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 錯落時空 第四章 龍降寺之謎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501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看到張世文近來,扁頭哥哥的師傅兩眼仿佛都要噴出火來了,但是他卻仰頭哈哈大笑起來,“老鬼,你的命夠長的阿,當年的那把火居然沒有燒死你;你千方百計討好師傅不就是想讓師傅把掌門的位置傳給你嗎,但沒想到今天我能從你手上把這信物給搶到吧。”
聽了這話,張世文不僅搖了搖頭道:“世武,這麼多年來你真的一點都沒有變,當年做出這樣的事情你不僅沒有一點悔意,而且現在居然還敢變本加厲偷盜掌門信物。當年師傅就是看出你心術不正,怕把掌門之位傳給你後禍害無窮,所以命我暫時代為攝教,督促各位師弟的修行;他老人家可以放心的閉關參研祖師爺留下的筆記,尋找師門信物的玉佩和玉佩中蘊含的秘密。想不到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全然不顧師傅對你的恩重如山,居然敢一把火把整個寺院給燒了,師傅和十三位師弟全部喪生在火海中,隻有我和五師弟下山采購糧食才幸免此難。從那時起我和五師第就發誓不論走到哪裏都要把你給抓住,我們要問問你到底是怎麼忍心下此毒手,把師傅和眾位朝夕相處的師弟就給害了。”
三十年前的龍降廟。這是一片處於蘇皖兩省交界的山區,屬於大別山脈的餘脈,雖然山不是很高,但由於交通不便,與外界的聯係也較少,算是比較閉賽的地方了。在外麵正是抗日戰爭如火如荼的時候,而廟中掌教的主持圓空大師也十分關心外麵的戰況,不時的打發自己的弟子出去打探消息,而這座廟其實已經成為周邊遊擊隊的地下情報站,還會不時有些在戰場上受傷的戰士會被送到這裏來養傷。山下的張集小鎮由於處於鐵路沿線,為了確保鐵路線的安全,日本人也在這裏駐紮了一個小隊,小隊長由於比較肥胖,被人背後戲稱為“豬頭小隊長”。
雖然這個山本武太郎被人稱為豬頭小隊長,其實他在日本是在大學教曆史的一名青年教師,特別對中國的明文化有較為深刻的研究造詣。他會經常上山來與圓空大師下棋論道,為了保護寺中的徒眾與養傷的戰士,圓空大師也不得不和他周旋,陪他下棋談古論今,這樣也可以從他的口中了解到不少的戰局戰況。
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由於戰亂和饑荒的原因,攜家從潤州的丹陽遷徙到龍山地區,由於家境貧寒一直以替人做工為生,當時這座“龍降廟”隻是一個破落的無名小廟,朱元璋一家就一直寄居在這裏,直至他的父親朱五四;一天晚上家中已經斷糧,朱五四去山下的糧店準備佘點糧食回來,因為老婆這兩天就要生了,當天晚上朱五四出去沒多久就開始風雨大作,雷電交加,風雨中的破廟顯得搖搖欲墜,山門根本擋不住山風的侵襲,被吹開的山門直向裏麵灌風,朱五四的媳婦挺著大肚子掙紮著想起來把山門給關上,走到山門口的時候一道閃電迎頭劈下,她隱約看見閃電中好像有一條龍向自己衝多來,緊接著她就被雷給打昏了過去。醒來的時候,朱氏聽見有嬰兒的哇哇哭聲,原來就在她昏迷的時候孩子已經出生,朱氏咬牙掙紮著把臍帶咬斷,這時候朱五四也在山下的主戶家借到了一點糧食回來,趕緊把母子安頓好煮了點稀飯給朱氏補充體力。
