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孔乙已》中的成語應用 第1章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51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原文片斷:聽人家背地裏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⑷,又不會營生;於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吃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鈔書的人也沒有了。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但他在我們店裏,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閱讀體會分享:好吃懶做這個成語作者通過小夥計的眼光,借用別人對孔乙已的評論,來表現孔乙已貧困到不能自存卻又好喝懶做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聯係上下文讀者不難看出,孔乙已的發吃懶做並不是真正的“好吃懶做”,而是他不願、不甘,且根本就不屑於做那些普通勞動人民所做的事.他雖然窮困得有時都吃不上飯,但卻還堅守著讀書人的所謂"清高"和麵子.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人的迂腐與頑固不化,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社會中代表腐朽的思想和文化對於讀書人的影響和毒害有多麼的深.
從文中我感受到孔乙已的可憐與可悲,同時也認為孔乙已的可憐與可悲的下場與結局是不可避免的,是受腐朽文化思想侵害的人們最後必然的結果.