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每個離家出走的少年背後(1)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5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隨著《情感熱線》的期期刊出,每個情感記者手上的手機真的熱了起來。那個時候大多數人都是用呼機,即使報社的其他記者也都是用呼機。但是報社領導堅決地給每一位情感記者配了手機。
“比如一個人要自殺,那個時候如果給你的呼機留言,你再回過去,是不是耽誤時間?萬一就在這種打過去回過來的過程中,出什麼問題,誰負責?對於情感記者,很多時候是人命關天的事啊。”報社老總動情地說。老總希望情感記者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因為很多人往往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傾訴的****。
這是一個工作製度嗎?如果是,未免有一些殘忍。相當於一個人24小時都在工作的狀態中。所以老總也隻是口頭說說,並未強製執行。但是情感記者們為了找到更多更精彩的故事,也是會自覺開機的。事關碗飯。你當然也可以關機,但是那些讀者通常會順著報上的電話打一通,你關了,萬一好線索到別人那裏了呢?萬一是個轟動性的新聞呢?當然,情感記者這條線轟動性的新聞其實很少,多是一些雞零狗碎的家務事。即使是一些家務事,每一家也有每一家的不同,即使是不幸,不幸的理由也會不同,即使理由差不多細節也會不一樣,即使細節也有雷同,每個主人公的態度也會不同。
開始會有很多的新鮮感,你永遠不知道電話另一端會冒出一個什麼樣子的故事。自從辛蕪艾做了情感記者以來,她好長時間不看電視劇了。生活遠遠比電視劇要精彩得多。她有一種感覺,她整天都生活在電視劇裏。
許媽媽的電話就是深夜打進來的。已經十一點多了,許媽媽在電話那頭哭。“我的孩子,我的馬上就要高考的孩子,離家出走了,這是他第二次離家出走。”許媽媽把講述地點定在孩子的學校,還邀請老師一起參加。她覺得孩子出走,校方有責。一報學校名,辛蕪艾就愣住了,那是她的母校。一所著名的省重點學校。
本來,這個孩子離家出走的事情,可以歸口到社會新聞。辛蕪艾完全可以說:請撥我們的新聞熱線……但是她敏感地覺得這背後一定有一個情感故事。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沒有有問題的孩子隻有有問題的家長。還有,故事發生在她的母校,她曾經生活學習過的地方,有一種力量牽引著她,不得不去。
快到母校的時候,辛蕪艾明顯有一些心跳加速。就像去見一個老情人。她化了淡淡的妝,少有的。一般情況下她不化妝的,化妝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況且又不是需要出鏡。
一進大門的那棟教學大樓,當年的設計還是征求了他們每個同學的意見的。左邊的小紅樓是德國人留下的,盡顯曆史的滄桑與名校的貴氣,校長和老師們就在那裏辦公。穿過小花壇,辛蕪艾徑直往教學樓走去。一步一步,踏著回憶。
當年她也曾被壓在這裏補習數學和化學。幫她補學化的老師培養過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的冠軍,幫她補數學的老師是另一個班上的,曾同時有幾個孩子在他那裏補,包括副市長的女兒在內,後來有一天晚上補習結束後一個女孩子騎自行車回家,不幸遇到車禍,眼珠都摘了一隻……青春,對於他們這波人中國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就是繼承父母的人生理想為父母增光,沒有自我。像傀儡一樣夢遊。
她走近這座紅色的小樓,有一些往昔的寒意襲來。約定的地點是在二樓的會議室。扶著樓梯上去,就有一個人很熱情地招呼:辛記者吧。抬眼一看,居然是中學時代的生物老師王老師,除了老了一些,模子身形一點都沒有變。他一點都不記得她了,叫她辛記者。很奇怪,他怎麼知道她是辛記者?
“許叢瑞的媽媽在會議室裏等著您,她說您已經來了,在校門口打電話給她了,我猜就是您。”多麼客氣的話,您您您的,當年可不是這樣。還不是為了保全學校的聲譽,害怕做負麵報道。準確地說,辛記者是被王老師迎進會議室的,許媽媽坐在會議室裏,很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