由於元朝時不允許普通百姓取名,而且朱元璋已經有了兩個哥哥,所以朱五四給剛出生的孩子取名叫著朱重八。由於家庭的貧困,朱重八從小也就給地主家放牛,和湯和這些小朋友整天廝混在一起,在這些人中,朱重八生的最為高大並且聰穎,經常會出些鬼點子,所以大家也都最為服他,遵他為大哥。朱重八與朋友們最喜歡的遊戲就是皇帝與大臣的,朱重八總是扮演皇帝,要這些小朋友們手捧木頭三叩九拜口呼萬歲。這些孩子們的家庭都非常貧窮,經常吃不飽,有一天大家實在是餓的吃不消,朱重八就帶頭殺了一頭自己放的牛群中的小牛犢,大家燒烤飽餐一頓後便開始發愁如何回去向主人交差,朱重八出了個主意把牛皮等雜物掩埋好後,將小牛犢的尾巴插在一塊岩石中,回去後就說小牛犢跑到了岩石縫中拔不出來了,回去這樣向主人稟報後,主人自然是不會相信,派人與朱重八實地勘查,朱重八自然知道這是撒謊,但沒有辦法也隻有帶著地主的管家去現場,隻是奇怪的是到了那塊岩石的時候,朱重八和管家居然還能看見那條小牛犢的尾巴在抖動,隱約能聽到牟牟的叫喚聲,管家回去稟報後地主沒有辦法也隻有放過朱重八,但是也不再讓他放牛;朱重八隻能回家,由於家庭實在貧困,無法允許家中有吃閑飯的人,從而朱重八隻能到不遠的皇覺寺中做沙彌,不久後寺院中的糧食也無法養活眾多的僧人,隻有出去乞討。
此時正值元朝末年,中原大地遍處都有義軍揭竿而起,自西域傳到中原的拜火教被起義軍利用改造為“明教”,此股義軍也被稱為“紅巾軍”,朱重八投入軍中後,奉命回家鄉招募義軍戰士,此時其父母已亡,朱重八在軍中已改名為朱元璋,他利用出生之地的“龍降寺”招募鄉民傳播明教,不久帶領這一批義軍戰士出行與元軍與其餘割據勢力作戰,正是依靠這一批子弟兵,朱元璋最終打下了大明江山。在“明教”的傳播時期,朱元璋一直利用兩塊自波斯拜火教傳來的玉佩作為信物,據稱這兩塊玉佩是拜火教的聖物,其具有無窮的力量,如兩塊玉佩合璧,可以帶領使用者穿越時空,到達另一個世界,但具體的使用方法早已失傳;朱元璋平定天下後一塊置於宮中作為至寶傳為曆代正統君王;同時為了紀念當年自己的出生之地,朱元璋重修“龍降寺”並且將另一塊玉佩埋於寺中某地。
朱元璋死後由於太子朱標的早亡,將帝位與其中的一塊玉佩共同傳於自己的孫子,這就是曆史上的建文帝;可惜其四子燕王朱棣不服,終於在北京起兵,以“清軍側”為名,很快就攻克了當時的首都應天府,建文帝終於不知所終,玉佩也就在世上失去了蹤影。而埋於“龍降寺”中的玉佩秘密葉隻有繼承大統者才知道,所以這個秘密也就隨著建文帝的失蹤而消失了。朱棣繼位後曾派出多路親信一直尋訪建文帝和玉佩的下落,直至派出鄭和七下西洋,但一直毫無信息,朱棣以後的曆代大明君王都一直將追尋玉佩作為朝中大事,但可惜的是直至大明王朝的滅亡這兩塊玉佩都一直未能再次麵世。
豬頭小隊長在日本國的時候曾經看到過一本明朝東廠的密錄,在這本密錄中詳細記錄了兩塊玉佩的來曆及可能的下落,從這裏他知道了這座在大山深處的“龍降寺”,所以到了中國以後他自動請願帶領一個小隊到這裏守護鐵路,不時的倒山上的寺院裏來想從主持的口中套出玉佩的下落,可惜圓空大師始終告訴豬頭小隊長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玉佩的故事,也在寺中從未見過有玉佩。
