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為誰念  胡言紅與黑——念於連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467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本人這兩天沒事閑得終於將著名的《紅與黑》看完了,從小便聽說這本書很難理解,長大點看比較合適,於是本人真的很聽話得直到今天才讀這本聖書,我就害怕看不懂書,可發現依舊沒看懂……
    這本書真的讓我愛不釋手,或許這20年來我讀的書不少,但真正令我有所感悟的書沒幾本,而《紅與黑》絕對是其中一本。她的結局很悲,可我讀的時候沒有哭,然後在看過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流下了眼淚,本人現在已思考此書長達60個小時有餘,連做夢都在思考……可能是我太笨,現在依舊沒解“其中味”,我確定此書必定廢了我幾億個腦細胞。
    不知為何,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我的心像犯了罪似的,內心充滿罪惡。或許是起初看此書時YY過,我的確褻瀆過這本小說,至今依舊在懺悔;又或許是這20年來犯過太多的錯誤,讓我的心充滿矛盾。總之我必須祈求上帝,求他能夠寬恕我,原諒我。
    在我看來,《紅與黑》就如同一本《聖經》,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光輝,既不光明,也不陰暗,總之那個光芒很神聖。
    對於這書,我本有很多話要說,可落筆的時候卻發現什麼也寫不出來,我現在就像是一隻迷途的羔羊在茫茫的草原上,然而卻不知道應該去哪個方向。神啊,告訴我,為何看完這本書我會如此茫然,我從沒有這麼茫然過,尤其是看到此書目錄下的那行字“獻給幸福的少數人”,我更加困惑了……
    紅與黑,這兩個顏色對比起來是如此強烈,這是一組多麼矛盾的色彩!紅色是那麼鮮豔,代表熱情,而黑色卻是那麼陰暗……然而當他們匹配在一起,竟是如此協調,給人的感覺是那麼高貴……人的一生不就是披著紅與黑的色彩嗎?
    在小說中,無處不透出紅與黑的色澤,無論是當時法國的政體、宗教、階級,還是人們的思想與感情。
    當時正處於拿破侖倒台,波旁王朝複辟的非常時期,這是一個如此矛盾的年代,或許紅色代表了拿破倫時代的紅色軍裝,黑色則是門閥製度下的教士的黑袍。而當時各個黨派的競爭又非常激烈與尖銳,一邊是保皇黨,一邊是自由黨,還有什麼雅各賓派、立憲派、吉倫特派什麼的,我也搞不清楚,總之在我看來,紅色應該代表當時崇尚自由這類新思想的那群人,而黑色則代表著保守的維護封建專製製度的那群人。又或許紅色代表反複辟的小資產階級者,而黑色則是大貴族,大資產階級者等等。
    而咱們的男主人公更是紅與黑的矛盾個體,他的一生充滿無奈,可惜的是,他的人生還未起步,便離開了人世……可他在死時卻又是幸福的……
    他——於連,是徹底的平民,一個平凡木匠的兒子,卻有著驚人的才智,有著非凡的相貌,更有著與生俱來的驕傲的貴族氣質,並且有著不甘隻做貧民的野心!在人群中是那麼耀眼顯赫,真的很矛盾……
    他明明說,他一生隻信奉3本書,為了這三本書,他可以豁出性命,包括《懺悔錄》、《聖赫勒拿島回憶錄》和《可蘭經》,可他卻分明說,他非常討厭盧梭,不知是一時的氣話,還是真的……
    他明明是個神學者,想要當教士,然而他卻是個不信神者!他可以將《聖經》倒背如流,理解的極為透徹,然而他卻非常厭惡《聖經》,他說那裏的天主太殘暴了……
    他明明是那麼的崇拜拿破侖,然而他卻活在這個複辟的年代,麵對現實,他隻能選擇去做教士,而不是士兵……
    然而在他19歲至22歲的時候,經曆了兩個女子,這也是他一生經曆的兩個女子。第一個便是比他大十幾歲的德·萊納夫人,第二個便是馬蒂爾德小姐。這兩個完全不同的女子,內心卻有著相似之處,是對於連愛的執著,內心更產生同一種想法:死在於連手上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其實於連的一生真的很幸福,起碼有兩個非同尋常的貴族女人深愛著他,愛他愛得能夠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雖然這兩段愛情都很扭曲,以至我現在都在懷疑這是否是真正的愛情……
