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23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話說圖蘭國,自太祖成武伐康,即天子位,之後三代君王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唐公、石公、林公等等多為賢臣能將輔助,所以圖蘭國雖再無疆拓土之功,但也算是文修武偃、物阜民安了。也因一直國泰民安,圖蘭國人心態未免好安逸而不思危,所以自太祖六傳至安王時,覲禮不明,圖蘭國周圍諸屬國漸漸強大,且不斷與圖蘭國發生摩擦、甚至小型戰爭。
多年來的安逸生活磨掉了安王與整個圖蘭國的鬥誌,總想著得過且過、並不願出兵征伐,所以雖有許多能人誌士上書朝廷希望出兵、改革朝政,但是都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回應,而朝中大臣有敢於向皇帝上書諫言的都紛紛被排斥甚至是被貶。等到邊關告急、繼之被占城十六座,圖蘭人才幡然醒悟,但倉促的應戰圖蘭人隻能一敗再敗、一退再退。許多大家族、野心家都乘此機會大肆擴張勢力,皇城中也分為幾派爭權奪勢,而到這時圖蘭國已經是到了危急關頭了,但他們許多人為了保有更好的利益竟然希望與敵國談判、投降。就在國人絕望、無奈之時,一支奇兵迅速控製了京城,三天後安王退位,龍帝登基。
圖蘭國第七代帝王----龍帝,夜龍鷹,安王第七子,17歲登基,三年之內收複全國,龍帝第十年圖蘭國經濟恢複並呈繁榮之勢,鄰國秋毫不敢犯,龍帝三十七年有恙退位太子夜司泰----圖蘭國第八代皇帝泰帝。龍帝少時,帝師在人前評:“聖上七子性頑劣,資質平庸,若為我國龍子,則我圖蘭之哀哉。”此後龍帝再不受安帝喜愛、世人關注,而龍帝則獨自小心求學、奮力學武、暗中培養勢力,避開了朝中後宮之鬥爭。其時帝師曾在那之前向龍帝告罪,並告之曰:“殿下天資聰穎,世間少有,吾觀之乃帝王之星。然殿下現時年幼,無勢力有所依靠,若現時盛極一時,則易遭人似、構陷、毒害;不若示人以弱,再暗中徐徐圖之。”龍帝曰然,自此小心行事,暗中招賢納士,廣擴勢力,並建立奇兵。最後在國家危難、朝眾人欲降之時,登高一呼,迅速占領皇城、打壓各派勢力、最終登基。
龍帝登基之時,於祭天之禮中發誓三年之內必收複國土、恢複國家、趕走外敵。而其不到三年果然收複國土平定叛亂,之後龍帝下令免三十稅、減輕徭役,開課考廣招人才,廣納賢言,鼓勵商市,獎勵進行荒地耕種。至龍帝十年,圖蘭國已呈欣欣向榮,國泰明安,然則龍帝吸取教訓抓緊文治之時亦重視武功,甚至是王朝護軍亦是時時操練。到龍帝三十七年,因在龍帝一年護國戰爭中所受舊傷複發,在龍帝五十七歲壽辰之時昭告天下退與太子,朝中臣子、太子跪求龍帝收複聖意,然龍帝堅決退位,太子無奈登基。自此龍帝離開皇宮,遊曆天下,隻國家有難才現身。至龍帝九十七歲壽辰,炎帝--即龍帝之孫恭請其回朝慶賀壽辰。是夜皇宮一派歌舞升騰之時,端坐最上位、龍後與其同座,然在此嘉慶時期,龍帝歸天,龍後、皇帝、大臣等悲痛欲絕,國人聞之皆穿白綾,舉國同殤、。
史書評:“圖蘭第七代皇帝----龍帝,雄才大略,為不世之王。文治武功趨於上臻,性冷淡、自製、不霸權,好讀書、結友,騎、射、書、詩、樂等皆為世上之最,為圖蘭之傑出帝王。”
ps:作者有話說:楔子終於是磨出來了,閱者麻煩給個意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