圓空大師對豬頭小隊長總是不卑不亢,應付自如,豬頭小隊長幾次想要抓住寺中的漏洞進行強行搜查,可惜圓空大師總是處理的十分妥當,毫無把柄授與日本軍人;並且豬頭小隊長也十分忌憚圓空大師與他的十六名弟子,他們各個武藝都十分了得,尤其是圓空大師據說他修行高深,武功了得,可以穿牆而過,日行千裏,取人首級於千裏之外。豬頭小隊長也曾親眼偷窺過圓空大師習武,四百斤的石鎖在他的手中直如玩耍一般,使用一根手指便可以倒立於地,手向空中張開,空中的鳥雀便像有一張無形的網一樣來回亂撞始終飛不出去。這讓豬頭小隊長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一天豬頭小隊長正在辦公室裏研究那本東廠密錄時,士兵報告說鎮上的警察抓住了一個山上的和尚,據說他與鎮上警察局長的侄媳婦私通,正巧被女子的丈夫撞倒,他悄悄的回去告訴做警察局長的叔叔,經常局長立即出動警署的全部警力將通奸者抓住,結果發現是山上“龍降寺”圓空大師的二弟子通淨和尚,由於知道豬頭小隊長與圓空大師的私交甚好,警察局長不敢私自處理通淨和尚,就押解著通淨和尚到豬頭小隊長這裏請示如何處理。豬頭小隊長本來揮揮手想說把他放了,可是轉念一想,又揮手讓士兵回來要他把警察局長打發走,將通淨和尚帶到自己的辦公室來。
由於經常在寺中見到豬頭小隊長來與自己的師傅對弈,通淨和尚被帶進來後直呼冤枉,說是警察局長侄兒的媳婦去寺中燒香的時候看上了他,給他留了條要他來相會,自己沒能抵得住誘惑這才來的,請太君看在與師傅相識的份上把自己給放了,自己以後再也不敢做這樣的事了。
豬頭小隊長本想揮揮手就把通淨和尚給放了的,可是轉念一想,何把把此人收買下來作為自己安插在圓空大師身邊的眼線呢,這樣也好知道圓空的動向,可能很輕鬆的就把寺中的玉佩給弄到手,想到這裏,豬頭小隊長把桌子一拍,“來人,把這個淫人妻的家夥拖出去給槍斃了。”門外的士兵答應一聲就闖了進來,拖著通淨和尚就往外走,通淨和尚空有一身武藝可惜在姘頭家中和這裏都被槍指著不敢絲毫動彈,此時不僅撲通就給豬頭小隊長跪了下來,“小隊長大人,您就饒了小的這一次吧,隻要您放過我,以後小的願效犬馬之勞,全心全意為大日本皇軍、為您服務啊!”
聽了這話,豬頭小隊長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通淨和尚又說道:“小隊長大人,我知道您一直想得到寺中的掌門玉佩,現在隻有我師傅他老人家知道玉佩的下落,如果您放過我,我可以幫助您打聽出玉佩的下落,把玉佩得到手。”
聽完通淨和尚的話,豬頭小隊長哈哈大笑起來,“這才是識時務者的俊傑啊,隻要你幫我把玉佩取到手,我就讓你取代你那不開竅的死鬼師傅做掌門人。”通淨和尚連忙不迭的謝恩。豬頭小隊長給了通淨和尚一些錢讓他趕緊回去活動,又讓士兵把警察局長叫進來安慰幾句說是自己的侄兒媳婦不守婦道,要他回去好好教訓也就把警察局長給打發走了。警察局長看到日本人出麵撐腰自然也不敢多說,回去後免不了是把侄兒媳婦一頓暴打了。
得到豬頭小隊長的指示回到寺裏去後,通淨心中也曾有過悔意,畢竟自己從小和哥哥一起被圓空大師收養,大師對待自己就像親生孩子一樣,現在自己卻要背叛他老人家;但是想到自己有把柄落在豬頭小隊長的手中,並且他還答應幫助自己得到主持掌門人的位置,那可是自己一直夢想得到的阿,想到這些通淨也就下定決心背叛師傅了。
