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豐樂河畔  第五章 長林橋演繹的故事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5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經過岩寺的上街,沿著當年的青石板鋪成的古道,向西北方向步行半個時辰,就到了長齡橋。
    長齡橋是一個不大的村莊,村口小溪邊上有幾株胸徑需幾人合抱的百年古樟樹,樹上還盤纏著薜荔,掛下如同未成熟時柿子一樣的果實,據當地人介紹可加工成涼粉,夏天用來加工清涼糕。小溪上有一座小型單孔石拱橋,跨過石橋就踏上了青石板鋪成的整齊街道,街道兩傍整整齊齊地排列二百多幢屋宇,可以想像得出,在明清時期這裏曾經是相當繁榮的。隻是年代久遠了一些,有些頹然。繼續朝西走,先步入下長林,不遠處又有上長林,這兩處村莊都不大。
    在長齡橋村口東頭的路裏邊,有一處雜草叢生的殘垣斷壁的空曠地上,在久遠的年代可能是個詞堂或者是一座大寺廟。老遠就望見一位頭戴草帽,赤膀在烈日下低著頭和工人們正在撬動一隻舊石磉。待走近一看原來是吳仲良同誌,他正帶領著從上海來的新職工和場裏老工人一道,在清理基礎,從廢墟中掏出一塊塊青磚和石條,堆成了一座小山。他們手上連手套都沒有戴,那年時棉紗手套是緊缺物資呀。手上磨破了,滲出的鮮血染紅了磚塊與石條。這就是他們正在準備建設未來長齡新工區。長齡橋新工區周邊有萬畝丘陵和山場等待開發利用,自然條件優越,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仲良同誌,三十剛出頭,年長我八九歲,那時他還沒有找對象成家。他從長林橋一回場部大都在我與吳隆悅同誌合住的房間歇腳,晚上就和我住在一床,合蓋一條被。他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還是誌願軍的連排級幹部,在戰場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高高的個子,方闊的額頭,渾圓的下頷,目光炯炯有神,臉上還留下一些曾經戰勝天花時的痕跡,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位剛毅的男子漢。在我們當中,我認為他睿智過人,敢於發表不同意見,敢於承擔責任,具有做群眾思想工作的經驗,能夠輕易地化解相當複雜的矛盾與糾紛,場裏有些相當棘手的難題,都委與他去處理。
    後來,仲良相中了場部“三八”青年婦女隊中的苗芝英姑娘,這位美麗的姑娘也是一位來自上海的知識青年,姑娘的祖上是蘇北人,不久戀愛結婚了。在我離開岩寺的那時,他的大女兒冬梅還在繈褓之中,現在他的大外孫也都在讀高中了。十分地有緣,他女兒女婿住家與我內兄內嫂的住家門對門,仲良到他女兒女婿家來時,他總忘不了常常問起我。內嫂碧玉與他家大女兒冬梅老少相處十分融洽,一對節能煤餅爐並排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開門見麵,總是笑口常開。這趟在春天回鄉時又故舊相逢,讓我們回憶起不少當年往日舊事。那時正值風華正茂,對國家,對事業,對家庭都有著燦爛的憧憬。轉眼間過去了四十多年,我們都步入了老年,頭上的青絲都換成了白發,兩鬢也如霜。但令人欣慰的我們開拓的事業還在蓬蓬勃勃地發展著,當年灑落的汗水澆灌的樹木都已挺拔於大地,長齡橋工區的數千畝油茶林和板栗林,都已鬱鬱蔥蔥進入了盛果期。兒女們,也都在為了工作和生活在努力拚搏,雖然都不富有,但溫飽還是用不著發愁。孫輩的學習倒是十分緊張,似乎都祈盼著成為博士似的。我們是處在信息時代,各項事業都在蓬勃發展著,各行各業都需要高素質的人材。
    仲良家祖輩是名儒,從小就受到了傳承文化的熏陶,練就了一手好書法。內兄益民談起仲良書法時,也是稱讚不已。據說,春節期間在岩寺大街上許多人排隊等待仲良撰寫春聯,有人提議他要收取些潤筆費,不然難以應對。這次,在我即將離開故園徽州前夕,他還特地用宣紙以行書寫就一首唐詩王維《送別》相贈於我:
    王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我從仲良手中接過,不禁思緒萬千。一位對遠遊的友人寄托著深情厚意與思念,躍然紙上,但願春草年年綠,我們有更多的相見時!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