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簾卷秋風醉清歌  第二十五章 說書先生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83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左蘇怎麼也沒想過,他們會一起到阡陌居的。隻是再想想阡陌居的名氣,和它的地理位置更是就在千日湖的附近,便又覺得這樣是再正常不過了。
    阡陌居層樓高峙,隨著海拔的上升,標誌著的是社會地位或文化水平的提升。所謂鴻儒白丁雅俗共享,其實也是將鴻儒與白丁、雅與俗分開來的。
    然而阡陌居有一點與眾不同的便是,無論哪個樓層,基本配置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就連服務的人員也沒有什麼高級或低級之分。
    就如現在,左白兩人身處一樓廳堂,入目的布設皆是用心之作,感受到服務態度更是周到,隻不過就環境而言,這進門第一層的客人的確是出口粗濫了一點、舉止風度缺失了一點,汗味脂粉味重了一點。
    左蘇也曾猶豫過問著白井池要不要上樓去,起碼空氣會更清新、耳根會更清淨,但按他的回話便是,小隱入丘樊,大隱住朝市,不入世何出世,而且居於市井當中,聽聞的奇人軼事會更趣味連連。
    人家進來阡陌居是為了得享受,而他呢,卻是為了看熱鬧,不過他這說法恰好是打動了左蘇,便跟著他找了個縱觀全場的位置,帶著一麵興致安坐了下來。
    正忙碌著斟茶倒茶,熱鬧便來了……阡陌居門口一陣騷動,不知誰吆喝了一句∶“孫先生來拉!大家趕快挪個地出來!快!”
    呼啦一下,阡陌居裏的客人都自覺挪動了一陣桌椅,就連本來侍候著眾人的小夥計們都幫著忙,把阡陌居第一層前堂最裏麵的位置清了一小塊空地出來,還擺上一張小桌一把椅子,上了一壺新鮮泡好的潤口茶,然後齊刷刷的望著門口的方向。
    左白二人見眾人興頭如此之高,都覺得有戲,心念道難道真有高人,不由也跟著期待了起來。
    在大家翹盼的眼光中,門口施施然走進一位年約四十的中年男子,身著九流皇朝普遍可見的學士服飾,花斑外襟配著灰色寬帶長袍,雖舊,卻沒有人間煙火之氣。
    頭發在頂上盤個邊分髻,不大的眼中自有一分銳利神采。
    他走路的步伐極輕靈,不沾一分塵土,腰間掛著的一把蒲葵扇,隨步調輕蕩。
    不簡單啊,左蘇心中感歎,餘光瞧見白井池此時也是一麵聚精會神。
    說書本是由最初盲人行乞、謀生的一種手段演變而來的。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說書逐漸登堂入室,便變成了民間藝術。
    現在的說書先生可不是誰也可以當的,沒有豐富的真實見聞,沒有可靠的消息渠道,沒有尖銳的剖析見解,是沒有人會買賬!
    而這個姓孫的說書先生是殷都城裏乃至全國都數一數二的說書先生,一張嘴談古論今悉數奇人異事縱言鬼怪亂神,幾有顛倒是非黑白之能。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以其本名稱呼了,皆敬稱其“孫先生”,而有些讀書人甚至以學生之禮相待。
    殷都城內,不少的茶樓酒肆都欲請孫先生常駐以吸引客人,但這人卻從來都無意在哪家長留,完全是隨興之所致便留下說上一段書,即便是著名如阡陌居也留不下他,隻能等他哪天有了心思到此一遊。
    至於後麵早就跟定了孫先生的一幹狂熱粉絲,看見他選定了駐地,馬上就樂不可支的湧進來搶占好位,生怕慢了一步就得被擠去門口踩板凳來聽了。
    本來就已經人多如潮的阡陌居現在是更加人滿為患了。
    三步並作兩步,孫先生徑直來到眾人為他安排好的位置前,而這位置是恰好落在左蘇一桌的近處,由於聽客們都有意的保持著說書位置方圓一小地方的空間充裕,所以左白二人基本上是沒有隔著任何的障礙物便能瞧著表演的。
    在眾人充滿嫉妒恨的目光中,左蘇巧笑倩兮,以袖擋麵,低聲在白井池耳邊說道:“這都是你選的位置啊!”