不久後圓空大師召集所有弟子宣布自己將閉關修行半年,寺中所有事情交由大師兄通靈暫為管理,宣布完後圓空大師就到寺中後院藏經閣中閉關靜修。
大師兄通靈和通淨本是親兄弟,父母在清末的淮河洪水中喪生,恰巧圓空大師經過水淹後的村莊,看見兄弟二人趴在父母屍身上哭泣,心生憐憫之心,就把兄弟二人帶回寺中撫養,並分別賜法號通靈和通淨,此時哥哥年紀十歲,弟弟更是隻有二歲而以,二人俗家本名張世文和張世武。在寺中跟隨圓空大師習文練武眨眼間已經都過去了二十年,兄弟倆都長大成人,哥哥張世文厚道誠實,樂於幫助他人,深得師傅的喜愛;而弟弟張世武卻時常會耍一些小聰明,練功中也時常偷懶,但由於他年齡尚小,也沒有犯過大錯所以師傅和大哥也都時常愛惜他。
自從圓空大師閉關之後,通靈便需要照看整個寺院和全部師弟的生活,自是忙得不可開交,於是就把每日裏給師傅送飯的事情交待給了通淨去做。通淨本來對於師傅把全部事務交給師兄掌管就不服氣,原不想去給師傅送飯,但轉念一想這正是天賜良機可以單獨和師傅接近,說不定可以窺伺到師傅收藏玉佩的地方,所以也就坦然接受了送飯的差事。
每次送飯時通淨都發現師傅在看一本手抄本,並且不時在紙上寫畫,有一次趁師傅出恭的時候通淨偷偷的打開師傅翻閱的手抄本,發現那是一本寺中曆代掌門留下的筆記,上麵好像是關於寺院來曆的介紹,曆代祖師在寺院中尋找掌門信物玉佩的過程和線索,可惜雖然傳說洪武帝重建龍降寺並將一塊玉佩賜給寺中第一代主持作為掌門信物,但是從第二代掌門開始就失去了這塊玉佩的消息,其間寺中曆代掌門和皇家所派出的人都在搜尋,可是玉佩宛如憑空消失一般失去了蹤影,但是從第一代祖師爺留下的筆記中可以推斷玉佩就在寺中從未離開過。在筆記的最後,第一代祖師爺還詳細的描述了玉佩的形狀和使用方法,但是還沒等通淨仔細看清楚,圓空大師便已經回來了,看到通淨在偷閱筆記,圓空大師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從此便不在要通淨送飯來,通淨也就失去了接近師傅和這本筆記的機會。
看了筆記後,通淨這才知道原來師傅的手中也沒有玉佩,雖然玉佩就在寺中,但是誰也不知道藏在哪裏。知道了這個秘密,通淨連忙下山向豬頭小隊長彙報情況。豬頭小隊長命令通淨回到寺院後一定要把那本筆記給弄到手,隻有從這本筆記中才能得到玉佩的下落。
回到龍降寺後的通淨一直在等待從師傅那裏偷盜的機會,可惜的是自從上次偷看筆跡被發覺之後師傅便不再允許自己到後院的藏經閣中去,所有的飯菜等都由大師兄通靈親自送進去。
轉眼間就快要到冬天了,冬天的山區大學紛飛,很快就會把山路給埋沒的,所以必須在大雪之前就準備好一切過冬之物。大師兄通靈每年慣例都會在這時候帶著通淨下山采購糧食等過冬所有應用之物。見到這是不可多的機會,通淨在初冬的室外硬是凍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就發起了高燒,通靈看這種情況自然就隻有讓通淨在寺中休息,交待了寺中的事情後便帶了五師弟通運和尚下山采購去了。
大師兄下山之後,通淨又開始承擔了給師傅送飯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