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茶道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38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第十九章茶道
李愔走後,小玉和一眾宮女就進門了,兩個小宮女利索的將帶血的床單仔細的疊好,拿到門外,遞給兩個年級稍大的嫲嫲,由她們送進宮去複命。
秦越暗自慶幸那床單上的血不是她的,不然她哪裏還有臉見人。
“小玉,昨天你去哪裏了?怎麼進了王府就不見你?”秦越看著這個丫頭就來氣,將她一個人丟在這間房子裏,讓她一整天又饑又渴,昨晚那家夥跑了之後,讓她一個人呆在房間裏害怕的要命,就是不知道她跑到哪裏去了。
“小姐,小玉昨天一進王府,就被吩咐去幫忙,後來又有尚宮嫲嫲管著,不讓來打擾了小姐與王爺的好事,所以,小玉就一直在自己房間裏呆著。”
“你的房間離我這裏遠不遠?”
“不遠,在後麵的院子裏,小姐和王爺住的淩霄閣,下人們是不能住的,隻是服侍的時候才能過來。”小玉說,看來她已經對這裏的情況比較熟了。
“哦,是這樣!難怪看不到你!”秦越也不跟小玉計較了。
“小姐,王爺說讓您穿朝服,就穿這套粉紅色的吧。”小玉已經拿出一套粉紅色的朝服,跟她說。
秦越試了試衣服,顏色不錯,稱得她膚色很健康,隻是領口太大,胸前留了一大片空處,漏出了幾乎半個胸脯,秦越趕緊將衣服換了,要小玉找找有沒有領口小一點的,很可惜,都是大領口的。
“小玉,怎麼這些衣服都這樣啊?”
“小姐,大家都是這樣穿的啊。”小玉很無辜的說。
也是,後宮裏的那些貴妃們,不也一個個穿的顯山露水的嗎,隻是她沒有留意而已,現在自己大婚了,就是已婚婦女,是不是也應該這樣打扮啊?暈倒!
她秦越才不要在這麼多人麵前穿得如此暴露呢,雖然她的身材不錯,絕對是不遜色的,但是,她還是不習慣如此穿著,如果是晚宴妝,自己還勉強可以接受,現在是大白天,要她這樣穿出去,估計走不到半米,她就將頭低到不能再低了。
秦越從一堆抹胸中,找出了一件淺藍色綢緞料的抹胸,胸前用金線繡著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貴氣逼人。她將這件抹胸穿在裏麵,然後將粉紅色朝服穿在外麵,朝服大領口處,正好顯出了抹胸上的鳳凰。
她穿好後,對著鏡子看看了,內衣外穿,不會是從她開始流行的吧?這樣一搭配,不但將胸前封得嚴嚴實實,還增添了衣服的色彩,金色和藍色讓原本的粉紅色朝服更加明媚燦爛。
小玉要給她化妝,她拒絕了,隻是將頭發盤成發髻,在發髻上插上了一隻金色的茶花形釵,釵上墜著細細的金色流蘇,很可愛。
她又在額上貼了紅茶花造型的花紅,讓她原本光潔的額顯得更加漂亮。
她得意的看著自己,明眸皓齒,楚楚動人。
同樣把門口的李愔也看得呆了,原來,一夜之間,小丫頭真的長成了大姑娘,這份氣度,這份優雅,這份高貴,是任何一個王妃都比不了的。
“愔?”秦越發現了站在門口的李愔,正斜著眼睛看她。
“準備好了嗎?”李愔問。
“這樣子行嗎?”秦越問,她很擔心自己的打扮不適宜,畢竟是去見公婆,而且這個公婆不是其他人,是皇上和皇妃,更讓人不放心的是,同時去的還有另外四位新婚的王妃,不知道到時候她們會不會笑自己打扮太過於保守?
“很美。”李愔說完,拉起秦越的手走出了淩霄閣。
拾翠殿中,李世民、楊妃、燕妃、淑妃、韋妃已經依次就座,侍茶的宮女們也一一就位,隻等五位新婚王子及王子妃入殿敬茶。
李愔攜了秦越入殿,進入殿中之後,夫妻二人先跪拜請安,然後,從宮女們手中接過茶杯,給李世民等一一敬茶。
秦越給李世民敬完茶,李世民示意身邊女官,遞給秦越一份禮物。
秦越拿起來看,卻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秦越趕緊跪拜,說道:“父皇陛下龍恩,《蘭亭序》是何等珍貴之物,兒媳受之有愧!”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朕看你也是識字之人,怎麼連王聖的字是真是假都不分了,這本是朕的臨摹本,真本朕自己留著呢。”
秦越道:“隻因父皇的字與王聖的字已經沒有區別,兒媳一時眼拙,沒有看出來。”
李世民又笑道:“朕說你識字,你還真的懂一點,這本臨摹本,朕是花了些時日的,能夠得王聖的精髓之一二,已足以。你替朕好生保管吧。”
秦越謝了又謝。接著給楊妃獻茶。楊妃接過茶,喝了一口,然後親手遞給秦越一副翡翠手鐲。
“越兒,這對鐲子是本宮還是姑娘時,本宮的娘親送的,今天我將它傳給你,你要替我好好的傳承下去。”楊妃說完,替秦越戴上鐲子。
這對鐲子顏色翠碧,質地通透,隱隱的散發著月亮般柔和的光輝,的確是皇家珍品,從隋朝的皇宮傳到李唐的皇宮,現在傳到了她的手上,她有責任將它一代一代傳下去,她能夠做到嗎?