    “那你是覺得好呢,還是不好呢?”白井池哂笑一番,同樣耳語一句。
    “那自然是好的。”獎勵似的為對方添茶。
    袖落,咬著耳朵的兩人相對一笑,便都轉過身去,是打算認真聽說書了。
    聽客們入座停當後,皆不做聲了,人人都將耳朵豎起等待著。不住嘴的催促著來上幾段精彩的故事的現象倒是見不到,阡陌居鴉雀無聲。
    輕嘎一口茶後,孫先生環視一遍,若有若無的目光撇過左蘇一桌。
    “九流皇朝建立至今已有多年,在九武帝提倡的人才強國的方針政策下,這天下是湧出越來越多的人才了,而且就算是那些低調的人物此時也漸漸變得為人所知。所以我今天所說的,便是這九流天下,隻聞其名而不知其所以名的七子。”
    聽得孫先生要說九流七子的來曆,坐下的聽客們心裏不由暗暗歡呼不虛此行。
    天大地大,風流人物何其的多,然而能得到世人稱號為“子”的人卻是隻有那麼幾個,對凡人而言,這些人簡直就是一種傳說般的存在,關於他們的故事,往往最是令人入勝,讓大家沉醉不已。
    那幾人的名沒有幾人是背不出來——王子姬、公子璞、君子蘭、才子尚、武子文、孝子息、夫子謀,然而眾人都是對近處的幾人的事跡比較熟悉,而對遠在天下另一方的人卻是知之不詳了。
    一個個故事在孫先生聲情並茂的演繹下陸續說出,在場眾人無一不是聽到如癡如醉的,左蘇也不例外,隻是在入迷之餘,卻是對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黑線不已。
    九流姬,當年遍觀九流皇族家史的時候有所了解,這人是當今天子九武帝唯一的弟弟,而且還是一個與之相差十多歲的俊美男子,由於對哥嫂當年舊事的不滿而至今遊走在外未回,且今年已經二十五將六了尚還未娶妻,是天下女子心中的最佳鑽石王老五。
    澹台璞,醫道的代表人物,一雙聖手救人無數,也算是左蘇的舊識了,隻是自春初見麵以來至今未見,也沒有書信傳遞,不知近況如何。
    尚成禮,笑臉虎尚書,曾是新科狀元,現為聞名天下的大才子,奇博多通,才學賞豫,足參上流。其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可謂深而蕪,頗得讚頌,並傳於世。可眾人若是如左蘇一般知曉這人的惡劣性子,恐怕都會幻滅的。
    蘭墨,當今翰林,君子謙謙,左蘇對他並不熟悉,可也曾聽尚成禮說過此人,是連他都不得不承認的才氣完全不輸他的死對頭。
    夫子謀,姓不詳,歲不詳,是眾人當中最神秘的人物,關於他的事情,孫先生並沒有多說。
    武子文,自家小弟,左蘇自然是再熟悉不過,隻是成為去年的武狀元一事左蘇卻是今日才知曉,可謂為人之低調,對此左蘇深感滿意。然而事實卻是,左文小弟覺得在深藏不露的自家胞姐麵前展露武藝成就是一件打擊人心的事情,所以才不說的。
    至於最後一位,豐子息,北方葉城那邊很有名的人物,據說其孝心可感天動地,使聞者流淚。於左蘇他是完全陌生的人物,可她給與他的關注卻是最多的,然而絞盡腦汁都沒有想起絲毫與他相關的記憶,隻是咀嚼著“子息”的名字覺得莫名的熟悉感,越來越濃。
    漸漸,從樓上傳來的爭吵聲越來越響,幸好這時說書大會已經走到尾聲,眾人雖流露怫然之色,卻沒有再多的舉動。
    有好事者,攔下從樓上下來的人一問才知曉,原來又是因為對掛在阡陌居牆上的佳作的見解不一而生的罵戰,開始是兩個人的事情,逐漸卻變成了事關群人。
    左蘇二人對此是沒有興趣了,便飲下最後一口茶離座而去。
    聽書的人走得七七八八了,說了好一會兒書的孫先生才施施然起來,卻沒有立刻走人,而是逛到左白兩人剛才坐的位置,準確來說,應該是停在左蘇的座位處,低頭細看,桌子的右下角正刻有一個擠眉弄眼的人頭,非常肖似他,入木三分。
    孫某人哭笑不得,低聲喃喃:“臭丫頭,師父都敢捉弄。”
    說罷,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穿過一條小巷子,人眨眼就不見了,留下一片薄如蟬翼的麵具被風送至地麵,不一會,埋入豐塵厚土當中。
    這位了不得的說書先生,正是心憂徒兒過重,終於忍不住要出山見見的櫻空澤是也。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