    德·萊納夫人(此名翻譯有N版)很溫柔,很善良,是一個沒有任何算計的女人,她在認識於連之前,都未曾感受過愛情,16歲的時候便被安排好,一直以來隻是和丈夫過著平凡的日子,直到認識於連,她第一次感到心跳臉紅,她第一次嚐到“心動”的滋味。她與於連的愛很純很簡單,那時的於連才19歲,是個懵懂的少年,剛來到這個社會,是夫人家的家庭教師,內心充滿著未知,他雖然內心充滿對貴族的厭惡,但還算是個簡單的人(其實不簡單),就這樣兩個簡單的人相遇了,這造就了一段比較純美的愛情,他們因偷情而感到歡樂,內心充滿叛逆,而於連的年輕更讓他初次嚐到征服一個女人的快感。但不知為何,我對德·萊納夫人的印象卻並不深刻……
    相比之下,我對馬蒂爾德小姐的印象卻非常深刻,這個高傲得不能再高傲的女子,她有著純正的貴族的血統,有著渾然天成的優雅舉止,有著高超的智商,恨不得全巴黎的男貴族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就是這樣的女子,卻痛恨上流社會,他覺得上流社會的男士們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虛偽與偽善的構成體……千萬個人給她寫的情書在她眼裏像是一個人寫出來的,就在這個時候,她遇到了於連,這個與別的男子完全不同的男子在人群中是那麼突出……
    可這時的於連也不是當時那個較為純真的男孩,他理解了上流社會的陰暗,更學習到上流社會的虛偽和諂媚,他覺得馬蒂爾德小姐不可能真心喜歡他,這絕對是一場陰謀,馬蒂爾德隻是為了嘲笑他,讓他出醜罷了!他對她充滿著猜忌,他對她處處小心,他對她充滿戒備,於是這便誕生了一段在高智商人之間的富有頭腦的帶有戰爭性色彩的愛情……或許這也不叫愛情,隻是一時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產生的衝動……
    他——於連在當時隻不過是馬蒂爾德小姐父親的一個小小的秘書,他和她之間的感情是不被允許的,而且馬蒂爾德小姐已有未婚夫……然而她卻發現自己真的愛上了於連,可是因為她的一身傲氣她是不可能承認她愛上他的,她不可能屈服於他,馬蒂爾德小姐在愛情觀上有著區別於其他女子的強悍……而於連,說實在的,我至今都未能領悟他到底愛不愛馬蒂爾德……在離開她的時候,於連是那麼的痛苦,當馬蒂爾德和別的男子在一起時,他的醋意是那麼大……這分明是愛著啊,可他卻好像又不愛……他接近馬蒂爾德的原因又好像隻是因為他有野心,的確,馬蒂爾德是個相當有資本能使他成功擠進上流社會的工具,而馬蒂爾德也願意成為這個工具……
    總之,於連和馬蒂爾德的愛情充滿著算計,兩個人相互算計著對方的心理,是的,他們的性格很相似,可這樣的愛情真的很累……至於根源,便是因為他們的地位權勢不同……
    可我非常無法容忍的是於連的那句話——“我企圖殺死的那個人將是唯一真心為我的死而哭泣的人”。那“唯一真心”指的便是德·萊納夫人,直到最後,直到最後……獄中的於連依舊對馬蒂爾德存在懷疑,他依舊不信任她!然而,於連真的愛著德·萊納夫人?如果不是這件事,我覺得他非常愛德·萊納夫人。
    事情是這樣的,就在馬蒂爾德的父親同意讓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並且將一切都安排很妥善的時候,那時於連的前途真是一片光明,可好景不長,這時遠方的德·萊納夫人被她所信奉的天主教會逼迫寫一封誣告於連的信,而夫人竟同意了,因為教主告訴她這麼寫可以讓她得到上帝的原諒……
    當馬蒂爾德的父親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大怒,他怎能將自己心愛的女兒嫁給信上所寫的那個無恥之徒?!!一切都毀了,於連的前程完全毀了!
    而於連因一時的衝動竟犯下摧毀他一生的重大錯誤!他竟狂奔到德·萊納夫人那裏,並朝她開了兩槍!!那可是德·萊納夫人啊,那是你於連一生至愛的女人啊!雖然當初你於連隻作為德·萊納夫人的情夫,可你們是彼此真心相愛啊!原來在榮耀與名聲麵前,愛情根本什麼都不是……
    事情按規律般進行著,你於連入獄了……馬蒂爾德得知以後,夜夜在你身旁守護著你,夜夜在你身旁哭泣,為你日夜奔波,她憑借自己的個人力量,找到了幾乎能幫助你出獄的所有人,大權貴也好,大教主也好,她不惜一切代價,無論如今的自己多麼憔悴,她唯一的信念就是幫你出獄,不管自己的死活。
    而於連呢?他對馬蒂爾德的行為沒有絲毫感動,而是有些惱火,他實在無法承受如此帶有英雄主義色彩的愛情,為何在這個時候,你馬蒂爾德的愛情還要那麼偉大?為何你對我的愛需要得到別人的讚賞?!你馬蒂爾德在這個時候還要在別人心中樹立傑出女性的形象?!
