救了鼓安皇後,隻是通稱為“賊”。
也有史書記載,懿安皇後並沒有自繳,而是喬裝打扮後逃出皇宮。當起義軍攻人北京城後,崇禎皇帝派人到懿安皇後的住所,勸其自裁,但是由於慌亂沒有成功,於是懿安皇後用青衣蒙上頭,徒步走入成國公府第。有的史書還記載,當李自成大軍攻人北京城後,懿安皇後出迎並獻上金銀財寶,至於迎降後的下落,史書中則沒有具體記載。此說在民間流傳甚廣。
還有一些史書記載了懿安皇後是被起義軍俘獲的。不過這些史書之間也有出人。談遷在《國榷》中引楊士聰語稱,懿安皇後被俘後,受到嚴刑拷打並被追問金銀財寶的下落。俞褪《壺東漫錄》引王源《居業堂集》稱,鼓安皇後被俘後立即被殺。王源在《居業堂集》中談到,當攻克北京後,河南尉氏人王大本與其他四人共同俘獲懿安皇後,有人對皇後不遜,王大本大怒:“這是一代國母,怎能胡來?”當即抽刀將皇後殺死,使其雖死卻未受辱。懿安皇後的下落究竟何如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