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七章 金鑾殿君試臣心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27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一早眾臣依次來到太和殿站好,太和殿也就是老百姓口中俗稱的“金鑾殿。”
太和殿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台基,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達11件,開間11間,均采用最高形製。殿前設有廣場,可容納上萬人朝拜慶賀,整個宮殿氣勢恢宏。
正中央高台之上是皇帝龍椅髹金漆雲龍紋寶座,後方擺設著七扇雕有雲龍紋的髹金漆大屏風。椅圈上共有13條金龍纏繞,其中最大的一條正龍昂首立於椅背的中央;在束腰的地方透雕雙龍戲珠,滿髹金漆。周圍擺設象征太平有象的象馱寶瓶,象征君主賢明、群賢畢至的甪端,象征延年益壽的仙鶴,以及焚香用的香爐、香筒。而殿內靠近寶座的六根明柱和梁、枋上的群龍彩畫,全用瀝粉貼金。寶座上方的蟠龍銜珠藻井,也統統罩以金漆,更顯出“金鑾寶殿”的華貴氣氛。龍椅上端坐的身穿龍袍的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長相並非像市井傳言的那樣凶神惡煞,醜陋不堪。而是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如果不是小時得過天花臉上留下些許麻坑,還真算得上美男子。據說當年就是因為朱元璋相貌非凡投奔郭子興被一眼看中,後來郭子興把義女馬秀英,即後來的馬皇後嫁給了他。朱元璋眾多皇子也大都氣度軒昂,天生的富貴氣象。
傳言說朱元璋出生之時家裏紅光滿屋,鄰居都以為起了火。如今坐上這龍椅寶座,果真是應了上天的暗示嗎?
“太子現已進而立之年,朕有意栽培,便吩咐了禦史袁凱一切案件交由太子覆審,不知如今處理的如何?”朱元璋問道。
禦史袁凱連忙站出手作揖狀答複,“啟稟皇上,自太子覆審刑部案件之後,便罷黜了許多刑罰,刑責之上也多有矜減。”
“哦?那眾位大臣如何看待這些事情?”朱元璋環視高台之下。
大臣們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站在一旁的四皇子朱棣心想,父親生性暴虐,喜愛嚴厲治政。太子此舉雖得人心,怕是不得聖意吧?於是抬頭看去,父皇果然麵有不悅之色。
於是朱棣站出來,“父皇,兒臣以為不妥。如今天下初定,刁蠻未除。如重症虛下猛藥對治。太子素來以慈愛聞稱,但並不符合時下局麵。”
朱元璋略微點了下頭,突然問道,“袁凱你說說看,太子和朕哪個處理的更適宜?”
聽罷此言,袁凱嚇的魂魄也沒有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此刻太子也是汗如雨下。
“照實說來,朕恕你無罪!”朱元璋最是討厭這般拖拉之人。
“陛,陛下,法之,之,正。東宮,法,之慈。”袁凱說完,隻覺冷汗都濕透了朝服。
朱元璋聽罷,不覺沉吟。非是自己生性多疑,皇家不比尋常百姓之家,父子也並無天倫之親。失之毫厘,謬以千裏。每一步都要走的穩啊,哪怕是擔上濫殺無辜之名,也得保住這社稷江山。
朱元璋輕輕歎了口氣,繼而問太子,“太子意下如何?”
朱標慌忙跪地不起,“父皇一代英主,豈是兒臣可以比擬?兒臣願唯父皇馬首是瞻。”
相安無事,繼而退朝。
回到太子府,朱標疲憊不堪,忽覺胸口憋悶,用力的吐了出來,隻覺得口中腥甜,低頭看地上,竟是一口血。此刻太子府亂了陣腳,太監宮女慌忙去請太醫,朱標卻擺手止住他們。生死有命,死了又何嚐不是一件幸事?
自打當了太子,父親和自己就是君和臣。父皇生性多疑,自己處處謹慎,凡事小心仍時時招致父皇不滿。自己哪裏是病,如果是病也是心病吧?
想著想著太子昏沉的睡去,睡了真不想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