    是的,你於連覺得馬蒂爾德很虛假,可是她為你做的一切都是真的,為何你於連不能理解呢?!或許,壓根存在你骨子裏的思想便是貴族為平民付出真心是不可能的……
    讀者難受也沒用,因為當時於連的心中隻容納一個人,那就是德·萊納夫人,馬蒂爾德對他說的好多話他根本聽不進去,因為思緒不在她身上。那時的我更茫然了,他後來對夫人的感情是愛嗎?還是內心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懺悔呢?可事實如此,當於連麵對兩個女子,最終選擇的是德·萊納夫人。
    而德·萊納夫人也沒因於連那兩槍而死去,當她與於連在獄中重逢時,他們之間的愛情火焰再度被點燃,於連對她依舊心動,就如當初那個19歲的男孩,那種心動是純潔的、溫馨的、神聖的,沒有夾著絲毫的利益。
    或許在麵臨死亡之前,需要便是這種純樸而平靜的愛情,那時的於連很幸福,他的心又充滿童真,他此時此刻再也沒有想進入上流社會的野心……而馬蒂爾德那既充滿心機卻又處處體現偉大的愛情,於連他承受不起,他太累了……
    於連說過,他的愛是自私的,所以他不能同時愛著兩個人……可我人生第一次,我希望一個男子能同時愛著兩個女子,但於連不可能是那種人,他的愛專一而深情……可是,於連,你不要那麼冷落馬蒂爾德,好不好?你不要趕她走,好不好?或許她真的很膩味你,是因為她太愛你……她和你吵架,還不是因為內心對德·萊納夫人充滿嫉妒卻不能說出口,隻能將怨恨發泄在你身上?!馬蒂爾德真的很愛很愛你……
    那個時候,我才覺得,或許你於連根本就沒有愛過馬蒂爾德小姐,你隻是想征服她的驕傲而已……
    德·萊納夫人是幸福的,她深愛的那個男子也同樣深愛著她。她的結局很委婉,書上隻是說,德·萊納夫人信守諾言,她絲毫沒有企圖自殺;然而,於連死後三天,她擁抱著孩子們死去。那時的夫人應該很幸福吧,她可以與她心愛的人在另一個地方重逢了。
    馬蒂爾德小姐的結局書中沒有明說,隻說她親手埋葬了於連的頭顱……但她之前的未婚夫死了,馬蒂爾德的生活會怎樣呢?有一天她是否會忘記於連呢?
    於連!其實你真的很可惡!你他媽身為一個平民憑什麼有想進入上流社會的想法?如果你沒有野心,你不可能在22歲就死掉!你他媽的憑什麼有那麼過人的才華?你長得那麼漂亮做什麼?!你要知道,即使有成千上萬的貴族女子看上你,你也不會有好下場!
    當時的社會不可能讓你這麼個木匠兒子成為貴族,馬蒂爾德再有能力也不能拯救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你的想法你的行為不被當時的社會所認可,他們想方設法知你於死地,你懂不懂?!如果你本身是貴族,那麼你早就從獄裏出來了,因為首先你想殺的人沒有死,況且可以為你找出各種理由說你是一時激動,甚至說你當時隻是精神失常,總之你要是貴族你早脫身了,可你不是!
    於連啊於連,為何你離開人世的時候隻有22歲……
    有人說在這個充滿政治階級鬥爭的小說裏,根本不存在愛情,隻有永恒的利益。
    也有人說,這本小說體現了真正的愛情,或許於連和夫人的感情代表紅色,而與馬蒂爾德的愛情代表黑色。
    紅與黑,在小說裏到底代表什麼?金錢?權勢?欲望?野心?還是虛偽?
    有的時候,真覺得這兩種顏色很陰暗,怪不得我們時常將紅色配給黑色時,還需要加點白色,白色代表純潔,白色還能帶給人一絲幻想……但紅與黑沒有幻想,有的隻是現實!
    而我隻覺得,《紅與黑》就是紅與黑,她是無解的。
    這兩天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或許於連是太愛萊納夫人了,所以才朝她開了兩槍,殺她是因為愛她……誰可以容忍自己最愛的人竟會如此詆毀自己,誣蔑自己?然而就因為沒將萊納夫人殺死,於連最終自己選擇了死亡……
    於是我總結了一句話:殺你是因為我愛你,但當我發現我無法殺死你時,我選擇自己離去。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