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情緣 第十一章 衡山派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0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第十二回衡山之行引禍端西域魔功驚江湖
兩人離開濟南騎馬南下,馬不停蹄走了十多天,就平安的到達了武漢,兩人棄馬登舟從水路向衡山出發。船行了一日,便入了洞庭湖,這洞庭湖號稱“八百裏洞庭”,是天下第二大湖,南接湘水、資水、沅水和澧水四大水係,北吞長江,水連天,天連水,碧波浩淼,氣象萬千,山川秀美,範仲淹在嶽陽樓記裏描述它“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這洞庭湖旁有著名的嶽陽樓,是東漢末年吳國的名將魯肅所建檢閱水軍之樓,宋朝時期嶽州的知州藤子京在民間籌集資金重修,使嶽陽樓名揚天下,素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秀”之譽。船進入洞庭湖之時正是早晨,隻見一輪紅日破雲霧而出,整個湖麵金光閃閃,遠處漁帆點點,沙鷗翔疾,湖邊平疇綠野,遠處的君山形如螺髻,亭亭玉立,若隱若現於水霧之中。
船行了一日,便到了長沙城裏,第二日又朔江而上,行了一日便到了衡山腳下。那陰陽秀才見楊聰已經安全到達了衡山,便乘船返回繳令了。這衡山是我國五嶽名山之一,古稱“南嶽”,又稱“壽嶽”,我們常說的“壽比南山”即由此來。衡山山勢雄奇秀美,景色優美,盤旋數百裏,大小山峰共72座,還有10洞、38泉、9潭、15岩,素有“五嶽獨秀”之美稱,古人曾描繪五嶽的風姿為“恒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衡山如飛”,古人歎其“欲見不見輕煙裏”、“山矗天止,雲起峰流”,這衡山以祝融峰、天柱峰、芙蓉峰、紫蓋峰和石稟峰五座峰最著名。
祝融峰也是民間傳說中的火神爺爺,也稱南方大帝,這火神爺爺是黃帝身邊有才幹的大臣,主管南方事務,相傳他死後葬在此峰上,因此取名祝融峰。衡山有四絕名揚天下,即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還有福嚴寺、南台寺等著名寺廟。衡山派乃是佛教禪宗南宗的祖源,武學也來自嵩山少林寺,以“般若掌”最著名,這般若掌拍出之時無聲無息,飄然詭異,看似毫無力道,實際厲害無比,中掌之人五髒六腑皆碎,骨骼斷裂,經脈俱斷,屬於陰柔一派的武功,最適合女子修煉。
衡山原是道教的勝地,傳說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彗思的和尚,他來到衡山參拜嶽神,為佛教謀求立足之地,嶽神沒有答應他的要求,兩人就以下棋為賭,嶽神說如果他輸了,就給彗思一塊地建寺院。下棋的結果是那彗思和尚贏了,嶽神隻好把天柱峰下的一塊土地給彗思,建了福嚴寺。彗思和尚又向嶽神要修路的地方,開始時嶽神也不答應,後來彗思和尚說,我把自己的袈裟扔出去,隻要袈裟蔭蔽的地方,就做為出入的一線之地。嶽神心想:你這袈裟有多大?於是便答應了他的要求,沒想到彗思和尚精通法術,他念動咒語把袈裟拋上了天空,頓時那袈裟變成了一片浮雲,烏天黑地的,把整個南嶽的前山和後山都遮蔽了。嶽神一看頓時慌了神,說:“你把山奪了去,那我住哪裏呢?”彗思和尚指著嶽神下棋坐的石鼓說:“石鼓所落之處,即尊神喬遷新居的寶地。”說著手指一點,那石鼓便滾下了山,停落在山下的空地上,從此嶽神便搬到了今天的嶽神大廟的地方,接受民間的朝拜。
衡山派創立之初,均是男僧,沒有女子,後來因戰亂不斷,便逐漸有女子出家為尼,後來女尼漸漸占了大半。南宋時期,有一個叫靈緣的女尼,與一個叫靈空的僧人暗中有了私情,兩人的私情被發現後,大大影響了衡山派的聲譽,當時的主持靜惠師太嚴厲地處治了兩人,為了防止此類的醜事以後再發生,於是決定把所有的男僧人遷到了嵩山少林寺,衡山派隻留下女尼,從此,衡山派便成了青一色的女尼靜修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