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神禦巉國科舉製度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7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神禦國科舉製涵蓋了儒家、法家、永嘉學派、農工商各種學科,考試範圍廣,分類多,極大地推動了神禦國的生產力發展。
1. 科目:
文進科(儒):元祖宣永三年(922年)令開科舉,設進士科、秀才科、俊士科、文學科四科,光祖光和元年(941年)即汰俊士科,秀才科並入文學科,昭桓王昭正七年(963年)文學科進士科合並為文進科。中第者授“文才秀美”之稱,稱進士(一甲:三鼎甲進士出身;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內資科(儒):儒家為了在管理國家和經濟財政問題上加重話語權,所以不得不設立的科目表示儒家對處理經濟問題的重視,但是此科出來的中第者被讀書人輕視。設立於穆宗桓明十年(1046年)。中第者授“貫通資事”之稱,一甲賜內進士出身,二甲賜資進士出身,三甲賜同資進士出身。
清議科(各學派皆能參加):自太宗寬仁十年(1000年)設立清議院並開清議科,不分高下,考中者一律授“能論朝非”之稱,並授予清議學士出身。
度令科(法):光祖光和二年(942年)在法家貴族要求下開設法史科,後來由太祖昭桓王親自分為度令科、策應科和秘史科。度令科專門為法家開科。策應科則為雜學科目,但主要以法學為主,後來策應科考試範圍很多方麵和度令科和文進科相當,而雜學如果單獨設科則難以出題,所以廢除了策應科。製度上與文進科相同,是法家的重要考試,也出一名狀元。進士均授“律令可稱”之稱。
明經科(儒、法):平宗奧永十一年(1070年)設明經科,作為經學研究的科考,推動對於古代經典的學習,考中者授“孔明諸經”之稱,一甲賜經士出身,二、三甲賜同經士出身。
神工科(工):太祖肇統元年(975年)即頒布了《齎工令》鼓勵手工業者創新科技,並開神工科,作為手工業者的考試,一甲稱天工,二甲稱地工,三甲稱人工,並授“巧奪精技”之稱,考中者可以分配到各個國家下屬的作坊作為技術指導員,也能進入專門機構研究手工技術,還能進入工部,成為官員。
濟賈科(永嘉、商):太祖肇統元年(975年)為商人專門開設經濟學考試,濟賈科,考中者授“德義幹濟”之稱,一甲賜濟士出身,二、三甲賜同濟士出身,中第者可入阿禦部供職,也能被大商人聘用。
秘史科(史):曆史學考試,中第者進入曆史編纂研究機構,一甲授內士出身,二、三甲授同內士出身,並授“鑒諍古今”之稱。
仙籙科(道):道士的考試,中者授予仙籙,允許傳道並招收門徒,受國家保護的道士。
達摩科(佛):佛學考試,中者授予僧籙,允許傳教並招收門徒,受國家保護的和尚。
2. 科舉時間和級別。
主要按文進科和度令科兩科體係
經縣試得到童生資格並分派入各個小學學習。
經府試得到學生資格並分派入各個中學學習。
學政主考院試通過後得到生員之稱,即俗稱的秀才。
秀才才能有資格進入大學或者館學學習,也能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
秀才參加三年舉辦一次鄉試(秋闈),鄉試中第者為舉人,頭名舉人稱解元。舉人可以做官。
鄉試結束後的次年舉行會試(春闈),中第者成為貢生,頭名貢生為會元。貢生有資格參加殿試、紫衣試、朱衣試(式部試)。
殿試中第者分三甲,一甲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殿試中第者直接入職翰林院。
不參加殿試或殿試落榜,可參加不定期舉辦的紫衣試,紫衣試考中者直入詹事府成為王子師或者太子師。不過幾率實在是非常渺茫。一般隻錄入出身高,學問高,年齡高的三高人士。
如果仍然沒有中第,可以在殿試次年參加由式部主辦的朱衣試,考中者作為候補中央官在京等待分配。一般會先分流到各個司禮部門,之後才有機會到其他部門。
所以隻要是貢士,大多都能成為京官,如果運氣實在不好,可以去吏部填張單子,分配到地方上做地方官。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