謝過楊妃後,秦越接著給其他幾位皇妃獻茶,也得到了不少禮物。燕妃送的是一條珍珠項鏈,乳白色的珍珠顆顆均勻圓潤,是珍珠中的上上品,極其珍貴。淑妃送的是金鳳係列釵、簪、步搖、金鈿、梳櫛、翠翹等,琳琅滿目。韋妃送的是江南特產的絲綢五匹,質地非常的細膩。
跟著進來的是七王子蔣王李惲和蔣王妃尉遲燕。隻見尉遲燕身著橙色朝服,酥胸微露,體態豐潤,很是美麗。
接著是八王子越王李貞和越王妃司馬姍姍。司馬姍姍一套鵝黃色的朝服,襯得原本身材修長的她,更加婷婷玉立,因為長期習武的緣故,這位王妃眉目間透著男子般英氣,很是俊美。
和九王子晉王李治一起進來的晉王妃王佩環就低調很多,淡藍色朝服,襯得她原本較白的膚色,更加白皙,豐潤的體態,溫和的外表,讓她看起來很親切。她五官不算突出,但是額頭光潔且比較寬,鼻大且直,唇較厚實,比較起來,她的相貌雖不美麗,卻是富貴無比,旺夫之象,難怪以後會成為太子妃,繼而成為皇後。
紀王李慎和紀王妃張燕兒真是一對璧人,讓人驚歎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一出現,將前麵幾對的風采一下子就壓了下去。
各位王子王妃敬獻完茶之後,就在各自的座位上坐下來。
李世民看著這五對新人,真是說不出的高興,說道:“今天各位孩兒攜了各自的新婚娘子來給我這個老頭子敬茶,朕很欣慰。孩子們都長大了,成了家,娶了稱心如意的女子為妃,是做父母最高興的事。今後,你們夫妻間要相敬如賓,相親相愛,兄弟間要互相促進,攜手共進,妯娌間要和睦共處,孝敬公婆,這些都是做兒子兒媳的本分,朕也不多說。過一會,你們的母妃會跟你們再細細談談的。現在,我們隻是喝喝茶,聊聊天吧。”
李世民說完,讓侍茶女官給各位都奉上茶及茶點。
“愔兒,你即將去往益州,這茶原本源自巴蜀之地,你來說說,為什麼大家喜愛喝茶?”
“自先秦到魏晉南北朝,人們對飲茶的認識,主要還限於藥用、解渴、解酒、佐餐、祭祀、養生等方麵,自本朝開始,飲茶從藥用變為飲用,從解渴保健變為重視高尚禮儀的茶宴、茶道、茶禮、茶儀、茶藝,隨著而來的是與此相關聯的茶詩、茶詞、茶曲、茶歌、茶舞、茶畫、茶書法、茶建築等等,因為國泰民安,人們已經將飲茶當成了一種樂趣。甚至有人說:“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征,正所謂:喝茶有益,喝茶有禮,喝茶有道。”
“不錯,茶已經成了人們生活的一種樂趣。惲兒,這茶都怎麼個喝法?”
“飲茶重水,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隻八分耳,煮茶之水必源清、水甘、品活、質輕。品茗要擇器,講究壺或杯的古樸雅致,壺要有美韻,杯要小巧。品茗還要講究人文環境,須領略清風、明月、鬆吟、竹韻、梅開、雪霽等種種妙趣和意境。至於飲茶方法,主要有煮茶法、點茶法、毛茶法、點花茶法、泡茶法等。但不論何種方法,柴炭、鍋釜或器具、火候、色、香、味,都需要處處留神。對於茶葉,也深有講究,許多文人飲茶,有的臨時采集,有的以半成品重新研磨、烤炙,從中體驗自製自食的妙趣。”
“很好!貞兒即將去揚州,淮揚之地,盛產茶葉,也是文人聚集之所,茶葉銷量甚大,對於茶葉的買賣,你怎麼看?”
“茶葉至今仍是自由買賣,如果朝廷能夠對茶稅、貢茶、榷茶、茶馬互市的有關上諭、法令、規定和奏章等做成相應的規定,讓茶葉交易行之有道,便於茶稅的征收管理,茶葉生產、流通,將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有道理。佛教飲茶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而道家飲茶則講究天人和一,從茶壺水沸聲中聽到自然的呼吸,徹悟茶道、天道、人道。茶於我大唐,茶馬互市,加強與回紇、吐蕃之間商貿往來,國人習慣以茶待客、以茶為禮、以茶贈友,足見茶是個寶物,我們要加以重視。治國如同煮茶,都是大學問,你們要好好學習。此去封地,要勤政、愛民,克己、奉公,恪盡職守,盡臣子之職責。切不可造次,凡事低調而為,好自為之吧。都去吧!”李世民說完,自己先起身入帳中。
李愔為首,眾人起身拜別了李世民和眾王妃,各自回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